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康林第1258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高考沉寂了十几年,在“”之后,出现了一波洁白如雪的浪潮。回顾恢复高考在我国教育史上的重大意义,无疑吹响了学好科学文化,振兴伟大中国的集结号。新三届(77、78、79)大学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群体,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每到八点到九点,就会有大事发生!纵观中国近代史,确实验证了古人预言的准确性。1919年,1949年新中国诞生,1979年中美建交,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等。不仅是国家大事,我自己的一些小事也证实了古人预言的功效。1978年我参加高考考了状元,1979年才敲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至今已有40年。
为了响应毛关于知青下乡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我于1975年高中毕业,加入了知青下乡的洪流。志在深山乡野一展身手,在广阔天地炼心。没有接送,我带着被子和行李,住进了离老家碧桥20里地的宣城棋盘公社陈文大队龚家荡生产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遐想,我开始了社会大学“修地球”专业的人生之路。
我们知青团有七个人,住在四间土墙的简易瓦房里。每个人一周值班一次,包括做饭和打扫卫生。我从小在集镇长大,在家里学了一点做饭,所以能把饭做好。而那些从城市下放的学生,没有经过训练,只能煮出讽刺的三色饭:锅底是糊,中层是黄,上层是白。往往一碗饭递过来,只能吃半碗,因为上面的饭是生的,锅底是焦的。泡菜自带,新鲜蔬菜会员送。没有菜的时候,我们自己做“三鲜汤”(猪油和加盐的酱油用开水冲),用汤泡饭。
当初抱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混迹于贫中农之间,拜他们为师,虚心接受再教育。让我们跟在农妇后面干一些简单的农活:从牛棚里挑粪、除草、割稻子、往池塘里扔泥巴、翻农田(用耙子挖)等等。一年下来,虽然可以谋生,但总觉得无事可做。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大队学校想招一名民办教师。我通过了笔试和口试,以第一的成绩,把自己从一个农民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教育他们孩子的老师。
教了半年,赶上了恢复高考。1977年,我和其他知青一起报名参加高考。因为没时间回家学习,就抱着随大流试试看的心态去了宣城参加考试。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丢了好几年的书都没翻,怎么指望考上?
1978年,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如果我想有所作为,就要学好自己的技能。于是我产生了作业复习的想法:征得大队校吴校长同意,我让妹妹带了两个月的班。
回到家,我拿出尘封了几年的旧课本,先浏览了一遍,再咀嚼一遍重点和难点,踏上了高考的征程。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每门课100分,只要总分300分,就达到本科分数线。
当时负责高考事务的是棋盘公社小学的陈校长。高考分数下来后的一天晚上,我去打听我的高考成绩。陈校长笑着对我说:“小江,恭喜你考上了!””“哦,陈校长,别拿我开玩笑了。在家翻两遍破书就能上大学。别逗我了?”“江你是录取名单上的吗?”“应该是我。棋盘公社不可能和两个同名的蒋一起参加高考。”“好的,我给你看成绩单。江,总分312.5(政治68.5,语文63.5,数学48.8,历史62.2,地理69.5),比本科分数高10多分,可以志愿上大学。我有安徽日报的副刊,里面有各高校的录取专业。你可以填写任何你喜欢的学校的相关专业。”
那时候我还是个菜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咨询老师,也没有多想,就匆匆从重点换成了普通,填了几个心仪的学校。结果我看了眼,没想到来的是录取通知书。要问自己,估计是志愿填报了高数,耽误了普通高校的录取机会。成为第一也是昙花一现,高考还得从头再来。
1979年是结束后的第三年,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三年,也是全国高校持续面向全社会招生的最后一年。换句话说,我们这些高中毕业生,曾经通过自学直接参加高考,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
这是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高考的“末班车”。人生能有几拍?这个时候不打,什么时候打?说来也巧,郎溪县教育局在梅渚中学开办了第一个高考补习班,从全县几所高中挑选精兵强将担任学科老师。这真是个好消息!我还是让我姐蒋康凤代课,去梅渚中学报了第二学期的高考复习。我在补习班科学系统的复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三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之前在宣城参加过两次高考。这次因为在梅渚中学临时抱佛脚,所以在梅中报名,1979年在郎溪县参加高考。在人们眼里,我是1978年高考没考上的,参加这次高考应该是最有希望的。每次考试出来,教育局领导和送考的老师都会问我:试卷难吗?你对自己感觉如何?以我的回答为基准,测试五科试卷的难度。
有志者事竟成。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高考成绩比1978年提高了几十分。为了保证我能上大学,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我拜访了我的高中班主任,迪应均老师。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如果你想报效祖国,想多学点文化知识,首先要选择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那里有很多全国知名的教授。听听他们的教诲,肯定受益匪浅。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师范大学发放生活补助,可以解决贫困生对生活的后顾之忧。狄老师的话在我心里。心动不如行动,重点大学的志愿根本不填。首选填某师范大学中文系。很快就收到了某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查询,我的高考总成绩是79级安师大中文系前三。
上大学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通过几年的高考,我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后采取正确方法取得成功的信心。人类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把潜力发挥到极致,就能在人生履历上写下最新最美的文字,就能最大程度地报效祖国和人民。
作者在一所师范大学武术队。
用文字表达出当时在脑海中积攒多年的“外在环境”、“心路历程”、“追梦情怀”,是我几十年来的夙愿。为读者朗诵一首诗吧。
高考40周年
改革浪潮是新的前奏,有才能的人才能进门。
尊师重教要懂事,重教要感恩。
学海惜烛炬夜,书山惜青春春。
重温大考的辛苦历程,赏追梦人。
(作者是郎溪中学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