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国际大学)

见证,落日密苏里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向盟国的无条件投降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宣告结束。作为第一个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和战后五大强国之一,中国代表光荣地

见证,落日密苏里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向盟国的无条件投降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宣告结束。作为第一个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和战后五大强国之一,中国代表光荣地参加了这一仪式,与同盟国一起签署了日本帝国投降书,为八年全面抗战写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然而,在检查密苏里号的模型时,丽莎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船上这么小的地方安排这么隆重的仪式?

密苏里号模型。密苏里模型。

密苏里号于1945年1月开始服役,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最先进的战舰。标准排水量44560吨,满载排水量55710吨,是北洋水师威震天在东亚的最大舰艇“定远”号的7倍。堪称海上巨人。虽然其吨位不是世界第一,但却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艘战舰是美国海军中将·米切尔快速航母特遣部队的旗舰。它直接参加了在Iojima和冲绳的对日作战,先后击落击伤3架日军轰炸机,并导致一艘日军潜艇沉没。曾两次被日军自杀式飞机击中,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密苏里号确实有资格举行这一历史性的仪式。

不过作为一个场馆,密苏里号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船体较窄,只有33米。为了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便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快速转移,美国海军在设计密苏里号时要求限制其舰体的最大宽度,因此被迫加长舰体的纵向长度,使舰体的长宽比达到8.2:1,而当时其他大多数战列舰的长宽比都不到7:1。据记载,受降仪式的场地设在密苏里二号主炮右侧的二层平台上。从模型上看,这里左侧靠近高大的406 mm重炮炮塔,左右两侧是或高或低的高射炮炮塔。它只是一个比通道略宽的狭窄平台。密苏里号是一艘为战斗而设计的战舰,它的设计者没有想到它会承担这样的礼宾职能。

但从当时拍摄的照片来看,会场里并没有一点拘束感,反而有一种威严的气氛。盟军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直到找到当时布置场地的原始文件,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聪明的家伙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他们将密苏里号巨大的406毫米2号炮塔转向一侧,炮尾被甩向左侧,于是炮塔右后方的空房间被腾空,使平台面积扩大了一倍,形状也从长方形变成了不规则的五边形,大大方便了场地的布置。而且周围的炮塔顶部、高射炮阵地、舰桥上方甚至主炮炮管上,都成为了指挥观礼的好阵地。所以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密苏里号前主炮昂着头对着天空,但并不指向前方,而是指向右侧,这是为了腾出场地。

即便如此,场地也不能说宽。投降的代表们排成了弧形队形。各个国家的代表在彼此面前组成一个正方形,形成一个垂直的正方形。方阵中,每个国家为一列,签字人站在最前面。国家的顺序是按国名字母顺序排列的——中国,也就是中国排在左边第二列,仅次于第一列的美国,也就是美国。然而,在举行仪式时,麦克阿瑟将军作为盟军总代表发表了讲话,并将总参谋长中将·萨瑟兰和另外两位盟军将军怀纽赖特将军和白·奇瓦德将军带到了会场。于是在中国首席代表徐永昌将军这边,美国的代表只有尼米兹海军上将一人,而因为人群的缘故,似乎中国代表成了领导各国的第一纵队。

东道主美国人显然知道先拿到月球的好处。他们的50名陆军将领和50名海军将领各自排成一个方阵,在2号主炮转身后腾出的甲板上列队,形成一个横向方阵。结果,与盟军相比,美军至少多十倍的人员能够分享参加日本投降仪式的荣誉。

仪式的签字桌放在了方形队形的夹角里,据说是密苏里舰士官办公室的餐桌。

会场外面搭建了一个临时平台,供摄影师拍照,周围是成群的军官、士兵和记者。

密苏里号上还有更宽敞的地方,比如一号主炮前的锚地甲板也相当宽敞,但看过受降过程的人很容易发现,把会场安排在二层平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日本使节到达军舰主甲板后,要走上陡峭的舷梯才能到达这里,而且要在高高的炮口下穿行。由此,盟军的威严和敬畏得到了体现。

说起来,盟军在安排投降仪式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智慧。据说直到投降的前一天,各国盟军还在为如何安排席位而争论不休。例如,苏联代表要求所有参加国在船上悬挂本国国旗。如果盟国的旗帜挂在一起,难免要按轻重缓急做出贡献。那些没有派出代表的国家呢?投降前恐怕要开武林大会了。最后聪明的解决办法是除了这艘船的主人美国之外,不挂国旗。甚至美国人自己也要为尼米兹海军上将的旗帜或者麦克阿瑟将军的旗帜而战。结果,两面旗帜并排挂着。据说这是美军历史上唯一一次。

这个投降仪式有很多创意。例如,虽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所有参加仪式的官兵,包括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都穿着便服而不是正装,以表达他们对法西斯主义的蔑视和停止战斗、化剑为犁的意愿。同时,两个签约国采用的文件版本是一样的,但装潢却大相径庭。盟军保存的一个皮革包裹很漂亮,但是给日本一个帆布封面,粗糙很多。这一切都在凸显胜利者的地位。

日本保存的投降书,其中加拿大代表签字位置错误,导致此后各国签字位置降低。这样的文件让日本连一份好的投降书都没有拿到。

盟国代表从8时30分至8时50分陆续到达会场,而日本代表在9时准时到达会场,由代表日本政府的外交部长重光葵和代表军方的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将军带领,谦和地进入会场。虽然他们穿着礼服,但他们看起来阴郁而沮丧。

九点整,麦克阿瑟将军突然宣读了要求日本投降的命令,并发表了即席讲话:“今天,我们交战各国的代表聚集在这里签署一份庄严的文件,以便恢复和平。涉及截然相反的理想和意识形态的争端在战场上已经见过,这里不需要讨论。作为地球上大多数人的代表,我们不是带着不信任、恶意或仇恨聚集在一起的。实现更高的尊严是双方的责任。只有这种尊严才能有利于我们即将为之奋斗的神圣目标,使我们所有的人民都能忠实地毫无保留地执行我们即将在这里达成的谅解。在这个庄严的仪式之后,我们将告别充满血腥屠杀的旧世界,迎来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世界,一个致力于追求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这是我最殷切的希望,也是全人类的希望!”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现在我命令日本帝国政府和日军代表在投降书指定的地点签字!”

在这个命令下,日本代表率先在投降书上签字。由于屈辱和紧张,深知外交礼仪的重光葵一时间找不到签字的地方,以至于犹豫了一分钟,在中将·萨瑟兰的提醒下才完成签字。

此后,以麦克阿瑟将军为首的同盟国代表相继签署投降书。中国,代表徐永昌,排在签名第二位。9点18分,最后一个代表签字。完成所有仪式只花了18分钟。

当时在船上观看仪式的中国记者朱启平回忆说:“我突然感到震惊,9月18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沈阳事变,进而侵略东北…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想到侵华日军就在这一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叫尴尬!”

应该说,密苏里号上的签字仪式是一个历史见证。它让我们见证了正义之士如何用牺牲共同维护世界正义,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如何在漫长的战争中用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时刻将作为埋葬法西斯主义、开启人类新时代的象征,永远载入史册。

当我们今天再次面对这一时刻时,一个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1945年9月2日,有多少日本人在密苏里号上见证了日本帝国的日落?

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有不同的意见。根据当时的史料考证,可以确认今天登上密苏里号参加投降仪式的中国人有9人。其中6名代表投降,3名记者,还有一人身份未完全确认,但他很可能参加了仪式。

美方保留的出席密苏里投降仪式的中方代表名单上共有6人,包括:

在密苏里号上代表中国签署对日投降书的是中国的首席投降代表徐永昌将军。徐永昌上将能成为投降代表,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为他不是蒋介石的直系将领,而是一个出身于晋军、事业有成的老派军人。但他早就退出了派系斗争,在抗日战争中担任专职军事部长,为这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从地位还是功绩来看,政治色彩相对较淡的徐永昌将军都是做投降代表的绝佳人选。

徐永昌上将也在受降仪式上展示了他杰出的政治头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这样评价这一刻:“今天是大家反思的一天!今天在座的每个国家也可以回顾过去。如果他的良心告诉他犯了错误,他就应该勇敢地承认错误,忏悔。”

投降归来,徐永昌卸任陆军大学校长,似乎避开了内战的漩涡。但最后,他不得不为蒋介石当军事顾问,随他退居省。1959年,徐永昌在他台北的公寓中去世,享年72岁。

副海军上将杨玄昌,中将杨玄成,中国海军在密苏里号上的唯一代表。杨玄成,外交官,海军情报专家,原名杨玄德。因为代替了留日海军军官费生,所以和哥哥一起改名。1911年毕业于日本海军水雷学校,已经是同盟成员。他实际上在海军舰队工作的时间很短,但他参加了1919年海军舰队出兵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行动,积累了外交经验。抗战时期,任军区司令部二厅厅长,主持对日军事情报工作。作为海军代表,他签署了《开罗宣言》,并建议日方归还澎湖列岛。由于他在情报工作上的巨大成就和在盟军中的威望,可能是他能够出席这个仪式的原因。

中国海军是抗战中最不对等的敌对势力。几乎所有的船只都在战斗中沉没,但他们仍然坚持到了战争的胜利,他们有着令人称道的坚韧。中将杨选成参加这一仪式,客观上成为对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中贡献的肯定。

战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中将杨选成退休下乡,呆在家里,不问窗外事。他于1962年在台北去世,享年73岁。

朱时明中将,即中将朱时明,是国民政府中为数不多的通晓几种语言的儒生将领。191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长期在美国和苏联担任驻外武官,外交经验丰富。他深厚的知美背景或是被选为投降派代表的重要因素。

此后,朱时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他曾经部署过中国在日本的先遣工作,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日本驻军的计划最终被取消。但朱时明及其代表团在战后对日索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朱时明在被传与日本女演员李香兰有暧昧关系后被解雇。现在从各种迹象来看,这可能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问题在于朱时明与的联系。1965年,滞留日本的中将·朱时明在横滨去世,享年73岁。

王志少将,即王。

和中将·朱时明一样,少将·知望也是一位中国将军,他来自清华大学,并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先后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诺里奇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后进入宋子文组织的税警团,参加了中日十九路军淞沪会战。七七事变后,派工程设备和人员到延安支援八路军抗战。此后,他长期担任美军联络员,跟随麦克阿瑟将军奔赴太平洋战场。1945年被任命为盟军驻日总部首席联络官。

与其他投降者不同,知望是较早到达日本的。据推测,他被派往密苏里是因为他需要承担盟军与我方代表团之间的协调任务。当徐永昌将军签字时,站在他身旁的侍从是少将·知望。

少将·知望后来参加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1949年抵台后不久离开军队,进入东吴大学任教,退休后定居美国。

李昭昌上校和成上校,即李淑铮上校和王丕成上校(成),前者出身远征军,与驻中国美军配合较多,参加过柳州、桂林等各种战役;后者是国民政府著名的军事外交家,曾在美、苏、德、法四国工作,受到斯大林接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盟军有很大交集,是盟军代表中不可多得的年轻军官。

除了这六名士兵,三名中国记者登上了密苏里号。他们是《大公报》记者、李和社记者曾。

此外,据说徐永昌将军的副官陈先生也登船参加了仪式,由于没有出现在代表名单上,无法完全证实。

这些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两位军报记者都亲身经历过这场惨烈的战争。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这一时刻被朱启平先生当时发回的报告《夕阳》概括为——“旧耻已消,中国当重生。”

是的,密苏里州见证了一段痛苦历史的逝去和我们国家从战争废墟中的重生。

[结束]

欢迎关注微信官方账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07396.html
1
上一篇美国四大顶级大学(美国最有名大学排名)
下一篇 出国留学网86(怎么出国留学)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