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医院校毕业快两年的运营人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五年的大学时光都学了哪些课程?一是向大家展示接受正规教育的中医的成长轨迹,二是为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时了解中医专业提供有限的参考。
大一到大四,主要学习理论课,五一有医院实习。
理论课分为专业课和通识课。
先说通识教育,这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包括四大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思想政治课对大学新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可能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学习过程有点枯燥,但在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英语和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医专业课最大的特点是中西医并重,即中医和西医的课程同时开设,穿插学习。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大学学中医的人对西医一窍不通,这是不现实的。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大多会开设必要的西医课程,只有少数院校以中医课程为主。
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还开设了医学化学、医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西医基础课程,同时还开设了诊断学基础等西医临床课程。至于妇儿的皮肤、眼睛、耳鼻喉科,我们学过相应的中医课程。此外,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和康复医学也有教学要求。总的来说,可以建立西医知识体系的大致框架。
重头戏是中医课程。相信所有中医院校都会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学、方剂学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门基础课加四门经典课的完整套餐。这八门课是中医入门的必修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极其重要,就像盖楼的地基一样。中医临床课程以针灸、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推拿基础为重点。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古代中医和中国医学史。此外,作为中医著名流派新安医学的发源地,皖南也涉猎了一些新安医学的专门知识。因为针灸是中医很有特色的疗法,我觉得一个疗程的针灸不会特别彻底,所以我辅修了几门针灸的课程:经络腧穴学,针灸灸法,针灸疗法。
以上涵盖了我在大学学习的主要课程。最后一年的实习是一个从课堂理论到医院实践的过程。在这期间,你会看到很多优秀的老师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以后再和大家分享。欢迎关注转发,或者留下你的看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