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耕耘,锚定目标,加速奔跑。党的十以来,西南医科大学迎来了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
十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和护航梦想。
十年来,学校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目标,全面完成三大战略任务,奋力跑出“加速度”,交上了无愧于时代的论文。
十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积极融入大局,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卫生事业和西南医科大学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西南医科大学全景
党建引领一张蓝图。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第十一党支部通过第二批“全国党建示范支部”验收。这是2019年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党支部第二次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支部”,并成功入选培养创建单位并通过验收,是近年来学校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的有力体现。
成绩的背后,是强大的核心引领着波澜壮阔的征程。十年来,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125”和“136”发展战略,完成了医科大学更名、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临床医生专业学位授权点三大战略任务,全面完成了“总体规划”建设,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十年来,学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继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学校领导班子在2020年、2021年全省高校领导班子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十年来,学校坚持思想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化“三轮教育”综合改革,构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入选四川省“三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获批“三轮教育”综合改革省级试点院系两个,思想政治素质工程两个。在教育部“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中,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十年来,学校坚持强化组织建设基础。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实施“双带头人”建设工程,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堡垒。“五育五味”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一业两驱三融”入选全省高校优秀“支部工作法”,校党委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先后入选两个国家级党建示范支部,八个省级党建示范支部,两个领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锚定目标克服困难
交出纯真年代的答卷
目标牵引、对标、内涵发展、凝聚共识、资源整合…带着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奋斗。十年来,西南医科大学在挂图作战,克服困难,跑出“加速度”方面成绩斐然。
——升格为医科大学,办学实力再上新台阶。
2015年12月,学校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更名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区域影响力提升的体现,也是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肯定。
筑巢吸引“金凤凰”栖息。学校现有医护人员8800余人(含直属医院),专任教师1290人,其中高级职称570人,博士学位610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近1100人;拥有省级及以上职称人员700余人,留学回国人员200余人,外籍教师22人,“人才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创新攻关。学校年科研经费增至2.9亿元,省级以上科研平台45个,形成代表性科技创新团队46个,获批省级创新团队7个。十年来,共批准各级科研项目7792项,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出版学术专著400余部,授权专利10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0项,新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西南医科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考察报告
——博士点从无到有,办学取得新突破。
2022年9月,新学期伊始,西南医科大学迎来了第一批30名博士生。“作为学校第一批博士生,我会努力工作,为区域医学的发展做贡献。”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生杨颉表示,将积极参与专业研究和实验。
学校以申请设立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契机,推动基准表上高质量的学科和学位点建设。2021年10月,学校被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临床医学被批准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至此,学校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体系,填补了四川省省属高校临床医学博士点的空空白,实现了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里程碑式跨越。
学校有19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批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重点(培育)学科7个,四川省一级建设学科2个,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24个;临床医学、药理毒理、生物学、生物化学相继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学校立足以德育人,以服务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学校获得硕士研究生免试资格。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以上;医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2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全国前20%;在西南西北赛区比赛和全国医学院校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7次参赛并获奖。
——《总体规划》建设全面完成,办学环境焕然一新。
2021年11月,总投资14亿元、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建设配套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新建的教学综合楼、科技楼等基础设施为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十年来,学校新校区、附属医院内科楼、门急诊楼、渐康中心校区(一期)、附属中医院创新楼及智能立体车库PPP项目、附属口腔医院新校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新校区和三所附属医院总体规划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年来,学校密切关注师生需求,不断改善教育环境。工人周转房相继建成,老学生公寓整体改造,教室、食堂调整安装,学生公寓全面覆盖空调整洗浴热水。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校园绿化率提升至95.5%;大力建设新校史馆、江山平原堂等“六位一体”特色文化馆,打造“六位一体”特色文化景观,优美校园已经形成。
担当使命,融入大局
凸显医科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西南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党的以来,省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约32亿元,泸州市委市政府累计投入50亿元,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的教育和医疗优势在生成中不断提升,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们积极回馈社会,服务人民。
这十年,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会有西南医科大学的师生。五所直属附属医院承担了川渝滇黔交界地区6000多万人次的医疗服务,展现了西南医科大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抢险救灾任务、援外医疗等方面的责任和担当。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考”,全校师生白衣出门,逆行抗击疫情。在抗震救灾中,学校师生勇于担当,积极参与“9.16”卢希安地震、“9.5”泸定地震等医疗救治工作,体现了他们的担当。
西南医科大学医务人员援建海南儋州。
十年来,学校加强校、校、院合作,融合共生,双向并进。学校现有科普基地7个,其中人体生命科学馆入选2022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普共享基地。学校与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项目)超过300家,其中泸州医药产业园优秀企业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人。学校将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连接“产、教、学、研”各环节,通过川南医转化所等机构实施转化,2018年建成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十年来,西南医科大学用坚实的足迹交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辉煌答卷。发挥教育、人才、医疗优势,继续推进昭觉、普格、谷林、叙永等6个县(市)的定点帮扶工作,促进当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2021年,学校获得教育扶贫特别奖和社会扶贫突出贡献奖。
“回望过去,学校矢志践行为党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实现了医科大学更名和增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点)两个内涵式发展的跨越,承担了一个又一个使命。”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表示,“面向未来,西南医科大学将永远珍惜‘国之大’,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继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西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奋斗。”
文/谢王友聪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经采纳将有奖励。饲料微信关注:ihxd,饲料QQ: 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