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宇航
贝一鸣
李佳
邱玉干
刘力
潘思敏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据教育部统计,预计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增加167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压力。对此,即将告别校园的大学生怎么看?他们的就业规划和计划是什么?你找到工作了吗?学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哪些便利服务?
通过了选调生考试。
庞宇航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
回顾一年来的求职经历,虽然疫情的阴霾已经出现,增添了许多挑战,但我和朋友们总是互相鼓励,经常用“稳扎稳打,奋发向上”这四个字来鼓励自己——一定要有平和稳定的心态,不要过分苛求一时的求职结果,更要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付出额外的努力。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和朋友们因为疫情反复,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2022年部分省份的省考安排在同一个周末甚至同一天。为此,我报名参加了很多考试,一个周末要跑两个城市。再比如,今年4月底到6月,北京疫情反弹,高校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很多单位的招聘面试改在网上进行。如何在校园里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独立面试室,成了我们共同的问题。
让我们感动的是,学校总是尽力提供各种帮助。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等机构不仅及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指导,邀请老师和往届毕业生为应届毕业生“传经”,而且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困难。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独立面试室,学校不仅腾出了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会议室,还动员了很多老师将办公室借给学生使用。每次我们申请借用面试室,负责审批的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尽量提供支持。
我在求职之初,就定下了在基层从事公共服务的目标。2021年下半年,我通过了四川成都选调生的选拔考试。6月底,我将告别学习生活了三年的清华大学,前往成都,准备开始全新的职业生涯。临行前,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扶上马”“送一程”,对全国各地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选调生人进行行前培训,鼓励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沉下心来虚心学习,以“十年磨一剑”的气势为人民服务。
和我一样,我的大多数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即将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对于少数还在等待工作机会的同学,我为他们加油。我相信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本报记者闫宇采访整理。
成了“码农”
贝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
面对求职季,有压力也有动力。现在已经被互联网公司蚂蚁集团录取,成为一名“码农”。
在此之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所以求职时重点考虑了互联网公司。讲真,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前几年一直“火热”的互联网行业,今年似乎不太乐观。以我所在专业的校园招聘规模为例,明显感觉比往年少了很多。更让我感到压力的是,名校的硕士、博士也加入了求职竞争的行列,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还不错。我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在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学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信心满满,总觉得“这没什么”,但现实是刚开始找工作就碰壁了。一开始通过校园招聘给几家互联网公司投简历,但是很多都石沉大海,甚至面试的公司都以失败告终,让我感到压力和沮丧。“明明在学校表现很好,找工作就这么难?”我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过还好老师和辅导员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杭州师范大学设立了“职业工作室”,每天都有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咨询指导。我和老师约好恢复面试,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所在。老师跟我说,作为一个工科生,不要总以为抓住了面试的技术问题就万事大吉了。面试考察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回答面试官的每一个问题时,都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亮点和优势。普通的答案不足以让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学院举办的就业经验交流会也让我受益匪浅。学院邀请了历届优质就业的前辈来教你经验,分享他们的面试“秘籍”,教我们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的综合实力。
除了掌握面试技巧,我觉得还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通过一次又一次与辅导员的推心置腹的交谈,我充分认识到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并不完全等同于职场的优秀表现,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失败也是正常的,没必要沉湎于抑郁。
在我看来,每次面试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只有总结经验教训,做更充分的准备,更加冷静自信,才能成功。祝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
本报记者窦涵阳采访整理。
我选择了我喜欢的工作。
李佳毕业于贵州大学,硕士学位
三年研究生生活,两年半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202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就业的人生。
疫情之前,我觉得为了以后的就业和发展,一切都顺其自然,读完硕士绝对不会失业。但是疫情的爆发确实让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难了很多,尤其是非专业技术的文科生,2022年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
疫情改变了我的人生规划。疫情爆发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很多年轻人梦想互联网的例子,也见证了一些人资金链断裂的痛苦经历,更见证了那些经历过创业大起大落的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家都开启了“省电”模式,求稳成为我身边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工作的首要标准。
我的求职原则是尽早选择工作,先保底再进取。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就一直在重复“收集就业信息-投简历-笔试-多轮面试”的过程,直到11月底还是一无所获。我就像迷失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不断发出就业信号,却等不及一座灯塔为我亮起。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12月,机会向我飞来。我觉得是因为疫情,很多单位都改招了。一次面对这么多机会,不知如何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医疗单位?在这之前,我只是想有一份工作,当我有选择的时候,我又开始贪婪了。然而,世界上很难有一份完美的工作。最终,经过多方考虑,我选择了一份自己相对喜欢的工作。
由于疫情,那些找工作晚,没有录取书的学生在春招中屡屡受挫。“学生应尽量参加两周一次的就业促进会。让我们为大家出谋划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毕业前找到工作。”看着关心和焦虑的学院领导和老师,看着全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注,未就业的学生焦虑,但也充满必胜的信心。
本报记者王采访整理。
坚定地投身于西方教育
邱玉干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
告别母校,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大学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早早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虽然学习的过程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也让我更加珍惜在校园里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时光。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结合,为我们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这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初心。
记忆犹新的是,大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培训班和求职训练营后,了解到“全国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全国就业行动”等国家为毕业生提供的求职平台,学会了如何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逐渐将目光聚焦到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行业,并将其定为自己的就业方向。
特别是大四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招聘活动和就业指导。通过积极参与校园各行业专项双选和线上线下大型双选,对基础教育领域未来发展前景、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就业领域最新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就业能力大赛、模拟求职大赛、优秀毕业生求职经验分享等活动,坚定了我投身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行业的决心。
为了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提升自己的正常技能、核心竞争力和求职能力。在辅导员一对一的就业指导下,我最终以优异的面试成绩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教育局签订了就业协议,即将成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
有幸投身西部教育,离不开学校的师范教育指导,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平台,离不开为每个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就业指导服务。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我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建设者。
本报记者王明峰采访整理。
被录用为公务员
刘丽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学位
三年前,因为没有考上第一志愿,我来到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读硕士。在此之前,我与兰州大学和兰州这座城市没有任何交集,对它一无所知。
在犹豫要不要去西北读书的时候,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了严纯华的讲话。他说:“能接纳你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这是一个警钟,让我与兰州大学结缘。
“自强不息,独一无二”。一入学就被兰州大学的校训深深感染,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课的决心。有一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为是跨专业考研,所以把专业的基础知识补上。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学理论,写代码,参加研讨会,紧张而充实。那一年,我甚至每天早上在闹钟响之前就醒了。好事多磨。成绩进步很快,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在漫游学海的同时,我也思考过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过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去年4月,在和导师及家人商量后,我决定参加考试。因为我觉得我喜欢为别人服务,喜欢和别人交流,公务员这个职位更能让我发挥自己的价值。确定了目标,我迅速投入到备考中。
在备考的过程中,学校和学院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帮助。学校组织的“致公计划”是公务员笔试面试辅导培训平台。学校还及时广泛地向毕业生发布各类招聘信息,在办理毕业和就业相关手续时提供便利,我从中受益匪浅。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不久前,我已经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和体检,即将入职。在我的同学中,虽然还有一部分人暂时没有确定就业去向,但他们依然在“淡定”地找工作。我相信他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年前,我“不甘心”地来到兰州大学;现在,我以高昂的斗志告别。感恩母校,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发展平台,更培养了我踏实自律、严谨细致的品质。以梦为马,不负青春。我将保持兰州大学“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辜负青春,不辜负时代!
本报记者文赋采访整理。
成功加入普华永道
潘思敏毕业于深圳大学。
我在经济学院主修金融,同时在人文学院修了哲学双学位。大四选择毕业后就业方向的那一年,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也是慢慢建立自我认识的过程。
首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毕业时的经济状况与我们刚入学时不同。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业和读研都会面临压力。一开始,我的计划主要集中在读研这条路上。不过大学四年,寒暑假也进行了三次实习。这些实习基本上都是我的专业实习,让我对金融行业有了了解。从2021年9月开始,我一直在做两个准备,一边寻找深造和读研的机会,一边投简历求职。
一开始,我其实很迷茫。虽然我学的是金融专业,但是我的兴趣是一对一的专业咨询。
教练很有耐心,很温柔,很有经验。听了我的困惑,我的建议是先从专业金融专业开始找工作,对哲学的兴趣可以在工作之外继续追求,或者在觉得自己以后的主业不适合之后换个方向。这些建议看似普通,但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有启发的。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比较,最后,我下定决心找一份金融方面的工作,也听了导师在简历修改和面试方面的各种经验。
好在我们学校给毕业生提供了很多找工作的机会:大企业的宣讲会,秋招春招等双选招聘会,各种就业群体的信息…我参加过几次企业宣讲会,从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到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这也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在经济学院的就业群里,经常有老师发布就业信息。我向二三十家公司投了简历,获得了普华永道、工商银行、天职国际等多家公司的录用通知,决定进入咨询领域,加入普华永道。入职后,先轮训再上岗。
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我要感谢自己在大学四年里一直保持着好奇和活力。我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必须要读研的想法里,而是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生活,参加有趣的活动,实习,体验生活。可以说,我们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
我未来的规划是,第一,在公司接受培训学习,找到合适的岗位深耕,然后规划下一步的晋升。
本报记者卢绍刚采访整理。
(本版图片除受访者提供外,均由丁若虹、本报记者窦涵阳、向娟、任彦拍摄。)
原标题:我找到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