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横渡大渡河时间是哪年

1935年5月下旬,长征中的红军在熟练地渡过金沙江后,暂时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沿会理至西昌北上至大渡河,准备从安顺场渡河,进入川西。

1935年5月下旬,长征中的红军在熟练地渡过金沙江后,暂时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沿会理至西昌北上至大渡河,准备从安顺场渡河,进入川西。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经四川流入岷江。河两岸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天然屏障。那时候水势比现在凶多了。安顺场河段宽300米,深20多米,水流湍急。当地的一首民歌说:“如果你想在大渡河航行,你就把一只脚踩在了鬼门关上。”

安顺场红军渡河遗址安顺昌洪钧河穿越现场

敌人为了阻止红军渡河,在上下游都做了严密的布置,把船都抢走了。红军在安顺场只找到一条船。下面的敌一个师已经到了西昌以北,离红军只有几天的路程,还有一个追兵。数万红军如果不能尽快渡江,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也有可能重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覆辙。

起初,红军先头部队制定了几个渡河计划。一种是游过江,但是水高漩涡多,即使是水性好的人也难免会被急流卷走;第二,架桥不现实,就像汛期,水很深,不可能堆;只有乘船渡海是可行的。

随后赶到的红军部队在下游的安靖坝和小水又发现了三条船,共计四条。但是船小,一次只能载四五十人。你可以拖延,但时间不会。

先头部队乘船渡江时,毛等人正在研究新方案。刘伯承告诉毛,大部队这样渡河要一个月。几天后敌人追上来了。

5月26日夜,毛在思考一个好计划。总政治部李主任满面春风地来了。他拜访了镇上一位90岁的老人宋大顺,他是前清朝的一位老学者。李主任说,宋大顺是本地人,亲眼目睹了石大凯的战败。也许他能帮助我们过河。

毛一听,马上要见宋大顺。李主任建议他去邀请对方。但毛认为对方年纪大了,不如亲自去拜访。于是李主任跟着毛去了宋大顺家,见到了这位老秀才。

这位老学者精神矍铄,健谈。他说,安顺场原名紫大地,是大渡河上下游最适合渡河的地方,水流比较平缓。石达开在这里领兵,没有马上渡河,耽误了时间。清军包围了太平军,在当地土司的帮助下,守住了宋林河,切断了太平军进入泸定桥的通道。于是石达开四面楚歌,兵败身亡。

最后,宋大顺说,安顺场不利于大部队活动,不是久留之地。红军应该尽快离开。

石达开失败的历史毛当然清楚。宋大顺没有直接提出渡河计划,但他提到了宋林河和泸定桥。毛有了主意。回来后,他立即召开会议,决定改变渡河计划,夺取泸定桥,分兵渡河。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为保险起见,红军分两路部署,刘伯承、聂率领7000余人在右翼,安顺昌紧急渡河,然后沿河推进;指挥部和主力在左翼,沿着河岸向泸定桥奔去。毛指出,如果左翼纵队发生意外,刘伯承和聂就单独赶来,以打开川西局面。

安顺场距离泸定桥320里。红军两条腿走路,计划三天到达。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为先锋队,任务是在敌军追上之前控制泸定桥,保证后续部队渡河。

红军在右路渡河时,敌人已经得到消息,派地方部队增援泸定桥,准备炸掉。但红军也截获了情报,于是左路军前锋行军两昼夜,于5月29日上午到达泸定桥西岸。桥东的敌军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红军来得这么快,仓皇逃窜,增援的地方部队也不愿意硬拼。

红军部队陆续到达时,泸定桥并没有被炸毁,只是桥面被拆除,只剩下铁索。于是就有了红军“飞越泸定桥”的经典例子。勇敢的战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在铁链上挣扎着与敌人搏斗。

当天下午,刘伯承的右翼军也到了泸定桥东岸,从左向右进攻,终于赶走了敌人,夺取了泸定桥。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敌人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空。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的奇迹之一,是红军历史上的天才之笔。右军红四团突破人体极限,昼夜行军240里,到达泸定桥。放眼世界,恐怕只有红军能做到。多年以后,宋大顺的曾孙宋福刚说:“除了红军,历史上没有第二个!”

参考:强渡大渡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32225.html
1
上一篇陕西财经大学 陕西财经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下一篇 安徽外国语学院图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