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HESA统计局统计了来英国攻读一年制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总数。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隐藏的信息,比如英国哪些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最多?
比如英国哪些学校的体验会比较差?
比如英国哪些学校申请最多,大家都在抢名额?
其实这些都可以从这个数据中找到一些端倪。
让我们具体看看这个列表:
第10名约克大学2415
不要低估约克的吸引力。作为QS100-200的学校,这个学校其实性价比很高,很多国内留学生会愿意最终接受。而且约克是保底率很高的学校。约克作为罗素会员学校,口碑相对较好。
而且约克还是颜值派,主要偏向文学和传媒,所以女生比较多。
个人认为,如果在意经验的程度,其实选择约克作为学校也不错。是旅游小镇而且很多专业都能考上,失败率不高。在阅读体验上,学生口碑很好。
9号华威大学2525
其实华威整个校区并不大,学校的专业也不多,但是接收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一点都不含糊。许多中国学生拥有硕士学位,尤其是WMG学院和WBS商学院。
这也是华威能成为小G6,特卷的原因。达不到G5的基本都喜欢选择华威。录取率也比较高。每年学费上涨的时候,他们家是最幸福的。3%-5%激增。即使面具来了,也从未停止。这么说吧,华威更喜欢创收。
第8名南安普顿大学2620
南安也是QS前100的热门学校,这几年也是热门。近几年qs呈上升趋势,被称为中国学生喜欢的热潮。
申请人数也大增,就连之前被吐槽的温彻学院现在也是一票难求。以前南安宽严相济,很多专业都会放点水,先给你录下来。但近年来,随着申请数量的增加。申请人的背景也有所增加。现在不在名单上的人,想进去是极其困难的。
南安本来是qs百强最好的学校之一,但过几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伦敦国王学院7号,邮编3065
你的王者KCL,以前是个小众学校。那些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留学生市场的人,想来就来,不来就不来。自商学院开办以来,它对创收变得有些怀疑。
其实KCL专业也不算多。即使这几年每年追求2-5个专业,也赶不上留学生在国内喜欢的速度。毕竟KCL对于地理位置上有QS,价值上有QS的学校来说,得天独厚。而且,KCL也不是绝对错误。只要GPA高,还是有机会的。所以申请数量很暴力。
尤其是一些社科人文类专业,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先挤进去的。KCL表示,中国学生如此热情,以至于无法说服他们提高申请费。今年还有同学在等KCL成绩。而且有不少人。现在是七月底。
第六名利兹大学3260
利兹现在非常依赖中国学生,尤其是在REF和QS的高声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利兹。
另外利兹有点网络名人学校效应,经常会有随机拒绝的骚操作。什么211,什么985,甚至利兹的学校也经常被自己拒之门外。挺无语的。
利兹整体上是一所综合性学校,媒体很强,而且是传统的。商学院还不错,理工科也可以考。即使有教育和tesol,他们也非常有效。这个学校是综合学校的产物,不是特别强,但是别人也不弱,加上一个排名加持。还是建议带备胎。
第五名爱丁堡大学3330
虽然爱丁堡号称对中国学生要求严格,控制中国学生比例,但基本上只有爱丁堡商学院和信息学院。其他学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尤其是那些把tesol教育的很好的,尤其是tesol,带几百个学生,然后95%都是中国学生。
另外,国内学生真心想去爱丁堡,一个颜值+人气+QS的学校。所以每年都是直接申请。而且爱丁堡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卡单。他们的专业很多都是c级要求的,很多其实都能顺利入学。
第四名谢菲尔德大学4115
为什么谢大拿到985或者211的名单卡给中国学生,一些冷门专业提升到前200的要求。因为这所学校几乎被来自中国的外国学生占据了。不会了。
所以谢达才被层层限制,这几年招生越来越低调。即使是低调,谢其实也没有插话。它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提供机器。
第三名曼彻斯特大学4465
曼达只是第三名,但人们不是更好奇前两名是谁吗?
令人震惊的是,曼达大学的校友人数在中国学生中仅排名第三,而中国学生曾与UCL争夺第一名。但是自从格拉斯哥的加入。曼达明确表示失败。
忘记曼达吧。其实中国有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是国内学生喜欢的学校。只是曼达还是有门槛和风格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接受。控制中国学生的比例仍然很重要。不会真的被完全占领。
第二名格拉斯哥大学4955
格拉斯哥直接取代了曼达。作为最依赖中国留学生的学校,格拉斯哥火力全开,与国内大学的合作也是满满的。毕竟在苏格兰的学校,如果不主动直接合作,那么经费之类的会有点不舒服。
Guerra以前是要约机,现在多了一层合作推荐渠道。只是双保险。所以对其他非学生不那么友好。申请数量不错,毕竟qs排名经久不衰。
所以这个学校不仅有课,预科班也会提前停课。比其他学校快的那种。然后预科生先抢主课的坑。Gra的申请越来越难了。
伦敦第一大学学院5535
UCL作为G5中最受欢迎的学校之一,实际上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学校之一。看起来像是卡单,其实只是把分数放上去,两者都可以申请。天与地之间有一线之隔,上海基础和英语基础,两者都有申请的机会。
而ucl说实话,虽然有很多强势专业,但总喜欢开一些跨专业。尤其是泛商科专业很多。如果你有幸申请了所有的ucl专业,你会发现有些UCL专业的申请难度甚至比王曼爱华还低。一个人都没有了。
尤其是ucl合并了IOE学院,是国内学生的集中营。专业太多,进不去。这也是曼达不是第一个的原因。我做不到。
综上所述,国内学生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往往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和大量的申请,一些热门专业被挤得水泄不通。不热门的专业往往有几年后变得热门的风险。
大家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谨慎。学校不易保,往往需要多申请,分担风险。毕竟现在的氛围就是申请这些学校,只能多申请几个,增加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但是申请的越多,这些学校就越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