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南大学工会网消息,近日,中南大学工会网公布了该校五届四次会议代表提案办理情况及其回复。一份题为《关于我校本科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的提案称,目前的“大规模招生、大规模培养”模式,使学生、家长、教师、辅导员和学院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有些学生在中学不是在做探究式学习,而是回归应试学习。
提案称,为适应新的工科形势,落实教育部改革精神,中南大学于2018年开始全面推行“大规模招生、大规模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运行情况尚可,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强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重构。
提案分析认为,大规模培养后,将对学生进行专业分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其他表现。所以专业分流不仅是二次选择,也是二次竞争。每年分流后,冷门专业录取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想来这个专业但成绩不好的学生。从这几年的专业分流来看,即使基础课上了一年,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很迷茫。如果撞上热门专业的学生太多,有些人的专业志愿必然会因为无法满足而被调整。所以目前的“大规模招生,大规模培养”的模式,让学生、家长、老师、辅导员、学院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惑。
提案认为,大类培养模式符合“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要求,希望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注重“沟通”。但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不是在做探究式学习,而是回归应试学习,不符合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计划匹配度不高,难以兼顾学生意愿和专业发展,冷热专业差异较大。
提案建议:改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国家承认的学科“大类招生”,后续专业分流不是简单的“意愿+成绩+成绩”;同时构建课程体系,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支撑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和教学要求,使每一项核心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
据中南大学工会网3月23日消息,中南大学本科学院、党委学生处回复上述提案称,为加快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步伐,顺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趋势,学校从2018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大规模招生以来,特别是在新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学校生源质量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规范高校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招生。少数探索大规模招生的高校要认真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学校将严格执行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邀请相关部门进行讨论总结,进一步优化学校招生结构。
针对提案中对“热门”和“冷门”专业的质疑,回复称,近年来,学校一直以“双一流”计划为重点,坚持优化招生专业结构,促进传统优势专业升级,探索专业进入退出机制,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生源质量,最大限度减少“冷门”专业对学生的影响。比如2020-2022年,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物联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检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物流工程等多个专业停办。2023年继续停招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专业。目前招生专业减少到90个,按27类招生。
中南大学本科学院、党委学生处回复,大规模招生、大规模培养,有助于满足本科层次宽口径、宽基础人才培养需求。由于各专业的教学培养学生数量有限,如果学生无法通过专业分流进入自己的目标专业,也可以通过申请转专业和辅修课程来满足自己的愿望。目前,学校正在修订2023版培养计划,秉承强基础、宽口径、强调个性、促进交叉的原则,在修订要求中包括“坚持优化课程体系”,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梳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提高专业课程质量,体现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
据中南大学网站介绍,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大学。学校现有30个二级学院,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采矿工程、交通运输工程5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本科生3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