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金融相关理论
(1)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是研究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的关系,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这一理论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缺陷。不再是主观的观点,而是客观的观点。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两种理论。一种是金融抑制论,主要指发展中国家对金融的严格限制,扭曲利率,降低效率。财富所有者更倾向于将财富以实物形式保存,放弃原有的内部积累,导致储蓄下降,投资不足,经济停滞,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另一种是金融深化理论,与第一种刚好相反。主要是指金融领域更深层次的变化,不仅仅是总规模的提升,还包括金融产品和机构的升级,以及整个金融市场趋于完善、机制趋于完善的过程。这三个层次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化,相互影响。
健全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配置资本资源,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步伐,更好地缩小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差距,促进效率和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数字金融是金融深化的最新成果,数字技术与金融体系的结合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
(2)金融排斥理论
金融排斥理论是莱森和节俭提出的,主要分析金融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该理论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会不断分割市场以寻求更稳定的市场,向经济条件好的人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使得经济条件差的人享受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少,贫困地区的金融网点越来越少,造成金融排斥。
金融排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价格排斥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高风险信用评估和定价,导致贫困和弱势群体经济状况不佳,缺乏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这些低收入经济体在面对金融机构时因难以支付高额金融服务费而被排斥在外。
评价排除是指金融机构,为了选择优质客户规避风险,制定严格的信贷服务流程,在面对贫困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时,实行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和身份识别,在提供信贷服务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方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评估。
地域排斥是指金融服务提供者为了节约成本,将农村等偏远落后地区的金融网点合并,导致落后地区金融网点不足,某一地区金融机构覆盖面降低,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受到阻碍,从而低收入经济群体不愿意主动获得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营销排斥是指金融机构有目的、有策略地筛选目标客户,为高收入群体和大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而为其他低收入经济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相对基础和单一。
条件排斥是指弱势群体社会地位低,风险相对较高,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时收取的风险溢价较高,门槛较高,申请条件复杂,导致贫困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难以满足准入条件而被排除在外。
自我排斥是指部分低收入经济群体在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或金融产品时,因自身心理或压力受挫而自动排斥自己。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排斥现象普遍存在。在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承担风险能力弱,融资成本高。不仅在企业层面,中低收入者经济来源不稳定,信用等级低,借贷门槛同样高。
因此,弱势群体难以从整体上获得金融服务和金融资源,降低了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阻碍了经济发展。数字金融的出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贵、难的问题,降低了人们获得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门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发展的步伐。
因此,减少金融排斥现象,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解决金融排斥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
(3)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由安德森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互联网时代,小众市场的产品冷门,但需求量不小。当边际成本递减时,需求是积累的、可观的,利基市场的产品也可以作为利润的来源。
在以前的市场中,企业或商家更重视需求多的产品,而忽视需求少的产品。但互联网和长尾理论的出现改变了“二八定律”的局面,使得需求不高的产品有机会被市场销售和接受,市场曲线中的小众产品也能盈利,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对潜在价值需求不高的产品,挖掘长尾市场的市场价值。互联网搜索技术和连接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搜索成本。
同样,传统金融市场更多关注高端客户,而中小企业面临融资贵、难的问题,低收入者面临借贷门槛高的问题,难以享受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从而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长尾市场。
借助网络技术,这种市场可以满足群众需求,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更多地服务于他们和贫困弱势群体。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数字金融的发展,使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能够通过数字金融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借贷门槛高等问题。
二、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主要研究一定区域内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这一理论是从地理学空的角度,随着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一种理论,以寻求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组合,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延伸,不仅强调规模的扩大,更注重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多指标的均衡发展。区域经济理论包括多种学派理论,除了下面介绍的理论外,还包括一般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和其他学派理论。
这个理论和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有相同的地方。都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有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撑的,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是必然的。这种差异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核心区经济发展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空之间二元结构现象明显,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深。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相关的政府干预,打破核心区和区的界限,促进区域经济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区域经济是相互协调统一的,这主要是基于新古典均衡发展理论。
从长期来看,市场体系是完善的,可以自发配置技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其自主选择,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边际收益最大化。这种流动过程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逐渐形成供求平衡的市场,从而达到区域经济的平衡。
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初始阶段的差异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但这种现象并不是长期永久存在的。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合理配置和流通,最终逐步实现均衡状态。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理禀赋导致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的非均衡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不会自动消除。只有实施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才能弥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该理论认为,可以将技术、资金、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通过促进经济基础较好地区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可以采取先富起来后富起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