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法国现在几点?和中国时差?)

月咏家写的 李奇微没有料到中国军队的“除夕攻势”如此猛烈;更何况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月咏家写的

李奇微没有料到中国军队的“除夕攻势”如此猛烈;更何况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韩国士兵正乘坐卡车向南进发。他们没有秩序,没有武器,没有领导,在各条战线上完全处于下风——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他们扔掉了步枪和手枪……我知道阻止这些受惊的士兵大规模逃离是徒劳的。

这是1951年1月1日早晨,李奇微在首尔北部看到的景象。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抗美援朝战役仅一夜,“联合国军”防线就已崩溃。

志愿军被吓坏了,不仅被在一战中崩溃的南朝鲜军队,也被逃跑的美国士兵。朝鲜战争史写道:“盟军士兵扔掉所有重炮、机枪和其他配套火器,爬上卡车,向南疾驰。卡车里的人挤得连一个孩子都挤不进去,甚至很少有人带步枪。他们只有一个想法,拼命跑!无法控制的‘撤退疯狂’已经蔓延开来……”这里的“联军”显然不只是朝鲜士兵的向导。

一败涂地。多年后,李奇微无法释怀这场元旦溃败:“我试图阻止它,但逃跑的卡车没有减速就从我身边经过。我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感觉,我祈求上帝不要再目睹这样的情节。”

五道防线挡不住中国军人的冲锋。

正是在1950年12月26日,李奇微匆匆飞往朝鲜战场,接替在第二次战役中牺牲的沃克,成为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麦克阿瑟的“圣诞攻势”失败,“联合国军”死伤被俘3.6万人,被志愿军从鸭绿江追到三八线附近。

这一惨败震动了美国朝野。杜鲁门总统在要求国会批准将美军人数从250万增加到350万的同时,紧急派遣美军助理参谋长李奇微前往朝鲜收拾残局。美国政府还赋予这位“濒临绝境”的美军中将比其前任沃克更大的指挥权,并让他兼任“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

马修·邦克·里奇韦,美国军方的实权人物。毕业于西点军校和陆军军事学院。1919年,当39岁的麦克阿瑟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时,24岁的李奇微作为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回到了母校。1943年7月,时任第82空整编师师长的李奇微指挥了美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登陆战役——西西里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后,李奇微被提升为第18空集团军司令。与麦克阿瑟的傲慢不同,李奇微低调、谨慎、强硬。

上任前,李奇微专程去东京看望麦克阿瑟。李奇微问老上司:“你对我上任后立即出击有异议吗?”这时,麦克阿瑟似乎不再那么嚣张了:“从青川江撤退的美军都据守在三八线一带,部队疲惫,士气不高……”他拍了拍李奇微的肩膀,“第八军是你的了,马修!你觉得好就去做!”

那一年的朝鲜半岛,大雪纷纷。本来李奇微还想利用中国军队在自我远征中立足不稳的优势,马上转入战略反攻,争取战场主动权。然而,当他视察自己的部队时,却发现自己的心情变得比朝鲜的天气还要寒冷:被志愿军接连打击的第八军士气低落,教头沃克的去世给这张曾经的“王牌”蒙上了厚厚的心理阴影。可悲的是,李奇微承认,“这是一支令人震惊的军队。它已经对自己和它的官员失去了信心。它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准备,无法进行我一直打算采取的那种进攻行动。”

李奇微很了解沃克,这位比自己大6岁的西点军校校友。两人都在母校当过教官,都在天津第15步兵团服役。第15团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以执行《辛丑条约》为名,强行进驻天津。由于该团的旗帜、徽章上有蓝蓝黄龙图案,故有“龙旗军团”之称。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史迪威、魏德迈等美国将领都曾在15团服役,曾被美国军界称为“中国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沃克战功卓著,他的第20军获得了欧洲“幽灵军”的称号。美军还以沃克的名字为一辆先进坦克命名为“沃克虎狗”。朝鲜战争初期,沃克指挥不到5万美军,在釜山环防圈顽强抵抗了6个星期。最后,美军大部队在仁川登陆后,实现了对朝鲜人民军的反击。

由于即使是美军知名“战术权威”沃克指挥的部队,也几次被武器装备远远落后的志愿军击败,李奇微冷静下来,全力部署全方位防御。

李奇微的精明和美国强大的战场支援优势瞬间显现。依靠大量机械化装备,在短短三四天内,“联合国军”在横跨朝鲜半岛近250公里的战线上和60多公里的纵深处,设置了ABCDE的五道防线。

A线从金江口以西,沿“三八线”至东海岸。明暗相间的掩体星罗棋布,各种地雷密集,迫击炮阵地和无后座力炮阵地相互交叉。目的是阻止志愿军的攻击速度;b防线从西部的莱文一直延伸到东海岸附近的东德里,主要由隘口戒备森严。在第二道防线和北纬37°线之间,部署了C、D、E三道机动防线,大批韩国民工加紧施工。

白天,美国侦察机和轰炸机轮番侦察轰炸前沿;每天晚上,照明弹和探照灯交替监视着临津河以北的战场。远在东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李奇微不停地欢呼:“这是一条关系到我们生命的重要战线。绝不后退一步!”

此时“联合国军”地面兵力36.5万人,13个师3个旅25万余人从事防御。长津湖战役中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美军第10军第3师、第7师、陆战第1师在大田、釜山等地休整。他们已被移交给李奇微的统一指挥部,并准备作为机动部队投入行动。在防守面前,李奇微起了心眼。他把南朝鲜军的八个师放在前线,美英军队放在二线,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进攻,随时防守,随时撤退。然而,他的防线刚一部署,志愿军新一轮的进攻就开始了。

志愿者在13分钟内撕开了临津河防线。

1950年12月31日17时,志愿军106门大炮同时开火,打响了第三次战役。火,映红落雪黄昏;炸出来的泥土和石头溅满了残余的敌人。这也是志愿军首次大规模投入火炮作战——4287发炮弹,是前两次战役使用炮弹总量的4倍多。

前方的军事形势,让早上绕着前线侦察飞行的李奇微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在持续了29天的残酷战斗后不到一周,中国军队又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他自然不会想到,还在第二场战斗的时候,高瞻远瞩的就已经在谋划下一阶段的作战了。

第二次战役,扭转朝鲜战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在“联合国军”节节败退之际,美英玩了一把“和平讹诈”的障眼法,以志愿军停止在三八线以北为条件,通过联合国向中国发出停战谈判的信号。

这样的阴谋自然逃不过的眼睛。他在十二月十三日给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的电报中指出:“(一)目前美、英要求我军停在三八线以北,以便组织部队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果停在三八线以北,政治上就不利了。(2)这次南进,希望能在开城南北地区,也就是离首尔不远的地区,追捕到一些敌人……”

战略家的目光深邃而锐利。在1950年的最后几天,中南海和朝鲜前线之间的电报非常频繁-

1950年12月21日电报:美国和英国正在利用人们对三八线的旧印象,进行他们的政治宣传,企图引诱我停战。所以我军有必要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休整。

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电报:如果我军能按照你们目前的部署,在一月上半月打一个胜仗,争取歼灭伪军几个师和一个美军,然后休整两个月,准备春季攻势,这将对民主战线和资本主义国家人民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将给帝国主义以新的打击,加重其悲观的失败…

电报,指着一个目标:打到三八线!

胜利是和平的砝码。清楚地知道,随着志愿军取得第二次战斗的胜利,美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已经破产,美国与它所聚集的从一开始就不想开战的仆从国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再给美军致命一击,才有可能把敌人彻底推到谈判桌前。否则一旦给了对手喘息的机会,以美英等国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志愿军必将面临更大的战场压力。

第三次战斗,志愿军集中了6个军的兵力。部署如下: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39、40、50军和6个炮兵团组成右路主攻兵团;42军军长吴瑞林指挥42军、66军和一个炮兵团组成左纵队,主要牵制敌援军,配合主攻方向。

志愿军右路进攻最重要的是首尔以北的临津江线。它离首尔75公里。一旦突破,韩国的“首都”将无险可循。自然,这也是敌人重兵把守的关键地点。那段时间,首尔的报纸不断吹嘘临津江防御是“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重任落在志愿军39军身上,第一梯队由116师担任。1950年12月6日,正是116师率先入侵平壤,收复了沦陷47天的朝鲜首都。

临江线分为东、西两段。16师选择了东段的突破口,看似易守难攻。这里的河岸是高达10米的悬崖,部署着南朝鲜第一师美军的两个步兵团、一个榴弹炮营和两个炮兵营。在116师师长看来,正是由于东段地势险要,敌人容易大意。同时我方有三个高地可以俯瞰敌军阵地,还有临津河附近的几条天然沟渠,深度约1.5m至1.7m,稍加改建就是部队藏身的绝佳之地。

有了智慧和勇气,总能在关键时刻产生。开战前3天,116师在距敌防线300米的3.5平方公里区域内,悄悄修建了316个隐蔽地段、3000个反炮洞、50个弹药储存室、80个火炮发射阵地,将7500名官兵和80多门大口径火炮藏于地下。12月31日上午,金金河畔的一场大雪为116师的进攻起点又蒙上了一层天然的伪装,让曾经亲自乘飞机低空空巡逻的李奇微没有发现志愿军即将发动进攻的迹象。

炮火20分钟后,三发信号弹升起空。116师的先头部队跳出战壕,仅用13分钟就把临津河防线撕开一个口子。事后,志愿军副军长陈赓把116师的战例概括为“三险三奇”:突破点选在南岸悬崖,是第一奇袭;能在敌人眼皮底下提前隐藏数千突击部队而不被察觉,是第二大奇迹;敢于把大炮放在最前沿,瞄准敌人形成火力优势,这是第三个奇迹。

美国士兵和韩国军队比赛,谁逃得更快?

1950年12月31日22时,志愿军六个军全部突破敌人防线。首当其冲的南朝鲜两个师率先败北,汉江以北的美军陷入绝境。新年第一天,美军记者看到了这一幕:“1日上午,强大的南朝鲜军队在首尔以北和东北方向击退了盟军数英里。首尔北面的一个盟军师完全崩溃了。这个师的大约300人正在他们原来的位置以东几英里的路上奋力南行…

被风吓坏了。时任南朝鲜第一师师长的白善烨始终记得当时的悲惨情况:“我的部队从来没有被打得这么惨,我的自尊心在这一刻几乎崩溃了。我感到极度虚弱,连后退的力气都没有了。”白善烨一度想自杀。美国顾问梅在最后一刻匆匆赶来,把他抬进吉普车,以至于这位朝鲜陆军第一将军后来“忍辱保命”。

狂轰滥炸成为“联合国军”试图阻止志愿军进攻的最后手段。每隔10分钟,从“杭空”号航母上起飞的美军轰炸机就在志愿军的头顶和志愿军的迂回路线上投下炸弹。1月1日,美军出动564架轰炸机;2日,美军出动531架次。然而,正如冰川和护城河阻挡不了志愿军,雷区和铁丝网阻挡不了志愿军,坦克和火炮阻挡不了志愿军…遮挡阳光的轰炸机也可以。

中国军队的号角越来越近了。1951年1月3日清晨,李奇微做出了一个不情愿却又被迫的决定:放弃首尔!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朝鲜人民军攻占首尔;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并于9月26日夺回首尔。眼看着刚刚“收复”了三个月零七天的“首都”再次失守,韩国“总统”李承晚痛骂李奇微食言:“他曾经说过要在朝鲜待很久,现在刚到朝鲜一周就要离开首尔。如果他不守信用,他指挥的军队只会撤退吗?”当美国大使莫西奥向李奇微转达李承晚的言论时,李奇微只是简单地告诉莫西奥,“请转告那位可爱的韩国总统,最好让他亲自到前线去听听中国军队进攻时刺耳的号角声,看看中国军队冲到美国阵地上大喊缴枪不杀的恐怖场面,再看看南朝鲜军队是如何如羊群一般溃逃的!”

被打败,如鸟兽散。早在1950年6月28日,汉江上唯一的一座桥就被试图阻止朝鲜人民军进攻的南朝鲜军方炸毁了。那次大爆炸不仅当场炸死了首尔800多名平民,还让8万南朝鲜军主力没来得及南撤就被人民军俘虏了。现在只有美军临时搭建的两座浮桥连接汉江南北。李奇微下令: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禁止平民和民用车辆通过桥梁和主要道路,以确保美军迅速撤离。他还下令,可以直接向不听的难民开枪。

1951年1月3日下午3点,美军撤出首尔。就像他们后来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反复做的那样——从首尔撤离时,美军点燃了50万加仑航空燃油和3万加仑无法带走的凝固汽油弹,炸毁了首尔、仁川、金浦等地的机场,严重损毁了首尔的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法新社报道称,美军“烧毁了自去年12月初以来一直被占领的学校、粮库和茅草屋。[/k0/]。撤退路上飘着白烟和烧焦的稻草屑,烟雾遮天,冬天没有光”。路透社记者怀特在飞机上看到:“首尔在烟火中燃烧……在城市以南50英里处仍能看到大火。”美国第八军的一名后勤军官直到晚年都在问自己:燃烧50万加仑燃料是什么场景?地狱一般!

美军上演“坑队友”,志愿军战胜英军“皇家王牌”

毁了又毁。

中朝两军乘胜追击。危急关头,美国人的“坑队友”再次上演。1月3日晚,早些时候接到撤退命令的美军第25师的一个营稍作抵抗就逃跑了。志愿军迅速向莱文以南推进,切断了英军的退路。拥有“王牌”称号的英国皇家阿尔斯特步枪队第一营和英国陆军第8王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第8王& # 39;皇家爱尔兰骠骑兵)直属中队全军覆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志愿军击毁英军坦克装甲车27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死伤英军500余人,俘虏英军少校营长康尼什以下227人。这是志愿军50军149师创造的经典战例。这支在一战朝鲜战场上声名鹊起的步兵师,在1962年对印度的反攻中取得了又一辉煌战绩,歼灭了两个印度旅,活捉并击毙了一名印度旅长。

这是寒冷的一天。首尔西北20公里处的一片泥泞雪地,成了英军的“死亡之谷”。在去战俘营的路上,康尼什少校惊叹道:“你们中国的反坦克炮太厉害了!”得知志愿军只用炸药包、炸药包和手榴弹炸掉了英军的重型坦克,康沃尔大呼“不可能”。也许,英国人忽略了,在英勇的志愿军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战败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人怒不可遏,连议会里的“战争斗士”也怒不可遏:“美国人光顾自己逃命,抛弃朋友。”朝鲜战争期间,4435名英军阵亡、受伤、被俘和失踪。这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对这个老牌帝国的最大胜利。

1月4日,星期四。韩国政府宣布将“迁都”至半岛东南部的釜山,而“联合国军”的前线指挥部则撤至首尔东南200多公里的大邱。在那里,美国工程兵司令准将·戴维森将军强行征用了数千名南朝鲜劳工,事先修建了战壕和炮兵阵地,并设置了层层铁丝网。

长风,滚滚大雪呼号。李奇微几乎是最后一个从首尔撤出的美国士兵。他拿起办公桌上的全家福照片,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第八军军长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敬!”后来,李奇微接替被杜鲁门解职的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的第二任总司令。志愿军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对手”总是高度评价中国军队。在回忆录中,他哀叹志愿军的机动性很难达到轻步兵应有的速度。“突击号角一响,几乎所有人都像不怕死的超人一样冲上前去。不管前方的火势有多猛,志愿军没有选择撤退,而是用血肉之躯挡住了大火,在一片硝烟中用自己的生命开辟了胜利之路……”

第三次战斗持续到1月8日,中朝军队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驱逐到“三·七”线附近,将战线推进了80至110公里,以伤亡8500人为代价,死伤敌人19000余人。第三次参战的志愿军六军是第一支出国参战的部队,远离祖国,艰苦作战,缺衣少食…部队的后勤保障和战斗力已经到了极限。依靠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以及对敌的英雄气概,粉碎了美国“争取时间,组织军队再战”的企图。

“一支装备如此落后、基本靠人力机动的军队,竟敢包围完全机械化、对空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美军”,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中国的指挥官和将军们之所以敢于设想和策划这种神韵‘精明强干’,是因为之前无数次艰苦战斗中积累的信心和对下属的承诺。坎尼原本是一个地名,因为北非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在坎尼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罗马,“坎尼”一词成为了彻底胜利的代名词。

官兵之间的绝对信任,来自生死与共的情谊,来自休戚与共的一心。时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部副主任的杨迪回忆说:“第三次战役,韩先楚前进指挥所只有两辆吉普车、两个电台、两个参谋和几个无线电保障人员。夜晚的路上,一辆通信吉普车惊雷一声,爆炸了。韩先楚无所畏惧,留下一名保安照顾受伤的报务员,向部队借了一辆通讯车,继续面对爆炸。”朝鲜战场归来,韩先楚出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坐镇东南沿海。1958年,韩先楚与政委叶飞一起指挥炮击金门。回国后,42军军长吴瑞林先后担任海南省军区司令员和南海舰队司令员,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从1965年到1968年,吴瑞林在南海指挥了7次空战争,击落了7架美国飞机,击伤1架,迫使美国飞机击落了自己的一架飞机。但我军无一伤亡,战绩为9比0。

1951年1月4日16时,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第50军第149师、朝鲜人民军第1兵团占领首尔。志愿军严格执行“政策纪律十条”,在这座被美军摧毁的古老大都市,留下了中国威武文明的军队形象。在李承晚“总统府”,30岁的116师师长抖着战争的尘埃,坐在黑色的钢琴前,弹了两首曲子,即兴作了一首诗:“三八线防线坚固,津门附近河水冰冷。三怪三危反复,一夜破阵……”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首都华盛顿。沃克的遗体被安葬在阿林顿国家公墓的第34区。此前一天,美国国会刚刚批准将沃克晋升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03386.html
1
上一篇英国首相进icu(英国首相新冠)
下一篇 723724(723100)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