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唐开始的1300年间,中国共有652位文学状元,晚清取消了科举考试。广东省历代文学状元有九个,佛山占了五个。
广东历史上共有九位文学冠军:
第一名:莫玄青,封开人。唐朝五年,辛维克为状元。17岁的莫玄青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成为广东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也是隋唐科举制度以来中国最年轻的状元。莫玄青中得状元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秀才,在内阁中被授予汉文学学士。因其母不愿随其在北方定居,上书朝廷,要求将其委派到南方服役,以供养其母,并被授予浙江台州爵位。随即,她随母亲和家人前往台州,但在到达台州前的途中去世,在唐懿宗咸通去世约九年。现在莫玄青的墓在河儿口镇东坡村罗家岗。
第二名:剑文慧,南海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汉五音四年状元。登上第一名后,我学会了使用它,我厌倦了当官。在干河时期,当时的皇帝刘胜非常暴力和残酷,共有18个兄弟。他一个人杀了15个,剩下的两个病死了。当时没人敢抗议,文健就做个鬼脸,直接抗议。经过劝谏,他被贬为周振刺史,他兢兢业业,秉公办事,深得人民爱戴。最终死于周振。500多年后,在建文会的故乡李咏村,还有一位明朝弘治年间的学者叫伦许文。村子里有一口井。据传说,简和伦都是通过一条小巷喝同一口井里的水,所以这口井在当地被称为冠军井,至今仍保存完好。简氏宗祠是为了纪念简氏散文学会而建造的。
第三名:张孙圳,顺德人,南宋咸春七年辛未科状元。张成了的秘书,监督政子,后来又成了校书郎。因为不接受当时宰相贾思道的拉拢,被释放到浙江梧州。咸淳十年,大元的童率领大军来到京城。当时兵荒马乱,官吏四散。于是张服了父母,回到了广州老家。他被劝谏官解雇了。1276年12月,广州被元军占领,相继失守。形势非常危急。南宋端宗想起张,立即召见,任命他为龙图阁的仆从,两广使,和平使。张临危受命,重整队伍,率领与元军激战,一举收复广州。人群激动起来,军力大振。
但半年后的冬天,元军再次猛攻广州。张率领二千多艘战船迎击元军,在珠江北岸激战。最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宋军被打败了。退守城池,与元兵厮杀数月,弹尽粮绝。张担心城被毁被宰,就提出要出城被绑,但唯一的条件是不能伤害百姓,就这样成了元军的俘虏。在前往京城的途中,张壮烈牺牲,在大峪岭的红梅花丛中自杀身亡,时年44岁。广州越秀一个叫状元坊的地方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第四名:伦许文,南海人,明朝弘业十二年中考失利,殿试第一。伦许文才华横溢,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他八九岁,擅长诗歌和对联。"杏坛七十二贤,贤者喜圣人;云台二十八将,将封侯& # 34;是他写的对联。民间有个故事:伦科举考试与湖广著名学者刘先凯并列第一,考官请皇帝面试,题目是状元。那天正好是中秋节的晚上,所以皇帝让他们以“明月”为主题写诗。刘先凯先完成了:& # 34;读遍天下九州的诗,背遍海中五湖的诗。月中丹桂连根拔起,不许任何人折断半根树枝。"说这一次宫考自己要率先夺得第一名,志在必得。伦·许文接着写道:专心上天台,瞥见嫦娥种桂。偶尔广寒宫不关门,我就把明月带了回来。"他的诗比刘石的更有神韵,更优美,最后得了一等奖,成为新学科的冠军。现在特别受欢迎的状元和第一粥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第五名:林大钦,潮州人,明朝嘉靖十一年非陈科状元,21岁,考入翰林院编修。明嘉靖十三年,林大钦因为母亲不适应北京的气候,身体一直不好。又因他的老师是严嵩的下属,同流合污,深感仕途不遂,遂请假回老家侍奉母亲。回到家乡潮州府后,尽管朝廷多次召见,林大钦还是拒绝做官。林大钦在普桑华严山建了一个讲堂,和农村孩子一起学习六经,探索玄理的生活。嘉靖十九年,母亲去世,他伤心欲绝,吐血不止。1545年,她被埋葬在普桑山脚下,死在回家的路上。
第六名:黄顺德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维克状元。地位最高,寿命最长。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因得罪魏忠贤,与内阁大臣意见不合,两次带病辞职,被誉为“正直的黄尚书”。历任礼部官员、太保太子、文渊阁秀才、少爷太傅、太傅太子、宰相。相传,黄进京赶考,但他没有钱,只好向岳父求助。但他公公觉得他衣衫褴褛,连客厅门都不让他进,就用两个鸭蛋把他逼走了。黄成为状元后,对这段经历印象深刻,即写下了《鸭蛋诗》,被后人戏称为“鸭蛋状元”。原清晖园的主人。
第七名:庄有恭,番禺人,清朝四年未中状元。乾隆年间,能治水。做官的大部分时间基本都和水打交道,江浙一带的很多海堤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修钱塘江海堤,疏浚太湖水利。先后做过国子监进士、学士、钟诚、光禄寺大臣、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少保亲王、江浙湖北福建巡抚。1767年7月,他在福建去世,享年55岁。庄有红的人生与& # 34;勤政爱民,诚信自强& # 34;为官一任,深受百姓推崇。
第八名:林昭堂,吴川人,清代道光三年状元。他出身书香门第,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他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诗中我心婉约》、《文学中我心婉约》、《笔记中我心婉约》等手稿。
第九名:梁舒窈,顺德人,清代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他不仅文笔好,而且相貌英俊,被秦晓太后誉为“金玉君子”,所以后来在朝廷被称为“金玉状元”。光绪十四年,在山东官邸积劳成疾去世,享年56岁。梁从政17年,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他为官清廉勤政,力劝革除科场积弊,匡正士子文风,备受推崇。现在他在紫禁城的储秀宫上写了“道何志”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