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点必须是当前未来人才的培养策略。教师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育对象,某种程度上就是看一个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因此,“学生观”的背后是教师对未来社会和教育本质的认识,这既是每个教师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怎样的“学生观”?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容:“特定学生”,即以差异化的标准和个性化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特定的教育对象;“真正的学生”,即以包容的态度和专业的态度接纳所有的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评判和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学生”就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用多元评价关注“具体学生”
“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教育使命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层面,必须关注具体的培养对象。自从孔子倡导“因材施教”以来,中国的教育传统就有着统一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在现当代语境下,教师的教育思维点和教学设计的参照点主要集中在大多数学生或一般学生身上,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做法;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仅仅局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一个老师心里只有“抽象的学生”,真正的教育可能还没有发生。那么,“具体学生”的内涵是什么?
每个学生一开始都是独立成长的个体,可以说都是“不同的”,而这些“不同”是有价值的。更多情况下,老师面对的是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不一定是“差距”。珍惜“差异”,然后因材施教,会让孩子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强化“差距”往往会让孩子忽略自己的闪光点,在同一标准下自卑。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策略是,教育者手中要多拿一把尺子,充分尊重成长的“差异化”,鼓励评价的“多元化”,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跑道。无论是校园内的评价,还是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都应该尽可能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比如“校园吉尼斯”、“家务能手”、“学习中的黄金思维”等…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多层次的学习评价量表,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起点,确定自己的实际学习目标,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己的成长。
用容错文化面对“真正的学生”
“真”体现在学生身上,可以释放各种情绪,如情绪、情感、喜怒哀乐。他们既有普通老师喜欢的优秀、积极、听话,也有人们通常不接受的调皮、暴躁甚至恶搞。他们处于一种精益求精的状态,他们也胆小怕事。“真实”背后的教育价值在于为教师提供了全面客观的研究资源,积极背后的动力机制值得研究,消极和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也值得探究。
我们往往本能的不希望学生有不好的情绪,甚至不希望学生犯错,但那不是真正的学生,或者那是伪装的学生。有多少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假装”听话,“假装”认真,甚至“假装”优秀,直到真的不会“假装”的那一天,彻底崩溃,甚至酿成悲剧。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盲目追求所谓的结果正确的教育导向,所以乖巧听话总会被肯定,犯错叛逆总会被批判忽视。这种取向无形中造成了课堂上很多虚假的教与学。笔者曾经注意到一节优秀课的录制过程。老师提前安排好负责回答问题的同学,等排练成熟后再认真的进入录音。如果这还是个别现象,我们正常的课堂就更值得反思了:老师在提问或者下达任务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所谓的正确方案甚至标准答案,然后以此为标准,不断排除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和思路。一旦遇到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就会终止所谓的讨论。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解决问题本身,而是琢磨老师心中期待的“标准答案”。这种“有本事你来抓我”的教学强化了独特性和趋同性,破坏了个性和创造性,不仅背离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初衷和规律,也消解了普通人在权威面前的独立性和尊严。“真理”不一定正确,但要寻求真知,追求真理,就必须从真理出发。
面对教育教学中的虚假乱象,教师有所作为的关键是建立健康的“容错文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宽容、和蔼甚至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都是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的。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同时引导学生合理解读;在科学课程的探究实验中,更多地还原了知识探索的真实情境,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绪,既符合知识建构和理解的原有规律,又能给学生创造安全感和信任感,避免不良情绪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教师只有面对“真实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情绪,了解他们的真实认知,才能做出有意义的判断和评价,我们的教育教学策略才有针对性,才能帮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用发展的眼光发现“成长中的学生”
与成人相比,学生的内在成长需求更加旺盛,知识结构和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群体,教师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和关爱它,这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并非如此。有的老师会有意无意地给学生贴上“优秀”“差”“好”“调皮”的标签,然后用这样的结论对待学生,从而人为地制造一些不公甚至伤害;而用这样僵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会忽略学生成长中的风险和增长点,从而失去教育干预的最佳时机。
在老师眼里,学生必须是“成长中的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鼓励鼓励,也给予前瞻性的提醒。发现学生的问题,在提醒和建议的同时期待学生的自觉和调整。落实到实践中,可以建立“诊断会诊机制”,组织各学科教师为学生“把脉”,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建议,规避风险;还可以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给学生更多关于成长的正面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鼓励期待的氛围中成长的。
面对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摒弃僵化的偏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对待学生。有了这样的学生观,我们的教育实践就会在合适的时机种下教育的种子,就会有有意义的“觉醒”和“等待”,唤醒学生内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采取“从终点开始”的策略,用学生未来想达到的目标为当下提供成长动力。
其实这些“学生观”更多的是教育常识。在新时代育人理念的激励下,在“双减”政策逐步取得成效的形势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回归教育教学常识。
(崔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人民教育》2022年第6期
作者: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