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一线坚守了30年后,济南导游张小国最近获得了一个新身份:研究馆员。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公布了2022届山东省艺术图书、资料、文物、自然史高级职称评审结果。作为导游,张小国和张冉冉分别被授予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导游也可以评职称,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4月12日晚,出差回家后,张小国马上打印了盼望多年的职称证书,“研究馆员”四个字映入眼帘,让他喜出望外。
从业以来,张小国做过日语导游和普通话导游,从旅行社业务员做到了总经理。他见证和见证了中国旅游业从起步到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每一次飞跃。但他之前每次填表,都只能在职称一栏填“无”。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3月,全国导游约有65万人。导游虽然有初、中、高、特级的考试和考核,但这些都不在国家职称序列里。“十几年前,有关部门也研究过导游职称,但到底应该把大家放在哪个体系里评价,一直没有定论。”张小国说。
人们努力解决这个问题。2022年,我省修订了《群众文化专业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创新性地在群众文化专业职称中增设了文化旅游解说专业,明确将导游、景点解说等从事文化旅游解说工作的人员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导游是旅游行业最基础的服务人员,代表着旅游行业的形象,是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导游纳入职称评审序列,可以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稳定和发展导游人才队伍,提振旅游行业信心。”
在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看来,职称是国家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评价形式。山东创新职称评审机制,赋予导游职称,将其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对待,有利于促进导游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评高级职称是肯定的,但也是鞭策。”张小国表示,他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游客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记者刘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