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时代,每一个春天总是值得期待的。
从2023年人民日报581万人选出的“教育人才”、“社会保障”、“反腐”、“乡村振兴”、“优先就业”等十大热词来看,部分工作向35岁以上人群倾斜、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完善游戏分级制度、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反网络暴力法出台、抑郁症治疗纳入医保等热点话题。那么,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又一次让“两会热点”持续升温,既能展现今年两会的新亮点和变化,又能让民众充满信心和期待。
全国人大、全国人大,是来自千家万户的殷切期望,也是民生重托。它们处处透露着“民生”,是充满希望的新“民生清单”,是惠及民生的“晴雨表”。更需要党员干部扎实基层实践,用心用情努力办实事,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的“幸福起点”,稳步托起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跨省住院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惠及5700多万人次,设立了13个国家级医疗中心,布局了76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医疗依赖”;中国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连续19年丰收,饭碗更稳更牢;政府工作报告专门点名“新市民、年轻人”,重新强调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指明了新市民、年轻人安居乐业的梦想;中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4500多公里增加到近万公里。它屏幕小,世界大,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在家里买卖的,方便人走货畅…坚持民生导向,社会政策要着力把握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毋庸置疑,要步入“幸福的起点”,需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医疗、衣食住行上,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感知中国施政中的民生温度,也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反映出与民意紧密贴合、阔步前进的向上中国。
实践真知,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初心使命的最大体现,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温饱”和“吃好穿好”的深层次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忧”问题,让“NPC CPPCC热点”成为“幸福的起点”,让人民群众触摸到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才能使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更加丰富多彩、高质量,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绘就温暖动人的民生画卷。
民生小事中藏着大文章,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知道,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工作宗旨,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沉重的责任。立足新的“幸福起点”,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守好“米袋子”,守好“菜篮子”,畅通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等。,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项民生工程中,扎扎实实做好,做深做细做透,督促党员干部在实际问题中努力工作、努力为民造福。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最大的国家”,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持续的起点。要写2023,就要更加努力,把人民的期待转化为履职的责任,团结一心,让更多的“幸福”从这个“春之约”再次起航。我们坚信,阔步在春天的中国人民,将充满信心,满怀豪情,努力把明天的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唐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