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方都市报6月13日消息(记者张野)高考结束,考生们将迎来“撒欢”的时刻。近日,万宁市教育局发布考后安全事项提示,提醒广大考生放松游玩,绷紧安全这根弦,谨防以教育补贴、考试成绩为主的诈骗。
教育补贴欺诈
这种骗术最容易发生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一般情况下,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给高考学生发放奖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等为由实施诈骗。这时候不要轻信,告诉别人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或各种支付账号或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提前查询考试成绩
首先,骗子会通过伪基站发送短信,称可以查询高考成绩,并附上网址链接。很多考生收到这类信息后,会迫不及待地点击网址链接,然后手机就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
有的骗子会直接问价,让家长出钱评分。对此,警方也郑重提醒考生及家属,查询分数时要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和网站,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中来历不明的链接。如不慎点击,应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清除病毒。
篡改候选人的意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别人篡改自己精心填写的志愿是绝对错误的。对此,广大考生应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注册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和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如果分数不够花钱,可以“补录”
高考志愿录取后往往会出现“复录”的骗局。骗子向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未满。通过花钱“管理”,考生可以获得补录名额,从而骗取考生家长的钱。一些嫌疑人以各种借口要求家长支付考试前的预留名额。
在一些骗局中,骗子还会谎称自己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和“计划外指标”。对此,警方提醒,正规招生不会产生任何额外费用,所有需要收取押金、入园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不能轻信。
谎称帮助申请助学金、高考补助等诈骗。
骗子利用部分考生家庭经济困难,需要通过助学金支付全部学费才能上大学。他们冒充大学工作人员或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自己有项目。他们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
考生和家长信以为真,互相送钱,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对此,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在接到自称高校、教育、金融等工作人员的电话和信息时,一定要主动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进行核实。,并想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基金”。
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员,向考生发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户,骗取钱财。
不仅会使用与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会配备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与原件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网站时,一定要有辨别真伪的意识。
多地高考刚刚结束
高考考生注意了,
这些东西一定不能发到朋友圈!
①高考准考证
②个人身份证
③考生编号和密码。
④志愿填报表
⑤成绩单
⑥成绩查询页面截图
⑦个人录取通知书
如果个人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从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获取,就有可能被用来实施精准诈骗!
6月7日,公安部刑侦局发布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骗局:①“提前查分”骗局;(2)“重录额度和内部指标”骗局;3“补贴”骗局;(4)“报志愿指导”诈骗;⑤“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骗子有新套路!很多人收到短信。
6月9日,浙江桐乡警方发布紧急预警。
文章称,近日,有群众反映收到省教育厅招生办的短信。短信称,在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回放视频中,监控显示他有【涉嫌作弊】行为,让他打电话给省教育厅招生办。
对此,桐乡警方提醒:这是典型的短信诈骗!
请高考生和家长注意。如果接到招生办的电话或短信,请尽快联系学校,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请大家不要盲目相信,尤其是要求收费删除作弊视频,交押金或者转账到安全账户,都是诈骗!
据微信“厦门招考”消息,市教育招考中心回应高考考生收到类似短信。
高考作弊违规行为不会通过短信、电话、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通报。
此外,考试视频回放复习尚未开始。如果高考存在作弊违规行为,会在高考结束后以文件形式下发。
误信高考加分的家长被骗百万元。
就在几天前,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披露的另一起高考舞弊案也引发关注。
“给学校捐钱可以奖励加分”“送礼物打招呼拉近学校距离”…被告人周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教育部招生审批表等文件,制造该生被浙江大学录取的假象,骗取该生家长130余万元。
瑞安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已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九万元。
全国高考
都是第一。
也想引人注目!
保持警惕
谨防被骗!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