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冰城游学“抢人”,旅行社和教育机构,你挑哪个?
来源:ZAKER哈尔滨记者李越
《英国留学生活体验》《美国民宿让你感受地道美国文化》…三月刚过一半,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林女士已经收到了多家教育机构和旅行社的各种旅游安排。
新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哈尔滨的游学市场就已经提前进入“备战”模式,小长假或东北三省周边两天、三天的游学,暑假十几天的出境游。游学市场逐渐变得乌烟瘴气,抢的不仅是暑假的学生,还有清明和五一假期的学生。
“游学”这两年作为一个新品牌诞生后,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即使费用远高于普通旅行,爱孩子的父母还是买单。潜在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使得旅行社和教育机构竞争激烈。
连日来,记者走访哈市游学市场发现,除了“抢人”大战的提前,与去年同期相比,还增加了短途游学人数。课程设置和产品价格竞争依然是硬核竞争。
新学期一开学,游学大战就开始了。
林女士去年暑假曾在一家旅行社带孩子去新加坡旅游,但刚刚被参团的旅行社工作人员“拖入”了“暑期游宝宝团”。她发现这个群里有好几个宝妈是新加坡最后一个亲子群里的“群友”。这是她收到的第三份出国留学的邀请。前两个来自女儿的课外外国语学校和女儿的国学班。
“看了这些介绍,我和她爸爸真的有点心动了。10岁的孩子,对学习不是特别紧张。我们都希望她能多出去看看,开阔眼界。”林女士对记者说。
其实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都是林女士的想法。走一走,看一看国外的大学,感受一下西方先进的教育,一直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所以,我不惜花百万让孩子出国留学。
而且大部分旅行社都已经打出了“游学牌”,竞争非常激烈。类似的行程除了价格战,还会有特价、专属的行程来吸引游客。甚至有些商家打出“结伴旅游”的口号,通过多人减钱来鼓励游客先“码团”。
往年一般在6月初,报名游学的学生和家长陆续增多。然而今年,提前了两个多月,就已经进入了激烈竞争的阶段,家长们早早就开始了。按照现在的人气,今年出游的学生和家长比往年都多。
“现在的父母,尤其是80后,重视‘读万卷书的同时’,也重视‘走万里路’。”哈尔滨中旅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徐晓思告诉记者,另一方面,由于6月起机票等价格普遍上涨,许多有经验的家长会提前给孩子报名。
“一家”变成了“双雄”争霸。
其实游学是早些年由夏令营演变而来的。曾经的“夏令营世界”几乎被旅行社垄断。全国旅游青年专家、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晓洁表示,“游学”从2016年前后开始在哈尔滨“落地”。
“当时作为旅行社,我们第一次真正接触游学团,也是五年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个南方的青年游学团冬天来哈尔滨,我们把它当成地接。”乐行青少年研学旅行发展公司负责人刘全宁说,他这才知道原来的研学旅行和以前的寒暑假有区别。
哈尔滨的一些旅行社敏锐地发现了这里的新商机。2016年假期,首批游学产品推向市场。名校经历,中国文化,国防教育成为当时的主流。
目前哈尔滨的游学市场大部分由旅行社、留学中介、课外教育机构组织运营,少部分由行业协会、游学网络平台组织游学。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寒暑假哈尔滨游学的参与人数几乎每年都有20-30%的增长。而且预订时间越来越早。
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了一家连锁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暑假,该机构从哈尔滨出发,开通了差不多10个海外游学项目。1999年9月9日,日本留学。报名时间不到一个月,15个名额马上就满了。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英美的线路按照年龄和年级分为不同的组别。
事实上,“两雄争霸”对市场“蛋糕”的划分,已经划分了主攻方向。
培训机构的游学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大龄儿童,设计课程主要以语言锻炼、体验当地文化、留学为主;传统旅行社主要是针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主要是参观名校,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在中国文化、职业体验、农业、工业等领域学习。
当教育机构通过专业的海外教学内容赢得众多家长的青睐时,各大旅行社从今年开始逐渐扭转了以往“游而不学”的局面,市场上依然存在打着“游学”旗号的假游学。
一家游学机构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暑假游学中,3000-8000元的国内线路占比最高;出境旅游价格在1万-4万元之间。
几乎所有的游学都会和参观当地名校挂钩,但要看怎么去参观。很多国外名校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有的机构只是邀请几个当地人在校园里用英语和孩子交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就会变成一种“名校课程体验”。
重访光派早已“翻过一章”,研究方兴未艾。
“米饭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才能到我的碗里。”幼儿园班的温温和十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来到武昌参加“大米之旅”
,第一次在家乡与大米“深度接触”。
“别说小孩子不知道,我都30多岁了,也是第一次对水稻从田间到餐桌有这么清晰完整的认识。”
温温的父亲非常感慨地说,心里还是有些疑惑:人家花钱让孩子看画展、音乐会,自费带孩子看庄稼,有什么不对吗?但是我来了之后,就彻底精神焕发了。“现在城里的孩子都没见过这个!这种学习真好,比出去吃大餐有意义多了!”
参观汽车厂,在银行做小出纳,在陕西做“小掌柜”,在xi安探索古代造纸…
游学的“圈内人”刘全宁告诉记者,过去市场上的旅行大多是不学无术的“游”。其实就相当于亲子游,景点或者那些景点,可能会多一两个游乐场。现在的游学产品一定要有主题,有针对性,不能走马观花。
其实从寒假南方游学团的接待就能感受到“学”的要求。在与哈尔滨的机构对接时,南方的学生和家长提出“来体验如何制作冰灯”,视冰凌收获情况,让孩子自己画一套俄罗斯玩偶。
也有在“学”上下功夫的培训机构。某外语教育机构3月刚开学就推出了加拿大暑假游学,并推出了入住当地居民家庭了解国外生活方式;在课堂上与外国学生互动,体验国外独特的学习方式。
所以从去年开始,研究开始兴起。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主题、目的和方案。
哈尔滨大西国际旅行社研发部经理高维那告诉记者,哈尔滨的研学市场刚刚起步,产品开发让孩子们对地理、民俗、历史、科学产生了兴趣。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三年级是认知课程,三年级到六年级是认知加理解,六年级到九年级是理解加拓展思维。
都是跨界转型。硬核竞争能否实现跨界融合?
面对游学市场的巨大蛋糕,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教育机构,其实都属于跨界转型,PK对抗是各自的优势。
价格方面,传统旅行社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还有境外游领队。比如英国14号暑期留学价格22800元/人,14号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美国名校留学价格32000元。这种优势主要是因为旅行社通过批量采购可以降低交通和住宿方面的成本。
“也有学生家长拿着旅行社的传单来咨询,说为什么一万多块钱就可以一口气去好几个国家,你要去一个国家三万多块钱?”刘全宁说,游学产品不进购物店,没有自费项目,餐费全包。当然,价格也有差异。
在“学”方面,显然培训机构更有优势。老师带领团队,体验语言学习,更专业的布置项目。
在旅游专家刘晓洁看来,两个英雄的竞争可以转化为跨界融合。旅行社可以有选择地与教育机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发更好的产品。只有真正把旅行和学习结合起来,才能让家长满意,赢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她还提醒家长,关于游学,不能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重要的不仅仅是孩子去过几个国家,去过几个城市。最适合“游学”的是搞主题游,可以从“横向”转化为“纵向”。可以在一个地方做深度主题游,比如北京的胡同游,Xi安的历史游,而且出发前要对孩子进行一定时间的理论培训,让孩子了解要去旅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