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对于促进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近日,教育部陆续发布了新时期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十项职业行为规范,制定了处理教师不当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处理办法。这一系列政策规定,明确了新时期教师职业规范,划定了师德底线,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计划,以教师为本;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根本。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对于促进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自我行为规范的践行者、爱岗爱生爱校的楷模,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构建中华民族这支“梦之队”的梦想家。师德师风关系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不当的师德师风必然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和声誉,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规范教师行为,引导教师立足自身,以德学教,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新时期的新任务。教师肩负着神圣的社会责任,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人生、塑造新人的重任。他们不仅要做传授书本知识的老师,更要做育人的老师,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等方面大有作为。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道德的楷模,人格的楷模。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坚持“四个统一”:教书育人的统一、言传身教的统一、提问与关注社会的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的统一。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报效祖国的引路人。
教育者首先要教育自己,不修身,道德就立不住。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何偏差,都会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以德立人,以德立业,以德教书,以德育人。为人师表,知行合一,坚决杜绝师德失范现象,大力培养高尚师德,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自觉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党爱国,坚定信仰,锻造师德之魂;陶冶人格,磨砺品格,深植师德;专心学习,积累财富,筑牢师德基础;尽职尽责,善良爱人,疏通师德源头。
学为人师,为人处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优秀教师的摇篮里,知识与道德齐飞,人格随道德升华。稳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上旗帜鲜明,立足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共同打造正确敬业的师德师风,加强师德修养,潜心以德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10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