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共分十二讲,一个一个讲!
第一讲“应用通论(一)”
第二讲“一般应用理论(下)”
第三讲“归纳”
第四讲“名词解释”
第五讲“句子理解”
第六讲“论证”
第七讲“提出对策”
第八讲“励志话题”
第九讲“实用公文写作”
第十讲“写短文”
第十一讲“申论论文写作提纲”
第十二讲“优秀考试范文”
第一讲 《申论总论(上)》
第一讲是“应用通论(一)”
【导读】:复习国考申论。如果基础好,可以学习2008-15年国考所有真题。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学习2008-15年国考真题。如果还是觉得累,那就只能研究10-15年的国考真题了。不管你报考哪一类,不要区分省部级和地级市,而应该是平等的。大纲有分辨能力,但命题人根本没分辨。
国考真题可以细分为十种:1。归纳和概括;2总结或分析原因;3句子理解;④论证;5名词解释;6.提出对策;7启蒙;8准公文写作;9小文章写作;10议论文写作。
【说明】:本总论(一)共有6个专题,重点是申论客观题。应用文写作,即准公文写作、短文写作、议论文写作,放在应用文的总论(下)。
【话题1】:归纳概括
归纳和概括不是表示重复的同义词。
归纳是概括的进一步抽象,而概括是相对具体的。请看两道真题:
【例题1】2014国考第二题:《给定信息4》反映了转型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例题2】2014省部级国考申论第一题:“给定数据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的一些“不足”,请总结一下。
全面准确,逐条总结。不超过150字。
【解析】:这两个问题按照给定数据的顺序概括问题。【真题1】只需要把问题一一列出来,但是【真题2】一定要把引导句总结出来。
(2)归纳和概括的步骤
1)摘录。多抄关键词,比如动宾结构、专有名词;少抄形容词、副词、修饰语;不要抄袭句子。
2)整合。反复淘汰;相同的使用规范;具体的变得抽象。
3)分类。国考常用的逻辑结构:数据顺序;主体;行为;字段。
4)归纳。总结一句能涵盖后面要点的话。
在具体操作中,抽象和整合往往同时进行,分类和归纳齐头并进,但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很少,总结起来就更难了。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抽象上,甚至很多人连临摹都不会!
(3)真题举例
【例题】2014省部级国考申论第一题:“给定数据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的一些“不足”,请总结一下。
全面准确,逐条总结。不超过150字。
[分析]:
可以按照数据顺序进行分类,从五份材料中可以总结出六个缺陷:
1缺乏轻松;
2.缺乏公平性;
3.缺乏安全感;
4.缺乏幸福感;
5缺乏归属感;
6缺乏同理心。
【例题】2011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第一题(1):“给定信息1”“给定信息2”反映了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份材料总结归纳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10分)
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解析】:可以从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政府政策、学生和家长四个主体来分类。
【例题】2014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第一题:“给定数据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一份工作大事记。请对F市所做的工作进行相应的分类总结。
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分析]:
根据行为可以分为:
1、加强领导,开会。
2.建立机构,完善设施。
3、上下联动,分类服务。
4.打造团队,培养人才。
5、宣传教育、信息公开。
【例题】2012省部级国考申论第一题(1):“给定数据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请总结归纳这些问题。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解析】:可以从食品安全、人际传播、媒体与网络、文学艺术、医疗、教育、政府管理等领域进行分类。
【例题】2014年国考第三题: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及心理思想状态,拟根据《给定数据1》中小邹的情况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如果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问卷中应该列出的主要问题。
要求:(1)写清楚具体的问题;(2)对每一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和编号;(3)内容全面,语言恰当;(4)不超过500字。
【解析】:此题类似于2012年国考省部级第一题,是域结构。可以从基本情况、生活、工作、心理等领域进行分类。
【例题】2014年国考市级第二题:《给定数据4》反映了转型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解析】:1。矛盾心态突出。需要与占有颠倒,金钱“焦虑”成为现实心态。2.缺乏历史意识。缺乏历史知识和历史感。3.诚信素质低。不诚信现象频发。4.耐力弱。造成心理问题,导致心理疾病。5.自决是缓慢的。自我心理调整和人格体系形成困难。6.价值困惑增加。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出现混乱,产生不确定性。
【例题】2013年国考市级第二题:根据“给定材料4 ~ 6”,请概述目前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坚持“给定信息”,清晰、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解决方案]:
内部:1。民族意识淡薄。语言学习是盲目和被动的,缺乏文化意识,缺乏自尊和自信。2.崇洋盛行。在生活、商业和学术界过度使用外语,大众文化创造了不良词汇。3.语言政策不平衡。人才评价和学校教育重视英语,汉语被边缘化。4.消极的文化心态。汉语使用不规范、不严肃,繁体字被抛弃、被忽视。
外观:1。美国的语言霸权。英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控制信息资源,威胁华人安全。2.各国的文化保护。建立防范机制,影响华人走向世界。
【例题】2011国考《申论》第一题(二):《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想和实践。请总结一下王靖在安澜统治黄河八百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洁明了,不超过200字。
[解决方案]:
主观因素:1。政府重视的综合治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很长的时间。2、辩证治理,疏堵结合。修筑黄河大堤;治理支渠,连接江淮,让河道以新的方式运行。3、科学治理,因地制宜。选择东汉旧路,河道路线较好;利用沿河的小泽来释放淤泥,延长河道行程的寿命。
客观因素:1。气候和地理影响。中游降雨少,下游支流多,两岸湖泊洼地多,下游河灾少。2.人口与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放牧退农,草原植被恢复,水土保持,黄河输沙量减少。
【例题】2012年国考《申论》第一题(2):根据《给定数据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一次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洁。不超过150字。
[解决方案]:
外部致灾因素:1。安全责任和危机风险意识薄弱。2.项目的违法建设、不规范管理和监管,已经超出了公共安全的承受范围。3.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不科学。
预防体系:1。救援能力有限,救援设施难以满足需要。2.公民缺乏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缺乏紧急疏散和逃生的能力。3.社会力量没有调动起来,社会和市场的主体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四)新型应对措施
2015年省部级和市级国考中出现空和拟题。看似新颖,其实只是归纳概括的一种变体,甚至比传统的题型还要简单,把领句拿出来就行了。
【例题】2015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一题:请在“给定数据1”的三条横线上各填一句,使该数据的结论语义连贯完整。
要求:(1)准确、全面、简洁;
(2)在答题卡上,用“可见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同时……因此……”这句话回答;
(3)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解析】: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取决于人类知识的应用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还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不竭动力。
【例题】2015年国考地市级第二题:读“给定数据2”,在横线处填写该数据的标题和三部分副标题。
要求:(1)准确简洁;
(2)标题和三个小标题应写在不同的文章中,小标题应标有序号;
(3)每篇不超过20字。
[解决方案]:
高校生物网络创新注重市场价值
1.团队合作推动创意实现,创新技术吸引企业关注。
2.作品数量众多,新颖独特,贴近生活安全,接地气。
3、立足民生解决大问题,对接市场突出实用性。
【话题二】:句子理解
(1)回答步骤
1.理解字面意思
2.分析前因后果。
3.提出抽象的对策。
了解是开始,分析是主体,对策是补充。
(2)真题举例
【例题】2010年省部级国考申论第一题(二):请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会破坏鱼类的家园,但让人不寒而栗的破坏绝不仅仅是这样”这句话的理解。
全面、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分析]:
1.明白。海洋污染危害极大,后果严重。
2.分析。具体到这个问题就是分析影响:
1)鱼:灭绝。
2)海洋:生命毁灭,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国家生死存亡。
3)人类:身体健康,生命财产,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
3.对策。一个抽象的对策可以是: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注意】:这个问题需要具体例子。
【例题】2011年省部级国考申论第一题(1):《给定数据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是‘三好’,即‘好淤积、好决心、好迁移’,这是几千年历史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对黄河本身规律的理解。(10分)
简洁明了,不超过200字。
【解析】:1。规律性:好淤积是指下游容易淤积,好决策是指堤防容易决口,好迁移是指河流容易改道。良好的淤积抬高了河床,导致决口和改道;好的决策和好的移民可以减轻泥沙淤积,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2.冲击:冲击形成了华北大平原,孕育了中华文明;频繁的洪水威胁安全,带来灾难和不幸。3.原因:黄河本身沙多水少,水沙关系不和谐;人类活动过度开发,忽视保护,破坏生态。4.要尊重和遵循黄河自身规律,加强黄河治理开发和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题】2015国考《申论》第一题:结合“给定数据1”,谈谈你对划线句“新技术是创造性的破坏力”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150字。
【解析】:1。指出技术创新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摧毁旧的,创造新的技术、产品、知识、财富和制度,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人类的思维、观念、思想和世界观。2.理由: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变革;人民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需要。3.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话题3】:论证
(1)回答步骤
1.发表声明。对的,错的,偏颇的,合理的,支持的,反对的。
2.示范。事实、例子、正面论据、负面论据等。
3.说重点。如果是为了反驳错误的观点,就要提出正确的观点。
4.对策。提出抽象的对策。
【注意】:陈述是开头,论证是主体,对策是补充。
(2)真题举例
【例题】2012年省部级国考申论第二题:“给定数据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过一次网友讨论。请反驳“网友A”基于“给定信息”的观点。(20分)
(一)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分;(2)语言流畅,层次清晰,有说服力;(3)不超过400字。
[分析]:
1.发表声明。不对,片面,绝对,只看到表面现象。
2.理论论证。
1)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是法治经济,需要道德。
2)任何市场经济都有道德失范的现象。
3)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克服。
3.事实论证
1)企业:同仁堂等。
2)个人:孙氏兄弟、最美妈妈等。
4.说重点。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外部政府监管不到位。
5.对策。道德建设+政府监管。
【话题四】:名词解释
(1)回答步骤
只需写出答案的所有要素。
1.内涵意义
2.外延:具体表现
3、特点、原因和影响
【注意】:内涵和外延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根据资料内容写出特征、原因和影响;对策可有可无,写的话就简单写一两个抽象的对策。
(2)真题举例
【例题】2010年省部级国考申论第一题(1):《给定信息1》中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成为“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
准确简洁。不超过100字。
[分析]:
1.内涵:海洋生物被破坏,功能丧失。
2.扩展:
1)自然生物:海洋生物锐减,资源枯竭,灾害频发,自净能力丧失。
2)经济社会生活:渔民生计机会,北方社会经济命脉等。
【例题】2014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二题:谈谈“给定数据4”中“前失效”概念的含义。
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分析]:
1.内涵:社会心理学。
2、外延:跟风、依赖专家系统、期待权威、反科学主义等。
3.原因:社会转型,高度发展;世界是不完整的;信息庞杂、不对称等。
4.影响:失去自主选择、生存能力下降、个人无意义感、心态浮躁、社会失落感等。
【例题】2012国考《申论》第一题(1):根据“给定资料2”,解释专家所说的“技防”和“人防”。(10分)
要求: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解析】:1。技防依靠技术手段来预防灾害和事故。业绩:增加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特点:成本高,利用率低,实用效果小。2.人民防空是通过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防灾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来预防灾害和事故的发生。表现:搞好公共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演练,加强日常检查管理。3、城市安全应与人防技术相结合,更加重视人防。
【例题】2011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第一题(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相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生生不息”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解析】:1。困境:教育成本高,支出比例大;辍学率高,劳动者素质下降;农村学生比例下降;因教致贫、返贫现象出现;农村的孩子很难找到工作。2、无尽的希望:希望通过教育向上流动,找到出路;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的希望。3.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努力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例题】2012国考《申论》第一题(1):根据“给定资料2”,解释专家所说的“技防”和“人防”。(10分)
要求: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解析】:1。技防依靠技术手段来预防灾害和事故。业绩:增加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特点:成本高,利用率低,实用效果小。2.人民防空是通过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防灾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来预防灾害和事故的发生。表现:搞好公共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演练,加强日常检查管理。3、城市安全应与人防技术相结合,更加重视人防。
【话题五】:提出对策
国考题的对策基本都是微观对策,宏观对策几乎看不到。不要迷信所谓的“通用八条”,更何况“通用八条”根本不是对策,充其量只是文件中的相关要求。
(一)对策的视角
1.针对这个问题
2、鉴于原因
3.从主要观点来看
4.从行政程序的角度来看。
(2)真题举例
【例题】2010年国考申论地级第二题:针对W市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所给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要求:(1)准确、全面、实用;(2)组织清晰,表达简洁。不超过300字。
[分析]:
存在的问题有:
1、城市水产养殖的迁移;
2.渔港向郊区的搬迁;
3.污染转移、垃圾和建筑垃圾回收;
4.“景观管理”的问题;
5.宜居郊区和宜居范围;
6.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
7.公民的环境意识。
提出对策,一定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不能用空去想象或混淆“万能法则”。
【例题】2011年地市级国考:假设你是一名派往农村的助教,请根据“给定信息”简要分析希望小学荒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荒废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原因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可行;不超过300字。
(3)组织清晰,表达简洁。
[分析]:
希望小学被废弃的原因如下:
1.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大规模推广“撤点并校”政策;
2.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
3.学生数量减少,适龄儿童随流动父母异地就读;
4.办学成本高;
5.农村税费改革造成学校经费短缺;
6、不具备合并学校的条件。
提出对策,一定要针对以上原因,不能用空去想象或混淆“万能法则”。
【话题六】:开悟
国考激发的题总是屡试不爽,至少每隔一年就要考一次,这已经成为国考申论的特色题目。
从国考真题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基本都是总结做法或者提出对策,成为了对策的变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题目规律,给出的材料基本都是具体案例。题目会给出一个统一几个案例的大主题,每个案例都是大主题统一下的小主题,所以小主题一定要总结。2015年,连大题材都不给,需要你慧眼识珠,乱挑。
【例题】2013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第三题:根据《给定数据7》,指出法国为保护本国文化所做的事情值得借鉴。
清晰、全面、准确。不超过300字。
[分析]:
主要做法是:
1.政府主导;
2.立法保护;
3.市场竞争
4.社会参与;
5.文化外交;
6.贸易限制;
7.文化自觉。
【例题】2013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二题:我国很多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一个城市的地方文保负责人,请仔细阅读《给定数据3》,总结一下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全面、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解决方案]:
1.创新与转型。专家参与,注重有机更新,现代建筑符合传统机制,将审美文化融入居住环境。
2.全面发展。建设旅游区,打造文化节概念,兼顾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经济和文化效益。
3.全面保护。合理利用原有文化资源,保留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对建成环境实施整体保护。
【例题】2013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请谈谈《给定数据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启示。
要求:坚持“给定信息”,明确。不超过300字。
[解决方案]:
第一,要和促进民族团结结合起来。1.尊重和保护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2.注重民生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管理。3.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产业。4.传承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与服务农村发展相结合。1、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2.充分利用文化载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帮助农民增产增收。3.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4、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三是与提高居民素质相结合。1、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2、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规范管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3.创新工作思路,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居民文化兴趣。
【例题】问题4:阅读《给定数据4》,谈谈你能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20分)
要求:
(1)紧缩材料,突出重点;
(2)观点明确,表达有条理;
(3)不超过500字。
[解决方案]: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中国高铁激励我们坚持“走出去”战略。1.坚定信心。以自主创新重获国内外信任。2.求突破。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实现互利共赢。3.增强实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积累运营建设经验。4.提高标准。适应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建立我国国际标准体系。5.树立形象。通过技术出口提高国家和企业的影响力。
中兴通讯激励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技术创新。重视用户体检,拓展技术应用空。2.产品创新。打造亮点,紧跟世界步伐,增加产品吸引力。3.品牌创建。从产品到品牌,从数量到质量,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4.稳步发展。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提升市场地位。
装备制造业的启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抓住好机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推动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发展重点领域,实现产业由大变强。2.加强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3.优化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定制,提供全方位服务。4.参与国际竞争。收购同类国际知名企业,提高业务专业化水平。建立国际营销中心,开拓国际市场。
【例题】2011国考《神论》真题(省部级)第二题:“给定数据3”介绍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的生态危机及各国政府的治理措施。请总结这些材料,说明中国治理黄河能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达清晰,不超过300字。
[解决方案]:
首先,危机的表现:水污染,泥沙淤积,河流干涸,物种减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二、原因: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三、控制措施:1。美国修建防洪工程,发展航运,但执行不到位,缺乏规划。2.巴西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来限制伐木,但执行不力。3埃——并综合评价生态环境,实施污染治理工程,建立人工湿地,恢复生态活力。
四、黄河启示:1。整体考虑。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2.依法治理。完善环境法制,加强执法监管,提高环境守法意识。3.突出重点。正视环境现状,抓住重点河段,实施生态治污,促进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