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徐欣怡
浩荡长江,滔滔不绝,我为自己在百年学府而骄傲。一堆堆泛黄的课件,一张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个个年轻人的身影,都串起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蛛丝马迹,也见证了这个发现、传递、创造美的机构。尽管历经风雨,湖北美术学院在中国的爱国主义、美育、文化等方面已经深深扎根。
七七号角(油画)唐义和
光辉岁月,丹青报国
近日,湖北美术学院建院100周年美术文学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进一楼的圆形大厅,就看到一面墙上贴满了师生们手写的母校寄语,还有大量的校友视频在直播。他们说大学是一个能量场,给学生提供了无尽的动力和希望。正殿有三尊人物雕像,分别是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武昌美术学校的三位创办人蒋兰璞先生、汤一静先生、徐子恒先生。辛亥革命后的第九年,武昌美术学院成立,拉开了这所艺术学校盛大的百年历史帷幕。此后,于1923年和1930年增设专科本科和音乐学科,并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武昌艺术学院的诞生成为中国高等艺术的开端之一。
然而,随处可见的烟雾打破了武昌艺术学院学生浸润艺术芬芳的静止画面。馆内展出的油画速写《七七号角》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几个青年学生拿着喇叭、锣和绘画工具,昂首阔步地前进。他们步履坚定,神情肃穆,充满无声的感染力。“九一八事变”后,武昌艺术学院组织的抗日宣传队在武汉街头、乡村开展抗日宣传,通过教唱救国歌曲、表演街头剧、举办海报公开展览等方式为抗日将士募捐。画中的场景既是对抗战时期武昌美术学院师生生活的描述,也是对那个时代青年共同气质的呈现,使其不仅成为这一时期武昌艺术家优秀作品的代表,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经典作品之一。
出了武昌汉阳门,我望着黄鹤楼旧址Olo楼下的佘山女儿墙。曾经我可以欣赏到1938年创作的50米长30米高的巨幅宣传壁画《全民抗战》。当时有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参与了大型壁画的创作,当时19岁的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周于1935年来到武汉,报考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并很快参加了抗日美术宣传。当时他年纪最小,把梯子绑在城墙防护的栏杆上,翻过栏杆站在梯子上,画壁画的顶部。当时《新华日报》报道“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幅大画”。虽然出来不久,侵华日军占领武汉,壁画被毁,但它化为武汉人民抗击日寇的决心和勇气,就像抗战爆发后武昌艺术学院师生绘制的40多幅大型抗日海报一样。
卫报(海报)潘何姿
当时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汤一静先生说:“我们可以摧毁我们的物质,但不能摧毁我们的精神。”学校被日军轰炸摧毁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迁至西部。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全校师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伴随着民族的兴亡和国运的沉浮,经历了战争迁徙、恢复重建。就像校歌里说的,“愿我们努力潜水,复兴我们伟大的民族。”武昌美术专业人士所到之处,总会想起“艺术救国”的重任,而当“绘丹青绘得烂漫”时,
用艺术对抗国家的感情
走过占据展厅重要位置的“湖北美术学院百年美育史”专题展的画廊,人们在感受百年来湖光山色代代相传的同时,也会被另一面墙上一字排开的几十张小照片所吸引。照片记录了胡美师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的学习和工作。这些照片有的生动有趣,有的紧张压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胡美的乐观、坚韧和奋进令人感动。
在这些照片中,一封来自雷神山医院的感谢信脱颖而出。在疫情防控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为了给医护人员打气,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和服装艺术设计系分别主办了主题为“2020插画大战:2019年第二届东西方国际设计周暨第二届东西方国际插画艺术展(中国·武汉)”和“家云守望展:”共创作了数百幅防疫宣传插画和海报, 帮助雷神山医院打造了一条独特的文化长廊,受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喜爱和欢迎。
湖北美术学院的三位创始人——汤一静(左)、蒋兰璞(中)、徐子恒(右)
在湖北各省医疗队撤离之际,湖北美术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团队开展了“手绘前线抗疫英雄头像”公益活动,记录抗疫英雄的面孔和故事。医务人员、士兵、警察、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一张张精心刻画的面孔,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抗疫讲话,一行行充满敬意的无声台词。这些都是湖美展现湖美力量和精神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师生抗击疫情的远大志向和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
十行列起航续写章华
近年来,湖北美术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成果日益丰硕,逐步发展成为集艺术教育、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设计、文化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同时,以湖北美术学院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为基础,以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善于行动,勇于担当,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学校美育。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武汉园博园、北京大兴机场艺术墙等艺术项目中有多个大型创意项目,都有胡的智慧。在武汉成为“设计之都”和武汉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湖北美术学院也参与了大量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助力脱贫攻坚,湖北美术学院持续推进文化教育扶贫。在贫困山区建立素描基地,绘制山区美景,将美育带进农村,培训当地美术教师和美术爱好者。同时,发挥美院学生的优势,设计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包装,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规划乡村设施布局,引导当地农民亲自改造生活环境,把家园建设得更好。
《最后的钢梁》(打印)吴氏
百年来,湖北美术学院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秉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并包”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贡献的艺术家和理论家,为时代的变迁拍照。
今天,湖美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立足湖北,辐射华中,服务全国,继续为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在荆楚大地上描绘更加灿烂的明天。正如徐芬院长所期望的:“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5日第10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