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党员,NLD原副,NPC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于2023年2月27日19时31分逝世,享年92岁。北京大学已成立悼念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全校哀悼厉以宁先生。
曾主持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
的起草工作
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官方网站,厉以宁教授于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图书管理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1988年至2002年,厉以宁教授担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NPC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07年任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至2012年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自2013年以来一直是常务委员会成员。
厉以宁教授写了很多书,发表了大量的经济理论文章。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厉以宁教授还主持起草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
厉以宁教授因其在经济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许多奖项。其中包括“孙经济学奖”、“全国中青年杰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最高奖项)、第15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1998年,他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社会科学荣誉博士学位。多次应邀到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讲学。
厉以宁教授的主要著作有:《制度、目标与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考》、《不平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中的伦理问题》、《转型与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
我一直偏爱文学
学生志愿被北大经济系录取。
厉以宁于1930年11月22日深夜出生于南京。他的家人给他起名一宁,“一”排第一,“宁”指出他出生在南京。四岁时随家人移居上海,在上海两所著名小学就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41年,厉以宁考入著名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43年随家人迁居湖南沅陵,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名校雅礼中学。1947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一直学习到高中毕业。这些著名的中小学为厉以宁打下了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
▲小学和高中的厉以宁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和很多人一样,他也曾有过浪漫的文学梦。厉以宁一向偏爱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和诗词都很熟悉。我喜欢读巴尔扎克、莫泊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也喜欢读鲁迅、巴金、茅盾、沈从文等中国现代文人的作品。
1949年4月,文化名城、长期据点和政治堡垒南京解放。这一历史事件改变了包括金陵中学才子厉以宁在内的所有南京市民的命运。
原本在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厉以宁凭借数理化方面的优异天赋和刻苦努力,被送到金陵大学深造。他选择了化学工程系。因为他立志成为化学家,实现实业救国的志向。但南京解放后,金陵大学停办了。厉以宁去了湖南沅陵的一家消费合作社当会计。
两年后,他再次参加高考,把目光投向了新中国的首都北京。他委托在北京的同学赵会杰代为报名。赵会杰认为厉以宁的经济学专业最适合,优势很大,于是为老同学做决定,第一志愿是北大经济系。同年7月,厉以宁在长沙参加考试,8月,他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很多同学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从此拉开了他一生经济理论学术生涯的序幕。“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赵慧杰给我的第一选择是最好的选择。”厉以宁回忆道。
学生四年,从宿舍到图书馆,从图书馆到老师办公室或宿舍,他努力学习,勤奋探索,知识和思想增长很快。他说:那时候寒暑假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进入大学不久,厉以宁就在1952年7月的《经济导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经济研究的文章《波兰经济的新面貌》。平心而论,这篇文章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但却表现了一个好学、有思想的年轻人在学习上的雄心和独立探索的精神。
在大学生活期间,在老师的影响下,厉以宁的研究目标和领域被明确:探索现代经济规律,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如果说我今天在经济学上有所收获,那么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在北大读书期间老师们的教导。它们是我在经济学领域探索的最初指南。”厉以宁说。
在资料室做了20年的编译。
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
厉以宁1955年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经济系选中。他在系里的资料室做了20年的编辑。
▲厉以宁和老师赵乃抟教授(北京大学,1961)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在资料室的20年工作虽然寂寞,但他能够冷静自如地吸收中外经济学的知识,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进步,在那个人头脑发热的时代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我大学毕业后的又一个知识积累阶段,进一步丰富了我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开阔了我的视野。”
1979年,厉以宁晋升副教授;1983年,他被提升为教授。
厉以宁的经济学讲座已经成为学生心目中北大风范的代表。他的讲座不仅内容丰富,形式也不拘一格。大多数时候,他不用讲稿,而是在一张卡片上列出一系列提纲。讲课时,他或站、或坐、或走,脸上带着轻松的微笑,眼睛闪闪发光。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几乎没有学生没听过厉以宁的经济学讲座。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以渐进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市场化进程中,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以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立场向我们展示了丰富而精彩的经济改革理论,形成了众多的学派,使经济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最繁荣、最活跃的领域。
如何对中国从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路径做出合乎逻辑的理论解释,如何为中国经济改革寻求和选择一种社会成本最低的推进策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努力解决的两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在理论前提、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有“协调改革者”、“所有制改革者”、“宏观改革优先改革者”、“宽松改革者”、“经营权主导改革者”、“产权改革者”、“制度学派”。这些改革理论都经历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和与实体经济的冲突。经过粗略的选择和淘汰,有些理论被遗忘了,有些则逐渐被中国的改革实践所确认和接受,从而确立了它们在经济改革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
厉以宁教授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他一直被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严谨、体系恢弘、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走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重视第三次分配
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报告,厉以宁是中国最早关注三次分配的经济学家。改革开放之初,当学术界和社会还在讨论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问题时,厉以宁就开始了对第三次分配的研究和思考。
1980年12月,厉以宁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发表的《论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文中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应优先逐步减少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在提高职工实际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尽量按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工资。再过几年,一部分人的收入可能会涨得更快。假设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焦虑,那么国家应该通过适当的调节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比如提高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征收遗产税等。).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是教育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协调收入分配与经济效率关系的主要作用。
1991年10月,厉以宁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发表的《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文中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谈到了共同富裕与市场机制和政府收入调节政策的关系。他认为市场机制在收入及其分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扩大了收入差距。从共同富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要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因为市场在收入调节中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政府有必要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政府调控不仅包括通过税收从高收入者手中拿走一部分收入以缩小收入差距,还包括通过各种方式补贴和扶持低收入者增加收入或提高其赚取收入的能力,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在收入分配领域,“公平”关系到实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与平均主义格格不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对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效率起着作用。然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满足于按劳分配的实施。效率的提高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仍然需要在公平与效率共存协调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于是,厉以宁首先提出了影响收入分配的第三种力量——道德力量。他认为,影响收入分配的第一种力量是市场机制,第二种力量是政府的调控,第三种力量是道德力量。道德力量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力量之外的另一种能够影响收入分配的力量。如果说市场机制的力量主要影响收入的初次分配,而政府的力量不仅影响收入的初次分配,而且影响收入的再分配,那么道德力量则影响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即影响成为了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方向,包括个人之间的收入转移和个人的一些自愿支付和捐赠。道德力量影响下的收入分配与个人信仰、社会责任或对某项事业的感情有关,基本不涉及政府的监管行为。而且道德力量影响下的收入分配完全是自愿的。社会上越多人对某项事业有这种信念、社会责任感或感情,个人自愿付出或捐赠的就越多,道德力量对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就越大。刚开始,社会上可能只有少数人自愿让渡部分收入,对缩小收入差距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道德力量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会逐渐缓慢增加,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逐渐缓慢变化的趋势列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厉以宁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基本制度安排,鼓励人民共同创造社会财富,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既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目标和追求,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最后一篇文章《富国富民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厉以宁再次表示,第三次分配通常是指基于道德力量作用的收入再分配,相对于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而言。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三次分配”中的捐赠额是逐渐扩大的,中国也有同样的趋势。第三次分配与伦理和文化密切相关。要充分发挥道德的潜能,制定相关鼓励引导制度和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厉以宁多次告诉学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只影响收入分配过程本身。要想影响这部分已经成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收入,就必须鼓励和引导第三次分配发挥作用。第三次分配可以使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用于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但需要高度注意的是,第三次分配应该是完全自愿的,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强制要求或道德绑架,而应该是一种文化倡导、精神鼓励和社会引导,以免伤害部分高收入者的积极性和资本利得。完全自愿的第三次分配是共同富裕的好办法。因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只能逐步实现的过程,通过三次分配的结合,先富地区可以为后富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后富地区的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后富地区的居民消费先富地区的商品,反过来又能进一步促进先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厉以宁老师
包罗万象,宽阔,空旷,无鱼
多位北大学生回忆,当年李老师年近九旬,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他提供的课程总是吸引着学校各个系的学生。来听课的学生总是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这已经成为北大多年来的一景。
▲2018年9月16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开学典礼。88岁的厉以宁走上讲台鼓励新生。来源:北京大学
目睹这一“场景”的人包括毕业于北大、后来成为北大校长的郝平。
2020年,郝平回忆说,40多年前在北大读书时,他和历史系的同学跟李老师一起上世界经济史和理论课,课后还经常向李老师提问。李老师总是热情耐心地给予解答。从那以后,我们留学生也和李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
他还说,后来国家每次出台重大改革措施,李老师都会在学校召开报告会进行解读。“我们都很喜欢听李先生的报告,听他的报告也是一种享受。那些抽象而专业的经济术语和政策规定,被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家豁然开朗。他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思路新颖,幽默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厉以宁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始院长,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是天下第一。
在光华管理学院的网站上,有一个页面专门介绍厉以宁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991年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李克强和李源潮合著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直到2012年,八十多岁的他还主编了《中国道路》和《新型城镇化》。
李先生曾经说过,他的人生主要是两个身份,一个是经济学研究者,一个是经济学教师,两者都是他所热爱的。至于愿望,李老师曾经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同学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封面新闻记者鲁当苏宇综合@人民日报、人民政协、北京大学新闻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京报、全国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