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和平年代来之不易,那些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今天的推送,改革君想从一个动图中的老人开始。
被火烧破相的老人叫屠博一。他今年89岁,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一员。
1950年,朝鲜战争全面爆发。19岁的屠博一作为第一批赴朝作战的朝鲜军人之一,打着横幅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1950年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在中国边境放火,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侵略者。新华社
当时国内还没有设备。第一批出国参战的25.5万士兵,最多只发了40发子弹。相反,美军拥有现代化装备,使用凝固汽油弹、化学武器、细菌武器这种毁灭性武器,是极其的。其中凝固汽油弹是一种粘稠的燃烧体,燃烧起来像沥青。当它爆炸时,会释放出大量燃烧的碎片,粘粘的碎片会继续在战士身上燃烧。当时由于志愿军缺少头盔,战斗时必须露出头部和面部,所以这种烧伤多见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
屠博一被这恶毒的凝固汽油弹炸伤。一次战斗中,他和战友埋伏在山坡上。敌机在他们头上盘旋了几圈后,突然扔出凝固汽油弹。
“当时山坡上浓烟滚滚,树木杂草都在燃烧,连石头都在燃烧,我在火海中燃烧……”70年后,屠博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他全身烧伤,面部被毁,双手残废。他被送回中国接受治疗。
和屠博一一样,毫无防护措施和反击能力的中国志愿军伤亡惨重。再加上战争突然爆发,志愿军御寒装备紧缺,大雪纷飞,北风刺骨,战士们在严寒中赤脚过河。冻伤、烧伤和爆炸导致士兵大量器官缺损。
据资料显示,中国志愿军负伤人数共计322769人,伤类中排前两位的为炸伤和枪伤,分别占61.6%和17.0%,冻伤、烧伤和毒气伤分别占11.1%、1.8%和0.1%,头面部受伤的士兵占战伤总人数的10%左右。
历史给战士们留下了伤疤,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从不退缩。幸运的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背后,有着这样一群医术精湛、双手灵巧的医学家。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属于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国危时医生为兵”的誓言。
一个
战争爆发了,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医疗队。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组建了黄家思、张、宋汝瑶、、周等多支医疗队…一批批医疗专家在援韩组建了整形外科医疗队,他们奔赴前线最近的野战医院,救死扶伤。其中,以宋汝瑶教授为首的西南援韩行动队和以张院士为首的援韩医疗队尤为突出。
师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政治报告会。
战争是多么残酷。两次参加抗美援朝医疗救治的周,永远记得那难忘的一幕:有一天,一名18岁的战士从战场上抢救回来,下颌脱臼,导致面部畸形,头部80%被火器第三次烧伤。因为面部外伤严重,小战士失去了咀嚼功能。虽然多次抢救,但几天后还是因为病情恶化而死亡。
在目睹了战争给战士们带来的巨大心理和生理痛苦后,为了满足口腔颌面战伤治疗的需要,援韩医学专家回国后系统学习整形外科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甚至对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奠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
为了救治伤员,张主动去找的病人。
1950年12月15日,上海成立抗美援朝医务工作者委员会,提出组织志愿医疗行动队支援前方。很快,同济医学院、上海医学院、私立医院、市立医院组成了三个手术大队,共400多人。张是太平洋战争远征军中唯一的中国战伤外科医生,曾任抗美援朝第一批医疗手术队副司令员兼颌面外科中队队长。
第一志愿手术医疗大队
名单
1951年冬,张推迟了婚礼,随医疗队离开上海前往东北。
1951年,同济113人组成的上海医疗外科兵团抗美援朝第一旅,前往抗美援朝前线前的合影。
2月3日,第一大队到达长春军医大学,2月10日正式开始工作。但由于他身处抗美援朝战场后方,而当时中国还没有完善的战伤救治机制,很多病人分散到各个医院,可供张救治的病人并不多,于是他决定自己寻找病人。
为了使大批烧伤冻伤的官兵得到集中救治,张用了4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东北,甚至到了最远的地方漠河。最后,通过多方努力,他集中病人,在长春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烧伤冻伤士兵治疗中心,有60张床位,治疗从全国各地转来的伤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当时中国第一家整形美容治疗中心。
在战火中锤炼,张立足发展整形外科。随团队回沪后,张继续从事唇腭裂、面部裂隙等畸形的修复工作。1958年参加大面积烧伤病人邱才康的抢救工作并取得成功,创造了世界大面积烧伤成功救治的奇迹。1961年,张在上海广慈医院任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时创立了整形外科,后将整形外科更名为“整形外科”,推动了上海整形外科的飞跃,使中国整形外科在国际上一枝独秀。
我们是白衣战士。
我们来自黄浦江。
响应祖国的伟大号召
我们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我们带来了五百万公民的热情。
我们带来了拯救生命的技能。
技能是献给勇敢的士兵的。
热情应该能温暖北方的寒冷。
跨过长江黄河。
出关了
跨过鸭绿江。
同志们!
祖国幅员辽阔。
美丽而壮丽
帝国主义是
血腥的朝鲜威胁着我们的边境。
我们怎么能忍受这种无情的侵略?
怎样才能隐藏愤怒的力量?
同志们!
报效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
献身革命不会使人
现役军人应该先比赛。
我们是白衣战士。
我们来自黄浦江。
——张·《我们是白衣战士》
(《同济大学纪念学报》1951年)
三
战场“接力”
宋如瑶和王汉章接手了“冷冻烧伤治疗中心”
1951年7月,第一批上海医疗手术队完成援朝任务,在张建立的“冷冻烧伤治疗中心”由宋汝瑶教授领导的西南整形外科队接管。
援韩整形医疗队队长宋汝瑶负责出发前挑选队员。那时,32岁的王汉章已经在华西口腔医院实习了三年。作为宋汝瑶教授的弟子和助手,他自然是第一个被考虑的人选。1951年4月31日,以宋汝瑶、邓显昭、王汉章、卢培坤为团长的西南整形援韩队离开成都前往重庆,与重庆的一支10人“胸腹外科队”合并成为“西南援韩外科队”,一同奔赴东北。
抗美援朝西南医疗队在长春野战医院。
战时治疗条件差,房屋被炸得破墙残垣,野战医院只能建在日本留下的8栋政府大楼里。“我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伤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年过八旬的王汉章仍然非常激动。他在战时日记中记录了一位受伤士兵的话:“谢谢你们,我不怕牺牲,只为祖国的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战士们血与死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了支援战场的医生们。
王汉章
在战后的医院里,王汉章从一个简单的口腔外科医生变成了一个创伤修复和整形外科医生,他不得不面对各种复杂和困难的手术。王汉章和他的同事们在手术台上日夜奋战。“每天早上,我在黎明前起床…检查完房间后,我走进手术室。一站就是一天。累了就抱着衣服在地上躺几分钟,起来脱衣服继续手术。回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写工作笔记和手术记录。”伤员太多,人力太紧张。即使通宵工作、不停手术是常态,他还是想方设法挤出最多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学习、做,挽救年轻战士宝贵的生命。
也是在这里,王汉章有一次难忘的心痛经历。
四
化手术刀为利剑,张更管人。
在行动队病房的第二天,20岁的志愿军战士金汉昆被凝固汽油弹烧伤,被转移到“冷冻烧伤治疗中心”。
金汉奎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年轻人。他生来高大魁梧。当他被送来时,他仍然清醒,能够与王汉章对话。但是他的耳朵和鼻子都没了,手里只剩下手掌,只剩下脚。他的眼睛外翻,眼球完全露在外面,嘴巴收缩得像鱼嘴。他只能用管子吸液体。检查结束后,王汉章发现这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只有肚子上的肉还不错”
王汉章花了三周时间帮助他对抗感染,又花了近半年时间做了四次手术。渐渐地,士兵可以闭上眼睛,张开嘴自由进食了…小战士金汉奎住院期间,经常拿着未婚妻的照片,盼回家盼了好久。
由于烧伤的特殊性,患者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为了避免伤员看到自己毁容,烧伤中心的病房里没有镜子,门窗也不允许装亮玻璃。所以金汉奎受伤后一直没见过他的样子。经过几次手术,他已经恢复得很好了,抛开护理人员去洗手间。没想到,卫生间的双层玻璃窗只遮住了一面,他从另一面看到了自己的样子。在一声绝望的尖叫后,年轻人打破窗户,从三楼跳了下去。闻讯赶来的护士只抓住了他的裙子…“他为什么坚持不下来?”每当我想起这个小战士,王汉章
这件事让王汉章意识到,颌面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不仅帮助病人消除了疤痕,还让他们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在援外手术队近一年的经历,让张明确了自己这辈子的目标,他心浮气躁。
志愿者回到中国后,王汉章和他的同事花了近10年时间为伤员做整形手术。“这些伤员大部分都被毁容了,看不到人,这是对他们最残忍的。我们尽力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交流。”对战争创伤的高强度治疗并没有阻止王汉章。相反,他意识到了口腔外科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初,王汉章牵头建立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口腔医院(原四川医学院口腔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引领了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
几十年来,他勤于著书,主编了中国口腔医学经典名著《中国口腔医学》(三卷本)、《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王汉章口腔颌面外科学》等世界知名著作,成为国际口腔学界敬仰的“常青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
英姿飒爽,英姿飒爽,跨过鸭绿江。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向每一位参战的志愿军战士致敬!向捍卫英雄战士的英雄中国科学家致敬!
张
(1916.06-2015.08)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国整形外科的创始人和开创者,被誉为中国“整形外科之父”。
王汉章
(1919.05-2017.09)
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奠基人之一,国际牙医学会院士。
宋汝瑶
(1914.11-2003.02)
世界著名的整形外科医生,外科医学教育家,中国整形外科的先驱和奠基人,被认为是现代世界整形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
1.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收集项目系列:张的故事。
2.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收集项目系列:吴华、张红辉、王著《传》。
科技改革文本/协会的编辑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