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4日电题:内蒙古:打造北疆美景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以来,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五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为内蒙古长远发展描绘蓝图、明确路径。按照“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的要求,各族干部群众互帮互助,艰苦奋斗,凝聚起“建设美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共同努力。
视频加载…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几场夏雨过后,敕勒川草原绿草淋漓,红花盛开。
这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磨子格勒河(2021年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这片历史上“天灰野”的草原,一度退化为满是砂石的贫瘠沙滩。2012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实施大青山前坡综合生态保护工程,近3万亩敕勒川草原逐渐复生。
“现在这里有近60种植物,大量动物在这里定居,生态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承担草原修复工作的草蜢生态集团技术研发人员刘思珍说。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生态功能最全的地区,但生态环境基础十分脆弱。过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度加剧草原退化和林缘退缩,许多湖泊水质下降,湖面萎缩。
党的十以来,内蒙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全区50%以上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明确锡林郭勒草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再新建矿业开发、风电、光伏项目;停止矿山企业在自然保护区的一切采矿和勘探活动;加大机构改革力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这是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发电基地(2020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多伦县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经历了十几次沙尘暴。经过十年不懈的建设,百万亩樟子松林。蒙古基地,曾经荒芜的地方现在绿树成荫。
近十年来,内蒙古每年完成林业1000多万亩,草原生态建设3000万亩,居全国首位。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比2012年提高1.97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45%,比2012年提高5个百分点。
十年来,内蒙古通过科学规划、系统管理和产业引导,与“荒”和“沙”作斗争。全区平均每年实现防沙治沙1200万亩,占全国总任务的4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重大历史转变。
这是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的稻田(2020年9月5日摄)。新华社发(毕力格摄)
十年间,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15年,内蒙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至此,大兴安岭林区销售的碳汇产品总交易额已超过3000万元。每年可通过禁牧恢复草地约4.04亿亩,通过草畜平衡合理利用草地6.16亿亩,惠及140多万农牧民。
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这几天,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今年新引进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和徐工集团正在加紧前期建设,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党的十以来,准格尔旗积极探索“立足煤炭、多元发展”之路,煤炭核定产能从2012年的2.6亿吨增加到2021年的3.5亿吨。建成绿色矿山70座,数量和质量居全区前列;推进清洁高效电力输出和一流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推动煤炭从原料到材料、从低端到高端的产业升级;新能源产业快速起步,重点打造“风光储氢车”产业。目前已获批风电光伏指标460多万千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能神东洗煤中心,煤炭正在洗选装车(2021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准格尔旗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缩影。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但也一直受困于“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和“挖煤卖煤”的粗放式发展。
“十三五”以来,内蒙古坚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努力从资源依赖、粗放高碳、分散低效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集约高效转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深化“科技兴蒙”行动,高标准建设奶业、稀土新材料、草种业三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这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拍摄的运煤列车(2021年10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夏梁摄)
2021年,内蒙古能耗指数结束持续增长态势,由“红”转“绿”;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比60%左右,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158家增加到2021年的1223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480亿元,是2012年的5倍多;2022年,国家全面启动“东算西算”工程,内蒙古成为国家计算枢纽节点,获得新的机遇。
近年来,内蒙古抓住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沙漠、戈壁、沙漠等广阔的可开发区域,打造了景区储氢四大产业集群。新能源装机占比从10年前的22%提升到2021年的36%。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
铸造了中华民族牢固的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齐新合作建包钢”“三千孤儿进内蒙古”等民族团结的故事数不胜数。
盛夏时节,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的稻浪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我们村里住着六个民族:朝鲜族、汉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和回族。民族团结互助是我们村的优良传统。”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说,起初只有朝鲜族村民种植水稻,后来其他几个民族也加入进来,于是朝鲜族村民就无私地把自己的种植技术传授给大家。现在村里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万亩,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内蒙古赤峰市兴安街道临黄家园社区居民刘桂霞(右二)在民族技能传承课上为学生讲解编织技艺(2021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党的十以来,多次对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珍惜和继续坚持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深入践行互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并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共同保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内蒙古牢记的嘱托,以构建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建立民族工作定期专题研究机制,将相关工作纳入自治区“十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还要做很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旗巴彦敖包嘎查蒙古族村民在农村文化活动室表演蒙古艺术《乌力格尔》(2019年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彭远摄
群舞《中国梦》气势磅礴,《站在草原上看北京》歌舞热烈,好来宝、三聚半等语言类节目朗朗上口。7月12日,“石榴籽共筑梦想”农牧民文艺活动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旗高里坂镇道本恩格尔嘎查精彩上演。
2017年以来,兴安盟创新成立了覆盖盟旗四级村的1088个“创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开展“石榴籽共筑梦想”等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学校校长梅花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履职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是民族和谐的魂。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上的绵羊在觅食(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美华将把构建坚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融入学校管理,引导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深深植入孩子们心中。在益民中心校经常组织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为祖国唱一首歌”等主题活动中,“红领巾心向党”“孩子心向党”等歌曲是孩子们最愿意唱的歌曲,天安门广场前各族孩子的欢聚场面是孩子们画得最多的画面。“我们学校有120多名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学生。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虽然他们还年轻,但他们已经明白国家统一的意义。”美华说。
沿着指引的方向,内蒙古各族儿女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努力把祖国的北疆建设得更加美好。(记者余长虹、莱昂、刘一德、侯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