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林莉):近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中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目标,提出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九大工程。
此次发布的规划是党的后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第一个综合性规划。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将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林带、北方治沙带、南方丘陵区、海岸带布局重大项目。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包括青藏在内的九大工程。
吴晓说,规划中提出的9项生态保护修复新工程,是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原有生态工程的延续和拓展,同时更加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他举例说:“比如长江重点生态区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基本涵盖了我们现在正在做的现有建设任务,比如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而是要通过统一规划、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解决目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投资重叠、分散等问题,从而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整体提升。”
2013年以来,我国土地生态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加强。国家林草局规划财务司司长严阵介绍,目前,全国每年完成造林1亿多亩,草改5000万亩,人工林保存12亿亩,长期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森林面积增加了80%,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草原保护和恢复方面,推进了12亿亩草原禁牧和26亿亩草原平衡,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一系列工程。草原管理面积已超过10亿亩。”
根据此次发布的《规划》,到203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到210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稳定保持在2亿公顷左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60%;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640万公顷,75%以上的可控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海岸线保留率不低于3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充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