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浙江日报见习记者涂佳宇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年和2022年颁奖大会在京举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获得2021年度合力基金科技进步奖地球科学奖,浙江大学龚晓楠获得2022年度合力基金科技进步奖工程建设技术。
陈院士现为第二颗海洋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在近海、海洋和气候领域,特别是在厄尔尼诺预报、海洋混合机制、海洋与台风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陈院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主任、基金创新研究组学术带头人,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龚晓南院士(右二)
龚晓南院士现任浙江大学海岸与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教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研究,在地基处理与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基础工程建设的环境效应与对策、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加固与纠偏、岩土计算机分析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龚晓南院士坚持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发展岩土工程理论,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我国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和高级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居先生、先生和李国伟先生于1994年捐资设立,旨在奖励中国的杰出科学家,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021年和2022年,贺亮合力基金科技进步奖分别授予在数学力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或突出贡献的66名优秀科技工作者。
潮讯浙江日报记者曾福全2019年专访陈院士、龚晓楠院士。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陈:为中国海洋事业破浪前行
9月初,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下水。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二所研究员陈在命名仪式上为新船命名。他满怀地念着命名词:“愿你承载开发海洋、强国的光荣梦想,面向南北极,破浪破冰……”
在美国待了20年,回国12年,这位物理海洋学家本人也充满了开发海洋、强国的使命感,在海洋与气候研究领域破浪前行,不断拓展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疆域。
陈年轻时立志从事海洋科学,与另一位中科院院士、海洋二所著名海洋学家苏纪兰的师徒关系更是引人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陈成为苏纪兰院士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之后赴美国深造,在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和工作,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海洋混合等重要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发表在《科学》、《自然》等著名期刊上,引起学术界轰动。2006年,苏纪兰邀请陈回国,担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听了这个电话。他说:“苏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记得他的指导和关怀。既然苏先生邀请了我,我也只好接受了。”
更重要的是,陈认为,在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中,他不能做一个旁观者。陈表示,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进入发展快车道,国家投入大,重大项目多,重要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我无法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外。”
回国后,陈领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重要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首席科学家,两次主持国家973项目,多次主持国家重点和重大基金项目。2017年,由他牵头的973项目“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调制机制研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验收。陈说,人们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但对台风强度的预报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其研究团队在南海北部部署了近海观测台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台风过境期间海气耦合的三维观测数据。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台风与海洋的相互作用过程,加强台风预报能力,对包括浙江在内的每年遭受台风袭击的沿海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与我省相关部门合作,对赤潮等现象进行监测和预报。
“海洋科学是战略科学,是世界大国实力竞争的前沿阵地,是实现我国重要战略构想的关键支撑。”陈表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科技空,海洋学者要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建言献策,为我国高效快速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做出贡献。
龚晓南:为“中建”打下坚实基础
初春时节,在宁波机场路南延段的施工现场,人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7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龚晓楠,正聚精会神地与技术人员探讨工程问题。他穿着简单的外套,戴着头盔,脚上沾满了碎石和泥土。
泥巴让龚晓楠觉得亲切。他常说:“我大半辈子都在和泥浆打交道。”这位从金华汤溪镇山下宫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岩土专家,是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岩土工程博士。多年来在岩土工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建筑”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这是龚晓楠一直坚持的信念。改革开放初期,他深感国家建设急需发展高效、经济、快速的地基处理新技术。龚晓楠带领团队几十年攻关,从理论创造到技术研发再到工程应用,给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答案——复合地基。如今,复合地基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政道路、港口和机场。这一创新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报效祖国”的种子,在少年时代就种在了龚晓楠的心里。龚晓南在“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学习了六年,家国情怀深深影响着他。有一次,班里组织去八达岭旅游,途中参观了青龙桥詹天佑纪念馆。“当时我们对詹天佑非常敬佩,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龚晓楠说。
1978年,龚晓楠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考入浙江大学,师从曾国喜教授。“曾国熙先生是当时岩土工程领域为数不多的归国留学生之一,是他引领我走上了岩土工程研究的道路。”龚晓楠仍然感激他的老师。1984年,龚晓南博士论文答辩,《浙江日报》在头版报道了我省培养出第一位博士。
毕业不久,龚晓楠参加了日本名古屋的一个国际会议,亲身体验了令他惊叹的高速公路、新干线和地下商场。巨大的技术差距让龚晓楠大开眼界,也让他觉得有责任。之后,龚晓楠获得了作为洪堡基金会研究学者赴德国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机会。他渴望学习技术,但生活上却非常节俭,甚至舍不得吃一个5马克的冰淇淋。龚晓楠用自己攒下的奖学金和其他收入买了一台电脑带回国内。
在留学期间,龚晓楠十分关注国家建设的发展。回国后,他迅速将复合地基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一边跑工地,一边研究复合地基的基础理论问题。1992年,龚晓南发表了第一部复合地基领域的专著,被誉为我国复合地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新理论一出,立即在业内引起震动。1996年,龚晓楠在杭州组织召开了全国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表了相关论文。“出版社定价80元一本散文集,我们都觉得太贵了。没想到,会议还没开完,书也买不到了。”龚晓楠说,当时人们不怕贵,因为它新,在工程上有用。
横跨浙江,北至牡丹江,南至广东,复合地基技术的枝蔓早已“根深叶茂”。三年来,仅提供申请证书的项目,该技术带来的新增利润和项目成本节约达35.38亿元。
技术用在哪里,龚晓楠的脚步就走到哪里。他总是说:“我们的专业和地球打交道,只在实验室和书本上研究是不够的。只有踏土、实地走访,才能获得第一手数据,做到对症下药。”项目遇到问题,他总是亲自“拜访”,每个项目都有“药方”。龚晓楠的团队“咨询”了国内40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包括京津城际高铁、京沪高铁等重大项目。直到现在,他还经常接到电话:什么工地怎么了?龚先生,请到这里来。“再忙我也要去。”
“别人从地上盖房子,我们一直在地下盖。‘地下’是‘地上’的基础,必须更加严谨准确。”龚晓楠这样总结自己一生的奉献。谈及未来,龚晓楠说:“研究是无穷无尽的,中国的社会发展还有很多新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