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考研留学机构(考研机构实力排名最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报道考研。对于每年数百万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报道考研。对于每年数百万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虽然2023年的考研笔试成绩还没有公布,但来自北京某高校的考生南林(化名)有一种考不上的预感。她在想,下一步是专心找工作,还是再考一年。

“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去考研培训机构咨询,但他们最大的需求并不是去学哪个培训班,而是情绪的宣泄和职业规划。”新东方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考研项目总监林莉说。

南林想在他的心里再呆一年。“现在求职的学历门槛很高,我更喜欢在教室里学习的感觉。”但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考研热”充斥网络,尤其是2023年考研,因为“缩招”“反向考研”的热搜频繁,她感到非常焦虑。

真的是这样吗?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474万人,仅比2022年多17万人。相比2022年21%的增速,增速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新东方近日发布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864个招生单位共招生761763人(不含免试和博士生,下同),招生人数持续增长。

对于考生来说,“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选择院校和备考的焦虑,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排除虚假信息干扰,从而稳定心态,避免焦虑,是考研的“刚需”。

“比如反向考研,这两年是非常热的现象和话题,但现在还无法判断这会是一个趋势。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的院校、专业、导师、城市,而不是贴着‘正向’和‘反向’的标签,才是最理性、最有益的。”林莉说。

报名人数仍会增长

2010-2023年期间,国家研究考试的申请人数平均每年增加257,000人。到2021年和2022年,全国报考人数分别为377万人和457万人。

南林战战兢兢地在2023年考完了研究生。“2022年9月报名的时候,突然听到目标院校缩水的消息。好几天,社交媒体上这所大学的‘超级词语’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她说。

《报告》指出,招生单位当年公布的招生人数、每年招生人数的变化、免试人数占总招生人数比例的变化,都会对最终录取难度产生较大影响。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864个招生单位共招收学生761763人(不含免试和博士生),较2022年免试招生总数增加1024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增加2532人,增长0.9%;专业硕士增加招生名额7713个,增长1.6%。

也就是说,2023年,研究生考试招生规模并没有整体“缩水”。

(近几年全国研究生报名录取情况来源:报告)

对于2024年的考研,林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本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考研报名人数很可能会继续增长。“但是,考研报名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试、留学的选择之间存在联动效应。现在经济形势更加确定,考生的选择也会更加理性。”

一般来说,招生单位每年公布的招生总数包括免试人数和统考人数(含特殊政策招生人数)。由于部分院校和专业的免试学生比例会高达80%-90%,考生在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时需要特别注意。

“目前国家规定免试招生比例不超过招生总数的50%。‘985’和‘211’高校在实际招生过程中,一般会充分利用免试招生的人数。”新东方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考研项目学科运营负责人张天野说。

“但是在招生单位内部不同的专业方向之间,免试生的比例会有所不同,比如招生规模较大的王牌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占比较高。”他说。

整体来看,近年来,免学费大学生的招生情况相对稳定,在吸引优秀学生和考生个人选择之间达到了动态平衡。

学术型还是专业型?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成为研究生的热门话题。

报告称,考生应在评估各专业招生名额变化情况后,根据录取难度和自身目标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以提升学历为主要目的的考生来说,报考专业硕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竞争压力。

《报告》显示,2023年研究生考试中,艺术类、哲学类、教育类、文学类、管理类、工程类学科硕士招生名额较2022年有所下降。历史、经济、管理、医学、文学等专业硕士招生增加。

《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2022)》于2022年9月发布。新目录改变了以往专业学位类别目录是学科目录附表的呈现方式。两个名单被“合并”,主要知识基础相近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被整合到相应学科。

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新目录新增了一批专业学位,哲学等类别实现了专业学位的“零突破”。比如在哲学类下增加应用伦理学,在经济学类下增加数字经济,在法学类下增加知识产权与国际事务,在科学类下增加气象学,在工程类下增加风景园林,在农学类下增加食品与营养,在医学类下增加医疗技术与针灸。

“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等重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在研究生培养结构中的重要性将会增强。”林莉说。

学科方面,历年来管理学都是研究生的“大户”,2023年招生名额还会继续增加。

报告显示,2023年管理专业招生人数比2022年增加了7776人,占2023年总招生增量的75.9%,远高于其他学科。其中,增加的主要是专业硕士的数量,例如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的新增名额,占管理学新增硕士总数的90%以上。

在经济、法律、教育等招生相对稳定的热门学科,专业硕士也蕴含着很多机会。《报告》显示,作为“跨考”大户的经济学,2023年专业硕士比2022年增加了2224人,总数达到24747人,是学术型硕士的近2.5倍。

作为一个同样热门的学科,法律的申请人数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报告显示,2023年,学术型法学硕士招生比2022年增长5.5%,而“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型硕士招生增长超过10%。

类似的科目是教育学。报告显示,2023年,教育学学术硕士招生人数为9258人,专业硕士招生人数为40115人。

当然有增有减。报告显示,2023年学术型工程硕士招生人数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工程硕士招生数据变化较大。比如,与2022年相比,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减少了12658人,降幅达355%。同样,机械、能源与动力、资源与环境等专业数量也明显减少。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专业硕士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也在稳步增加,这说明学生对研究生的接受程度更高,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士愿意考研。”新东方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考研项目学科运营负责人张天野说。

据介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机制近年来进行了重要改革。非全日制研究生既可以取得学位证,也可以取得毕业证。此外,非全日制学生与全日制学生的学时相同,大大提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

“逆向考研”的影响

近年来,“反向考研”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概念。一些就读于“985”“211”“双一流”高校的本科生,在考研时被“降级”进入普通高校。

报告称,虽然2023年“985”高校招生名额整体增加——在原来招生126070人的基础上增加了2641人,但从工科、理科等学科招生名额的变化来看,打破对名校的“迷信”,选择去普通高校读研究生是一种可取的策略。

报告显示,2023年,“双一流”大学理科学术硕士减少263人,普通大学增加950人。

工科方面,2023年全国高校招收两个学科开放的工程硕士研究生64人,仅占该类别两个学科总数的25%,但提供了79417个招生名额,占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6%。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法律上。报告显示,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全国不同招生单位共有255个二级学科招收法学学科硕士。“985”、“211”、“双一流”大学两个学科招生总数占60%以上,但只提供了不到40%的招生名额。

其实,“逆向考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考生权衡后的主动选择。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可能也包含了一些无奈。

“‘反向考研’是近两年非常热的现象和话题,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类考生的规模有多大,也没有数据支持来判断‘反向考研’能否成为一种趋势。从我们接触的研究生来看,考研的主流还是报考更高层次的院校和学科。”林莉说。

林莉认为,考研目标的选择是综合衡量院校、专业、导师、城市等因素,然后确定性价比最高的目标的结果。

比如武汉科技大学某2022级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2021年10月,他在武汉找到了一份物理方向的研发工作。考虑到研究生在研发领域有普及教育的作用,他选择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发展,也促使他在工作之余继续深造。

「反向考研」会给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初认为,研究生双向跨级申请,使得研究生教育空相互开放程度更高,形成了更广阔的适合研究生的扁平化空空间。空差距越大,流动性越强,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会提高。

“对于考研培训机构来说,‘反向考研’提醒我们要多了解考生的需求,提高策划建议的专业性,帮助考生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林莉说。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11105.html
1
上一篇俄勒冈州立大学图书馆(俄勒冈大学国内认可度)
下一篇 日本日本大学(日本留学)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