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山东2014高考分数线

一个百年梦想,正大步走向深蓝。 ——讲述大连造船厂奋斗造航母的那些年。

一个百年梦想,正大步走向深蓝。

——讲述大连造船厂奋斗造航母的那些年。

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信息图片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

在中国迎来第三艘航母的同时,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在网络上重新刷屏。照片中,被誉为“中国航母之父”的刘华清将军在参观美国航母时踮起脚尖,只为更仔细地看。这一幕触动了无数人的心。

刘华清将军去世一年多后,世人的目光转向了大连造船厂码头的一个角落——

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这里正式交付海军。5年后,在同一个地方,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这里举行下水仪式。

历史会记住这些时刻。辽宁舰和山东舰,这两艘开启了中国民族航母梦的舰载机舰,依次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进入人民海军的装备序列。大连造船厂也被称为中国航母的“梦工厂”。

在新中国建设期间,说:“我们必须建立造船工业,建造大量船只,建设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几年内建立强大的海上战斗力。”周恩来曾不无遗憾地感叹:“我搞了一辈子军政,还没见过中国的航母。看不到载体空,我不甘心!”

一个航母“情结”萦绕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大连造船厂就是从这样一个充满期待的历史视野中走来,标志着一个闪光的轨迹。

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

新中国第一艘登陆艇、第一艘反潜护卫艇、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补给舰、第一艘航海空航母…

伴随着中国海军的成长足迹,数百艘舰艇从这里驶向万里。它们标志着人民海军迈向深蓝的铿锵步伐,在中华民族的长卷上续写着崭新的篇章。

如今,航母的身影在中国领海不断宣告着,中华民族有放眼深蓝的空想家,也有许多脚踏实地的梦想家。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大连造船厂,听听辽宁号和山东号母舰背后的“圆梦”故事。

争分夺秒,攒足信心驶向深蓝。

“中国海军组织辽宁号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实战化训练……”2022年5月3日,周峰看了很久的一则新闻。放下手机,他看着不远处的码头,山东舰静静地停泊在大连造船厂进行可用性改进和维护。

看着中国的航母空逐渐驶向深蓝,在周峰参与辽宁舰的改装和山东舰的建造,思绪不禁飘回到17年前。

周峰在大连造船厂旁边长大,他周围的朋友和亲戚经常谈论航母。那一年,他即将从大连海洋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听到了这样的讨论——“瓦良格号停在大连造船厂,建造航母必须提上日程!”

一瞬间,周峰的被这个消息点燃了。大连造船厂发布招聘信息的当天,他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

几年后,时任特种动力系统小组组长的周峰真的登上了瓦良格号这个庞然大物,一个接一个地走过了3000多个舱室组成的迷宫。“虽然当时船体已经锈迹斑斑,但我仍然感到震惊和敬畏。”他说。

这个庞然大物带给周峰的第一个挑战是在他的脑海中绘制一幅“航母地图”。在一周的时间里,周峰的“猫”走过1.5米高的液体舱,爬过直径不到60厘米的检查井,不知疲倦地穿梭于航母的各个舱室,找出所有阀门和设备的位置…

“飞遍大洋,动力第一。”为了赶工作进度,按时完成辽宁舰交付,电力系统原有工作量压缩在80天内。

周峰每天都和他的团队成员一起忙碌,日程上的许多项目没有任何拖延的余地。早上给工人分配任务之前,他得在脑子里推导出所有的流程。晚上交作业往往更深更重,但他从不因为太晚而降低检查标准。“这是对每天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航母质量的负责。”周峰说。

2012年9月25日,在周峰和众多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辽宁舰正式交付,人民海军终于有了第一艘航母。

时过境迁,航母建设战线也迎来了一张崭新的青春面孔。2014年8月,动力舱机舱建造员张成功刚刚入职,参与了山东舰的自主建造。

身着工作服,头戴钢盔,跟随“大师”周峰的脚步,张成功第一次踏进工地——“那天,我看到了山东舰,虽然只是总装现场的几个工段。现场工人、师傅、经理来来往往,到处都很忙。”

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挥汗如雨。那个火热的瞬间,定格为张成功对第一艘国产航母的第一印象。

山东舰作为我国第一艘自建航母,动力系统仪器设备多,管路系统复杂,高精度作业项目多。动力系统是全舰其他一级系统系泊和联调的保障,张成功负责的动力舱是首艘国产航母动力系统的首台锅炉点火和联试机组。

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大连造船厂,承担了一项紧急而艰巨的任务。

炎热的夏天,张成功身上的工作服经常被汗水长时间浸泡,产生一层白色的盐结晶;寒冷的冬天,漫天大雪,在工地忙碌的时候,即使穿着两层棉袄,张成功还是能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每天,张成功都在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完成既定的工作。“因为这是中国第一艘自建航母。每一天为之奋斗,我都能感觉到心中热血澎湃。”这是张成功坚持下来的动力之源。

时间记录了燃烧的岁月,也定格了前行路上的精彩瞬间。

2017年4月26日,张成功永远忘不了那天看到的风景——“山东舰从码头下水那天,码头上红旗飘扬。只见第一台锅炉点火时,排气管冒出缕缕青烟,海天之间的晚霞绚丽夺目。那一刻,我知道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每一次计算都只是为了更接近标准。

早晨,薄雾渐渐散去,太阳慢慢爬上天空。

海风吹来,夹杂着一丝咸味。然而戴却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这份闲情逸致。他把自行车停在大连造船厂的码头前,马不停蹄地奔向“战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钳工和12年前一样匆忙。

2010年,戴接到了一个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的任务:在辽宁舰上参与安装中国第一艘航母拦阻索。

航母拦阻器是用来帮助舰载机着舰的装置。为了保证随时复飞,舰载机在着舰时加速着舰。要想在3秒钟内将重达20多吨、时速高达250公里的舰载机停在200米的甲板上,航母拦阻器就显得非常重要。

“闭塞机的平面安装精度必须达到毫米级。在几十米的平台上操作,误差小于万分之一,精度要求非常苛刻。”戴对说:

从那以后,一直以磨零件为主业的戴一头扎进了数据的海洋。他不仅收集数据,还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找到安装的精确参数,然后根据这个参数调整精度。

测量、计算和调整;重新测量,重新计算,重新调整…

戴的日常生活就是和这些数字打交道:“有时候觉得很无聊,但是想到自己的计算结果,和航母建造的安全系数有关,就觉得他们很亲切。”

2012年11月23日,歼15战机从天空俯冲。

在降落辽宁舰甲板的瞬间,战机被阻拦索牢牢拉住,顺利完成着舰。那一刻,戴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空将士在中国第一艘航母上安营扎寨。这一天,完全具备舰载作战能力的辽宁舰成为了真正的航母舰只。

在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过程中,大连造船厂面临着新的精度挑战。

航母推进系统中长轴系的安装,操作空间狭小,要跨越多个舱壁,之前没有完整的可操作的施工技术。经过反复试验,课题组总结出一套安装技术方法,但需要在100多米的轴系长度内,将线性误差控制到几根头发丝的粗细。这个精度比奥运射击冠军几十米外命中靶心的精度要求还要高。

面对艰巨的挑战,时任第二总装部副部长的李强承担了安装过程中的灯光工作。

李强和他的团队成员日夜奋战在工程第一线,为长轴系校直。为了保证照明精度,他们的施工时间往往是在温度相对恒定、环境安静的深夜。

从夏天到冬天,舱内温度从40℃到-15℃,从出汗到膨化成雾,100个不眠之夜,李强带领200多人的团队,测量记录了1万多组数据。10个月时间,他们“星光上船,迎着日出下船”,完成了近百项轴系曝光,保证了长轴系的准确安装。

“参与照明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红着眼睛,摇摇晃晃的。”李强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但每个人都抱着一种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感染了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这是航母精神和老军工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迎难而上,始终精益求精。大连造船厂与参建单位一起,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自主建立了一套精度管理标准体系和控制方法,书写了航母建造的“中国答卷”。

建造航母这个“巨系统”,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军工人的精神合力。

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舷号“17”,在海南三亚某军港正式入列。

海风习习,微波荡漾。对于“大船人”来说,这个仪式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梦想——投身军工行业,为国家建造航母,然后见证它加入海军战舰序列。每一个“船夫”心里都感觉到一股势不可挡的澎湃。

对于第二军区总装部部长马瑞云来说,这一刻更像是“送儿子参军”。“航母就像我的孩子。我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看不到就慌。”他经常这么说。

马瑞云被誉为“建造航母的巨型系统管理专家”。对于国产航母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设计工作量相当于10艘导弹驱逐舰。只有把爱注入到这个庞大的工程中,我们才能有无穷的动力。

山东舰入列,大国巨轮再次起航,驶向深蓝。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连造船厂的军工们倾注了成千上万的心血。

从开工到交船,2200多个日日夜夜,数万项自检项目和军检项目通过检验,数万份探伤报告通过检验,彰显了“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大连造船厂一代又一代的军工人以一脉相承的奋斗精神冲破重重障碍,共同铸就了一艘威武巨轮。

60后项目总工程师赵煜鑫参与了首艘国产航母的生产设计和工艺设计。

赵煜鑫带领团队应用先进的仿真设计方法,首次实现了航母的三维设计,攻克了船体结构高强度钢的加工、焊接等关键技术难点。回想起这段特殊而神秘的经历,他特别淡然:“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

70后的军工部副部长王德庆组织了山东舰的全过程建造和管理。

为了缩短建造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王德庆采用了“壳、壳、涂”的现代化造船模式,船体成型、下水、系泊试验、航行试验等节点大大提前。这其中的奥妙,王德庆将其归为创新:“创新需要大脑、勇气和灵感,也需要耐心、决心和积累。”

从码头灌满水的那一刻起,到山东舰靠泊码头后的12个小时,80后的工程处副科长周峰带领200多人的检查队伍,在船上1500多个检查点进行不间断检查,承担应急救援任务。

机舱外响起了汽笛声,传来了微弱的欢呼声。周峰匆匆吃了几口午饭,就赶往自己的岗位。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保持好自己的水平,确保航母能顺利下水。”

从对接到点火,90后动力舱机舱建设者张成功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多个罐体的密封检查、数十个联动管路系统的外观气密性检查、近百台辅助设备的安装检查,确保了系泊试验首台锅炉按时点火。

在张成功的身上,既有青春的朝气,也有超越年龄的认真。经过几年的历练,他现在已经是某产品力组的组长,成为这个年轻团队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无论年龄、职位,航母战线上的每一个“船夫”都像一束光——当他们散落各处,像满天繁星,照亮前进的道路;当他们聚在一起时,是燃烧不尽能量的火焰。

大连造船厂,一支有情怀、有智慧、有担当、有格局的军事力量,离不开大国铿锵的步伐,离不开梦想大洋的巨轮。辽宁舰、山东舰一波一波的背后,是一代代“大船人”无怨无悔地为梦想奠基。他们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人民海军远航的壮丽航迹。(记者刘敏通讯员林伟)

独创性和洞察力

信仰的力量铸就大国重器

■尹学良

6月17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弹射航母“福建”号下水。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从开国大典上的“各国制造”,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自主研制的各种坦克、战斗机、战略导弹,一代又一代军工人浴血奋战,我国重大自主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其动力源泉在于信仰。

习深刻指出,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信仰是来自人灵魂深处的真诚追求,是人一生奋斗的源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60多年来致力于炸药技术的研究,使中国的炸药技术站在世界之巅;被誉为“中国的帕维尔·科尔察金”的吴运铎,因研究制造子弹三次身负重伤,始终战斗在军工一线;64岁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仍然不顾个人安危进行深潜实验…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一线军事工作者一次次诠释信仰的内涵。因为有信仰,所以坚定,踏实;因为有信仰,所以勇敢无畏;因为他们的信仰,他们让有限的生命产生出无限的能量。

“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品格和生活。”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坚持信仰,才能无论“风”与“风”,都“飞得畅快无阻”。对于军工人来说,信仰是匠心之根,事业之基。如今的军工生产早已告别了“一盏死灯一把刀,一把尺子一把锉”的时代。信息化武器装备不断“高精尖”,军品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关系到战场胜败和国家安全。军事工作者只有坚定信念,把为国铸剑、为国锻造重器的使命牢牢镌刻在心中,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打造尖端武器装备,人民军队才能在战场上占据优势、赢得主动。

今天,为了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夯实信仰基石,打磨信仰底色,激发信仰力量。当今社会,思想观念和个人价值观多样多变。越是“百花齐放”,战斗在军工一线的军工工作者越要有“坚守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只有不忘自己的首创精神,不负使命,坚定信念前行,才能始终保持创新,有所作为,有所作为,为祖国铸造打赢未来战场的国之利器,助力科技强军进程推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17916.html
1
上一篇福建高考语文
下一篇 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查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