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列前茅,学习成绩优秀,不用太担心自己。
但其实“鸡宝宝”≠是小霸王,父母优秀≠孩子优秀。
无论你为孩子的学习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回报。
要知道,学霸总是很少见的,学渣也很正常。
看完这些“学会欺负父母”的故事,也许你会换一种方式“鸡宝宝”。
01.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奇,是一个海归。美国留学归来后,她加入谷歌,成为谷歌中国的创始员工之一。
李奇的丈夫是北京人。从小就是学霸,一路走到北京很好的初中高中,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两个学霸结婚后,生了独生女小帅。为了让小帅有好的教育资源,他们花了几千万,买了人大附中的学区房。
虽然父母基因优越,孩子学校赢在起跑线上,但小帅的成绩并不乐观。在班里,小帅的成绩只能勉强算中等。甚至他去外面上数学补习班,都要分到后50%的班。
作为一位尽职尽责的母亲,李奇经常为儿子的糟糕成绩感到焦虑。
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李奇给小帅报了各种兴趣班,但效果并不明显。
李奇不明白,为什么作为海归、谷歌高管的她,花了几千万买了学区房,孩子却没有像她预期的那样成为学霸?
李奇的家人远比校长的父母有着同样的焦虑。
相比之下,小帅和很多学校主导型家庭的孩子相比,已经很优秀了。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母亲在网上吐槽自己的人渣儿子。
视频中,妈妈列举了他们家的优越条件:
第一,父母智商高,两人都是985硕士毕业。
第二,父母一直陪着他们学习。妈妈说,从儿子一年级开始,他爸爸就天天陪着他写作业。
第三,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住在北京东城区,东城区高考升学率高达70%。
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孩子都不尽如人意。
视频中,学霸妈妈列举了孩子的“两宗罪”:
第一,学习成绩差。因为孩子厌学,别说一本,连三本都进不去。能高中毕业就不错了。
第二是叛逆和无知。每天,他的父母对他的父亲生气两次。
最后,母亲说:我对儿子已经不抱任何期望了。我只想让他安全快乐。
很多网友看完视频后评论道:
“看到你,我突然觉得不那么生气了。”
“看到985硕的孩子都这样,我就放心了。”
巧合的是。北京卫视播出了一档亲子真人秀——《敞开心扉的少年》。
节目中,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妈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爸爸是俄亥俄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双硕士,正经人家是学霸。
可是他们的儿子,却没有丝毫学霸的影子。只有去年初一,数学考了29分,排名全班倒数。
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们表示——他们真的接受不了。
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教授,也没有办法,只能担心孩子的成绩。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峰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凭着天赋和勤奋,他从复旦大学一路考到博士。
这样的精英父母,自然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王德峰教授的儿子出生后,为孩子的教育铺路,希望他能考上母校复旦大学。
高考成绩出来后,王德峰第一时间给复旦招生办打电话,问:“你觉得我儿子凭他的成绩能上复旦吗?”
结果电话那头传来让他失望的消息:这个成绩,别说复旦了,差点没考上大学!
果然,为人父母的喜怒哀乐是相通的。
不管你是大学教授,还是留学生,都难免会为孩子的教育而担忧。
02.
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些精英家庭会培养出一个学习成绩很低的学生?
显然,父母的基因是好的,他们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也很高,全心全意陪伴孩子。但是为什么结果不尽如人意呢?
问题可能在于以下三点:
均值回归
遗传学上有个概念叫“均值回归”。
意味着父母的极端特征不会完全遗传给下一代,后代的这种特征会逐渐接近大众的平均水平。
比如父母个子高,宝宝就会比常人高,但通常比父母矮。
同理,如果父母的智商远高于常人,那么孩子的智商也不会有父母的好。
父母光环带来的无形压力
学霸家长不仅给孩子优越的教育环境,也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
当孩子的智商本来就不如父母的时候,他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赶不上父母。
就像前面提到的哈佛爸爸的儿子,在节目中,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得若无其事,直接表白了自己:
“我故意考得这么差。”
“我只是继承了他们所有的缺点。”
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内心充满了自卑和对自己的不认同。但这种不认同感是天生的吗?
不完全是。
这种不认同感一方面来自于孩子的自我认知。他看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巨大差距,因此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父母的评价。如果父母认定孩子不如自己,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大受打击。
久而久之,孩子就开始“宠”了。
你不是恶霸吗?我偏是学渣,拿你没办法就叫你学霸。
你不觉得我不如你吗?好吧,我现在就承认。我继承了你所有的缺点。
经常打压、否定孩子
校霸家长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压制和否定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以上面的985硕士妈妈为例。她竟然在网上公然列举孩子的“罪行”,说他们是“人渣”,说他们是“坏人”,甚至说她对孩子没有任何期望。
我想问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在网上看到这个视频,他心里会怎么想?他的同学,朋友,甚至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母亲对他没有任何期望。
一个被母亲完全否定的孩子,以后会拿什么去面对社会和世界?
不知道这位母亲发视频的初衷是什么。也许,她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感叹自己的难处,或者是想让网友帮忙教育她的孩子。
然而,这位母亲忽略了心理学中存在一种“罗森塔尔效应”:
当父母不断暗示孩子“人渣”、“善于杠杠”、“不成功”的时候,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长大成为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父母的压制和否定,不仅会毁掉孩子的上进心,也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03.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解。显然,这些学霸的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也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什么他们仍然采用错误的教育方式?
其实很多时候是来自于自己的“心魔”。
第一,学霸的父母条件都很好,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孩子很高的期望。
第二,学霸父母身边的同事朋友都是学霸,大家聚在一起很容易互相攀比。有时候自己的宝宝还不错,但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太优秀,难免会有心理不平衡感。
可见,作为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很重要,但往往更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态。
以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为例。当得知儿子高考成绩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时,他没有责怪孩子,而是努力让自己和解,反思。
他想:
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我的价值观强加给我的孩子。我儿子不喜欢复旦,但是他一厢情愿。他不应该忽视他儿子的需要。
没想到,当王德峰放下执念,自我和解后,儿子渐渐爱上了学习,最终被世界顶级学府伦敦商学院录取。
真的是“有心则不能开花,无心则不能有心。”
是的,真正的教育不是负重前行,而是与自己和孩子和解。人生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也不能只用成就来衡量。
比如上面提到的谷歌高管的孩子肖帅,虽然成绩达不到妈妈的要求,但是他非常擅长编程和投资。
有一次,小帅和同学去宁波旅游,他偷偷提前买了大家都喜欢的可乐和辣条。投资成本约200元。到了那里,同学们又渴又累,他就把原价3元的可乐以6元的价格卖了,赚了600元。
除了有商业头脑,肖帅在编程方面也很有天赋。小学还没毕业,他就已经拿到了中科院计算所的一级程序员证书。
初中以后,小帅甚至已经到了在知乎上用配置单帮人解围的程度。
在学校,小帅还创办了出版社,负责创意,其他同学负责画漫画。到目前为止,两季共出版了14本漫画。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并不出众的孩子,可能在别处也有自己的才华。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学术的孩子也一样好。
请相信,如果上帝拿走了一个孩子在学习上的天赋,他会得到相应的补偿。
用一颗平常心,接纳成绩不好的学渣孩子,用一颗敏感的心,发现孩子独特的天赋。
我们希望我们都能带领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实现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