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继续教育,建设“人人能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可以大大提高国民素质。我们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须靠学习走到未来。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网上学习平台,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课程,将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对继续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要线下教学点来办好继续教育呢?为什么一定是“校外”教学点?
招生工作的“火车头”
为鼓励产业工人在岗位上成才、终身学习,早在2008年,深圳市总工会就在全国发起了“圆梦计划”的品牌,主要针对深圳基层一线工人、优秀工人、困难工人、外来务工人员。
时光荏苒,光阴荏苒,圆梦计划陪伴深圳员工走过了15个年头。
如果说,深圳市总工会是年度圆梦计划招生推广的“起点”。那么,校外教学点就可以算是“从站点出发的第一辆火车头”。
今年5月12日,“圆梦计划”的正式报名和宣传还没有开始。深圳市总工会继续教育学院通过网络会议召集15个校外教学点相关领导,部署圆梦计划招生工作。
其基本方针是:以各教学点为支点,横向展开,纵向推进。宣传分三步走。
第一步:调查需求,“飞鸽传书”。确定各教学点对宣传资料的需求,提前向各教学点发送宣传资料,确保正式报名上线时附近员工能第一时间看到宣传资料。
圆梦计划宣传组在宝安龙岗龙华区教学点悬挂宣传资料。
第二步:定点宣传,辐射周边。通过教学点向区域内的企业工会进行宣讲,再由企业工会传达到员工。
宝安延川教学点展示
大鹏新区教学点展示
第三步:齐心协力,定点深挖。建立“学校+校外教学点+工会”的宣传模式。
以“立新湖教学点”的招生宣传为例:学校通过立新湖教学点联系附近的汤唯社区工作者联合会,再通过汤唯社区工作者联合会联系周边企业。招生组直接到企业为员工宣传圆梦计划。
在社区总工会的介入下,企业参与二次宣传的意愿大大提高。面对面的交流也加深了员工对梦想实现计划的理解、认同和信任。
图片可以美化,数字不会说谎
在三种宣传方式的共同推动下,教学点所在的街道吸引了一定的从业人员报名。
以宝安区为例。截至6月23日,宝安区共有1797名员工报名参加了梦想实现计划的教育促进项目。其中来自福海街道(和平教学点+立新湖教学点)的员工占全区报名的20.53%。其次是石岩街(艾美特教学点+欣旺达教学点)也达到了14.97%。
再比如,龙华区共有1542名在册职工。大浪街道(大浪教学点)在册职工占全区在册职工的16.14%。富士康教学点所在的龙华街道,以36.90%的注册率位列区域最高。
为了方便员工参加考试,应富士康教学点要求,梦想工程教务团队于6月12日在富士康教学点组织了线下集中考试,共有156名员工参加了考试。
先吃鸡?还是先吃鸡蛋?是教学点的设立带来了员工的聚集效应吗?还是教学点选择在员工聚集的区域“安营扎寨”?光看数字我们不知道。但从他们的实践经验中,我们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陈冠宇先生是深圳市总工会继续教育学院校外教学点的管理员,对校外教学点的建设有丰富的经验。
深圳东西走向,地域广阔,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员工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为了给基层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场所,秉承深圳市总工会的办学理念,学校一直致力于在深圳各区建立校外教学点,努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工会学校”。
现有的15个校外教学点分为三种不同类型。首先是工会教学点。依托区工会和社区工会的建立;二是企业教学点。依托大型企业创办,包括两个“双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中心;三是产业工人技术培训基地。因此,相应的校外教学点在职工教育、产教融合、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老师在校外教学点宣讲会上发放招生简章。
肖天宝是益丰华总工会专职副,龙华大浪教学点负责人。同时还担任了“圆梦计划提升学历”的班主任。他介绍:大朗街道建立了协会的企业有1500家,教学点覆盖的企业有450家左右,所以员工对学历提升的需求比较大。
在圆梦计划的宣传上,大朗教学点在街道、社区、园区各级工会全面展开,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最重要的当然是员工对圆梦计划品牌的信任,多年来在员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校外教学点从其本身的功能来说,就是为了方便附近的企业和员工进入学校,在家就可以参加圆梦计划,为大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类似于员工的“送货上门”。客观上激发周围员工的学习热情,我觉得很有意义。
肖天宝在班上开了一次班会。
“工人在哪里,工人教育就在哪里”是深圳市总工会“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先进实践。建设校外教学点,创建没有围墙的大工会学校就是具体体现。
从东部的大鹏到西部的宝安,15个校外教学点静静地矗立在深圳的各个区,或承担教学工作或宣传工作,像一条横向连接深圳的“金腰带”。一群群产业工人在这条“黄金带上”熙熙攘攘,成长着,默默推动着深圳的腾飞与发展。
文: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