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的确,很多同学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位中国高考历史最高分的“学霸”,经历了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第一名:何碧玉4年读完初中高中,750分进清华
何碧玉,1985年12月2日出生于华北石油地质局所在地河南省新乡市。
何碧玉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1992年进入小学,就读于新乡石油小学,但她没有读完小学。1996年7月,年仅10岁的何碧玉还在上小学五年级,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乡一中少儿班。不要小看这个学校!这是河南省唯一的超常教育实验班。
在这个“天才儿童”实验班里,何碧玉和其他30多名十几岁的“天才儿童”一起,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掌握了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全部课程。何碧玉是老师同学口中典型的学者。她学习能力很强,善于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她从小就对化学、生物、近代史等学科非常感兴趣,平时也看了很多课外书。
2000年7月,年仅十四岁的何碧玉在河南省参加高考。但她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年龄而有丝毫折扣——何碧玉以750分的标准分获得河南省理科高考状元,顺利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录取,成为高考史上的一个神话。
何碧玉在清华大学潜心科研,大学期间获奖无数。2004年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何碧玉选择了去美国留学。
她进入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5年后(2009年),何碧玉获得了美国某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她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担任独立研究员。后被聘为美国纽约大学神经学系助理教授,为纽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名:王端鹏749分,山东烟台的传奇
2004年高考,烟台二中实验班学生王以749的高分获得山东省理科状元,与满分750只差一分,成为恢复高考27年来烟台学生第二次获得全省文化成绩最高分。连他的班主任都惊叹,能得到这样的分数,简直不可思议。
他科学得了满分300分。数学只丢了1分,成绩149分;语文138分;英语142分,单科全校第一!按照加分规则,因为获得了全国奥赛一等奖,他的总分可以增加20分,达到749分,离满分750分只差一分。有了这么高的分数,王最终选择了在清华大学学习。
王上学时是全省前三名的学生。他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时多次获得一等奖。
2001年,王以芝罘区第五名的成绩考入烟台二中实验班。他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在校期间曾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等奖、全国生物奥林匹克二等奖、全国化学奥林匹克三等奖。
据余老师说,王绝不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书呆子”。他热衷于班级工作,喜欢篮球和羽毛球等运动。也是学校各种辩论赛的骨干。他爱钻研问题,业余时间喜欢看课外书,对近代物理、文学、军事都很感兴趣。王自己也说,看课外书会开阔我们的思路,得到很多启发。遇到难题的时候,很容易换个角度思考,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在中科院做高分子化学应用研究员。
高水准的社会期望值,是成就了“状元”,还是“光鲜”的负担?
此前,华商报曾对陕西省高考状元进行过调查。据调查,从2004年到2013年,陕西省共有21人获得十年高考第一名。
孙玲是2006年陕西省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大学期间,孙玲去耶鲁大学做交换生,在那里她了解到耶鲁学生通过兼职工作来决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本科毕业后,孙玲去了港大读研究生,并选择了社会工作作为她的专业。孙玲目前就职于广州润恒软件连锁有限公司与传统理解的高考状元应该是顶尖人才不同,孙玲淡然道:“我没有走人们想象中的华丽路线,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是一种幸福。”
《南方周末》也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莫斯托是1998年全国高考文科状元,以创纪录的665分,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莫斯托受邀参加高考状元的聚会。她说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虽然都是“高考状元”,但他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有人刻意淡化高考状元的地位,有人热衷提及,有人利用这种“光环”牟利。如果说中学唯一的重心是高考,那么到了大学,高考状元的价值重心就发生了转移。有些人致力于出国;有些人发展更多的个人兴趣;有些人迷路了,几门课不及格,面临退学。
大学毕业后,莫斯托放弃了研究生学习,进入了一家著名的会计事务所。虽然在北京工作,享受着令人羡慕的待遇,但莫斯托渐渐觉得累和无聊。工作很累,经常加班,大大透支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只是成为了一名“会计”,与自己的兴趣相去甚远。
2005年,莫斯托申请去北爱尔兰留学。目前居住在瑞士。莫斯托评价说,虽然他是中国高考状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但他所受的教育并没有塑造出良好的人格。“为什么这种教育制度被证明是最优秀的人,却失去了选择自己人生的能力和勇气?”
好成绩=好未来?
2008年,高考状元姜在多伦多自杀,轰动一时。1979年,江以湖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学习核物理。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清华读研究生,1986年硕士毕业。1996年,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毕业后回国。2001年以移民身份出国,后赴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移民加拿大后,姜变得非常抑郁,他开始变得内向。
移民之初,他在一家涂料厂工作,半年只赚5000加币。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江在怀亚特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合作的一个研究基金项目中从事博士后研究。他试图找到一份新工作。虽然我投了很多简历,但一直没有得到面试机会。他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心理压力很大。
专家分析,出国的往往是高学历、优秀的人,但国外生活压力大。当家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何调整好自己很重要。学习能力很好的尖子生,面对同样复杂的社会压力,能否交上满意的答卷?
96年湖南高考状元凌云,毕业后一直在几家媒体之间辗转反侧。当《南方周末》记者试图采访他时,他情绪低落地拒绝了采访。他说这个十几年前的称号毫无意义。对社会上“状元”的盲目追求和崇拜,就像一种枷锁。高考状元应该成为职场成功人士吗?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用一个排名来判断成功,用一个小概率认同因子来衡量一个人的优秀,有什么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家长,永远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考100分,永远不要逼孩子上清华北大。如果孩子只考上普通大学,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那培养就成功了。“不要迷信成绩,创造力是最宝贵的品质。”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组学术总监蔡言厚教授指出,通过分析发现,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并不像社会预期的那样理想。建议状元们树立“再出发”的良好心态,做好自己的长远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把奋斗变成一生的习惯。
内容综合:大公报、南方周末、华商报
编辑:鱼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