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的嘴巴隐藏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
父母与孩子交谈的方式和使用的词汇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读写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力,还会影响孩子的抗压能力、忍耐力甚至道德品质。86%-98%的孩子日常行为与父母使用的语言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在一点一滴塑造着孩子的未来。
在第57届戛纳国家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中,导演谢勇调查了沈阳市少年犯罪中心的6名少年犯,发现这些孩子小时候都受到过父母的言语羞辱。
视频中有一个12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分开了。从那以后,他妈经常拿他出气,骂他:“你这个废物,怎么不去死?”
心理学上发现,父母的语言模式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
当父母对孩子的话语中充满了批评、否定和贬低,孩子会感到自卑和无助。
这种自卑和无助会内化为孩子的性格,削弱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缺乏自信和自我价值感,沉溺于自我怀疑、自我压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恶毒的语言是把孩子推向黑暗的魔鬼,孩子最终会活在父母的口中,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错误。
父母的说话方式隐藏了孩子一生的性格,无论父母的性格是什么,孩子都会死。
父母的抱怨和唠叨会让孩子把一切都往坏处想,事情发生时容易逃避和推卸责任。
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会培养孩子自信坚强,提前想办法解决问题。
正如福勒所说:
“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培养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
一些简单的鼓励或者责备,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印记,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和思维态度。
当孩子考试成绩差的时候,聪明的父母是在引导孩子找出问题所在,而不是给孩子贴上“你怎么这么笨”的标签;
当孩子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有远见的父母可以推一把,而不是轻易说“你不行”来否定。
父母的嘴决定了孩子的路。温暖有力的语言是搭建孩子心灵成长的桥梁,是孩子人生品格的底色。02
父母的嘴决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有一个社会实验叫“破窗效应”。
在富人区和穷人区,分别停两辆一模一样的车。
富人区的车完好无损,过了一个星期还是老样子。
放在贫民区的车,车牌一开始就拿掉了,车棚也开了。不到一天,车就被偷了。
此时,他们在富人区砸碎了汽车的窗户,几个小时内,汽车被盗。
这个实验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同样,每个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用语言营造的成长环境。
父母的嘴可以是磨刀石,也可以是毒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话语一定是鼓励的、支持的、积极的,可以帮助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世界冠军邓亚萍从小就是父亲邓大松的追随者。他父亲打球时,她在一旁观看。
在父亲的影响下,5岁的邓亚萍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她的身高不够,所以她父亲找了块木板给她垫高。
9岁时,她获得了单打冠军。这位父亲看到了女儿的天赋,于是送她去河南队集训,希望女儿能走上职业打球的道路。
然而,15天后,邓亚萍哭着回来了。
原来省队嫌弃她太矮没前途,劝她回归。
这给邓亚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创伤。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打得那么好,省队却不要。
父亲看到自己被虐待的女儿,不断安慰她:
“先天不足是改变不了的,可以从其他地方弥补,脚步灵活就能打好。”
这句话在邓亚萍心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从那以后,她每天都和爸爸一起跑步,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
邓亚萍一路跌跌撞撞走向更大的舞台,遭到了很多冷眼和否定。她从“被人嫌弃的丑小鸭”一跃成为体育史上的传奇,离不开父亲的鼓励和引导。
教育圈里有句俗话:
教育成果如“滚雪球”。只有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父母的积极反馈,对孩子来说,就像无尽的精神火焰,激励着他们永远向上。
一个家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会用父母的语言代代相传。
父母的嘴决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父母有什么样的格局,孩子就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