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位于南美洲,人口和国土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也是美洲唯一的金砖国家,相当有竞争力。巴西关注的焦点还不止于此。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这被视为世界迁都史上的典型案例,经常在教科书中被提及。
▲巴西利亚位于该国中部的巴西高原上,远离海岸线,海拔1158米。它是世界上罕见的高海拔首都之一。
这不是巴西第一次迁都。巴西最早的首都(殖民时期)是大西洋沿岸的萨尔瓦多。1822年正式建国后,首都被正式承认为里约热内卢,同为沿海城市。
▲第一首都萨尔瓦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里约热内卢是巴立后的第一个首都。和萨尔瓦多一样,它也位于大西洋海岸,是仅次于圣保罗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无论是在经济、贸易还是文化上,里约热内卢都有着名副其实的绝对实力。
▲里约热内卢在巴西利亚的地位无可比拟。
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在上世纪60年代,在建都130多年后,国家决定取消首都,迁至巴西利亚。在此之前,巴西利亚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
▲巴西历代首都的变化
巴西政府把首都从富裕的沿海地区迁到中部高原有什么样的战略考虑?里约热内卢和巴西利亚迁都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全国出发,他们这次迁都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一、首都染上“城市病”
历史上,由于大航海期间发现新大陆,巴西作为殖民地长期存在。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最早抵达巴西东南沿海,并在此扎根。在随后的300年间,葡萄牙人在这里从事红杉伐木、淘金和甘蔗种植,并逐渐接受这片土地为新的海外领地,其首都位于海滨城市萨尔瓦多。
▲当时葡萄牙探险家在港口登陆。
虽然巴西在当时只是葡萄牙殖民帝国中相当普通的一部分,但却在宗主国危难之际将葡萄牙从泥潭中拯救了出来。作为拿破仑战争中反法同盟的一员,葡萄牙在1807年遭到强大的法军袭击,不久大陆彻底沦陷。在这个紧要关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一世决定临时迁都。地点是南美洲的巴西殖民地。
为了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到达目的地后,女王立即发出了葡萄牙和巴西地位平等的呼吁,并决定将国名改为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将首都从萨尔瓦多迁至港口条件更加优越、资源更加丰富的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作为流亡首都期间,在葡萄牙的帮助下,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国家银行等第一批地方金融机构,为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英国的国徽。虽然这只是一个仅仅存在了11年的国家,但这丝毫不妨碍它对葡萄牙和巴西的意义。
即使有过齐心协力的蜜月期,殖民本性终究无法改变其剥削本性。人民更渴望的是一个能够当家作主的独立政权。在经历了本土被占领的尴尬局面后,葡萄牙国力大大下降,昔日殖民霸权的威风不再;政府迁回大陆后,葡属巴西要求独立的诉求越来越明显。
1822年9月7日,来自葡萄牙王室的摄政王佩德罗一世宣布独立,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巴西帝国,并通过法律正式将里约热内卢定为巴西的法定首都。
▲帝国早期的里约热内卢
虽然帝国野心勃勃,但在佩德罗二世时期,由于治理不善,不得人心,政权很快被共和党人。从此,巴西进入共和国时期。从此,基本建设进入规划决策期,葡萄牙为里约热内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市迅速走上高速发展期。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巴西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发展历史几乎空白,预示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东南沿海港口密集,为对外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过去的殖民地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技术支持的渠道。
乘着东风,里约热内卢的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城市中心在过去几十年的“疯狂堆积”中已经饱和,渐渐地,决策部门把重心转移到了城市的南部和西部。一个超大都市圈初具规模。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Copa cabannes Palace Hotel是里约热内卢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代表性建筑。
尝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甜头,激励着巴西向强国目标努力。里约热内卢是他们努力打造的标杆,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所以,在这里,你每天都能看到无数的人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一个又一个工厂陆续矗立。拥挤成了首都最有代表性的词。
▲当时巴西的建设热潮吸引了很多日本中下层民众搬迁。现在巴西有一百多万日本居民。
这一系列社会变革的结果,极大地推动了里约热内卢的城市化进程。但不容忽视的是,里约热内卢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缺乏长远规划;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没有合理的判断,人口与资源储量不匹配。
弊端从最直观的数字就能看出来。1900年,里约热内卢的人口只有几十万;到20世纪中叶,里约人口已达250万。20世纪80年代激增至1000多万。类似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里约热内卢,巴西也存在,包括圣保罗等大城市,国家的城市化率呈上升趋势。
▲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巴西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进展惊人。
表面上看,这种城市化提高了地区的竞争力,但给巴西整个国家带来的危机也是可圈可点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尤其是年轻人,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锐减,不利于农业等基础产业的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问题更加突出…这样的“畸形”城市化,是与其自身发展阶段不符,一味追求面子工程的恶果。这也被称为“过度城市化”现象。
▲从高处俯瞰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空。混乱的规划和缺乏管理等因素导致巴西城市出现环境紧急事件和贫民窟。
从19世纪中期最早的贫民窟形态“逃离奴隶城堡”的窝棚,到20世纪巴西经济奇迹时期每年超过7%的贫民窟人口增长率。城市中的贫富差距已经越来越让巴西的政治家们担忧。
国家独立后,巴西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着眼于建设一个典型目标,巴西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建设里约热内卢上,却忽视了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面对这样的困境,迁都的方案逐渐浮出水面。
二、向高原行进
巴西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全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次是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人烟稀少。这与地形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关系。
▲巴西高原面积从北到南,是仅次于南极高原的世界第二大高原。
20世纪30年代以后,巴西虽然把握住了机遇,但地区竞争力和国家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样的转型,也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而且相当显著。
巴西的经济腾飞对大西洋沿岸几个大港口的对外贸易贡献很大,所以这个面积也是全国最高的。其次是亚马逊平原及其附近地区,气候适宜,土地平坦,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前景也相当可观。
▲圣保罗,大西洋沿岸巴西最大的城市。
然而,地处中心的巴西高原却没有享受到这么好的红利。高原平均海拔达到500-800米,占全国80%以上,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地形因素和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战略,巴西高原所在的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
▲固有的地形优势使得矿产、农业等产业成为巴西高原的支柱产业,但这也是当地产业单一化弊端的由来。
自此,城市超负荷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成为巴西政府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迁都的声音在政府高层乃至民间愈演愈烈。当时认为最好的决策方向是充分发挥首都功能,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出现新的转机。
经过一番调查和衡量,巴西政府已将中心城市巴西利亚定为该国的新首都。在被国家看好之前,巴西利亚只是一个基础设施水平落后的普通地区,这也说明它还有巨大的空空间可以塑造。从1956年建城到1960年正式建都,巴西政府在此过程中投入了4年时间和数亿美元。
▲“让巴西利亚成为首都的标杆”。在当地,这样大胆新颖的建筑随处可见,都是在建城的过程中建造的。
新都对外公布时,一般有两种声音:第一种是亲派。他们认为,应该尽快消除大都市的根源,这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国家行政系统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首都进军中西部地区,将从这一地区的深度开发中受益匪浅。
其次是反对派。人们认为,首都的变化将影响国家在东南沿海的长期政策重点。而且巨大的建设成本是国家财政的损失。
然而,无论声音有多少,迁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被巴西政府视为百年大计。在设计上,他们力求完美,避免重蹈里约热内卢的覆辙:在人口上,规划容量为50万;建设多个卫星城,分散市中心压力;标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的位置,限制部分区域的建筑高度…
▲巴西利亚的人口现在已经超过了200万,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期水平,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虹吸效应。
在双重危机的时候,巴西政府决定迁都。希望通过迁都的契机,把行政级别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巴西利亚几十年来一直是巴西的首都,关于它的亮点和批评一直众说纷纭。
三、既有成就,也有诟病
巴西利亚的城市建设水平在这个国家的城市发展史上绝对是划时代的:业内最权威的专家团队不断评估调整过程;公共建筑应尽可能遵循现代主义的特征,突出科技感和时代气息;整个地区被有规律地划分为31个区域,不断扩大卫星城市。
巴西利亚的不断改进最终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荣誉称号。
▲卫星拍摄的巴西利亚城鸟瞰图。
巴西利亚作为首都,从迁都到现在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这期间的成就也相当显著:它的出现填补了空中西部大城市的空白,创造了不可估量的就业机会;区域经济水平快速上升。目前巴西利亚的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人均GDP达到了整个拉美城市的最高值。通往全国各地的路网已接近完成,地铁、高铁等新兴交通设施正处于规划完成或提上日程的阶段。
▲巴西人均GDP排名,巴西利亚位居全国第一
成绩是一回事,但是迁都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首先,巴西利亚建设期间,国家从公共财政中拨出巨额资金作为支持。然而,高昂的价格也引发了通货膨胀和赤字飙升等危机。一时间,人们抱怨政府过于奢侈浪费。这也被普遍认为是巴西1964年军事的重要原因。
▲圣保罗民众聚集在教堂广场,要求政府“还政于民”。由于军事,巴西经历了一段独裁时期。
其次,虽然新首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这样的成就也仅限于巴西利亚和周边的卫星城。在整个巴西中西部等内陆地区,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实际的发展红利,经济社会依然停滞在相对落后的水平。
▲巴西利亚所在的戈亚斯州失业率仍处于高位,数字变化相当不稳定。
巴西迁都是基于地区和国家未来的紧迫性。虽然批评的声音仍时有,但从大局来看,这仍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决定。
作者:陈祥成
编辑:托马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