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同济大学(简称同济交大)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捷报频传,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不断涌现新成果。
9月26日,由同济交通大学李兴华教授牵头,同济大学会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华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大学成立了产学研联合体,被认定为综合交通理论重点实验室。
12月8日,ITA公布了第八届ITA隧道奖全球获奖名单。同济交通大学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性与系统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周顺华教授团队作为科技咨询单位,联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了多顶进组合法修建地铁车站工程,并获得了年度唯一优秀工程奖。
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科技自强、人才引领和带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近年来,同济交大深入贯彻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集聚“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推动“大作为”,构建了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不断贡献同济交通智慧。
国际领先的路面全尺寸加速加载测试系统。
聚集“大团队”
提高科研能力
近年来,同济交大致力于建设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迫切需求的创新团队。这些科研团队在持续推进基础研究、提升核心技术研究能力方面成效显著,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R&D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智能路面的内涵与结构》等学术论文,出版了《智能路面技术新进展》等学术著作,并牵头编制了上海市地方标准…同济交通大学凌建明教授、赵洪铎教授领衔的智能路面创新团队取得丰硕成果。
自2008年以来,智能路面创新团队围绕智能路面的科学概念、技术框架、发展路径和功能体系开展了重点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成果于2012年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全国首个跑道属性感知系统,2020年支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全国首个新型智能跑道,同年支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跑道智能化升级和山西交管集团建设重载智能网联卡车编队智能道面系统。
凌建明(左二)带领课题组骨干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智能跑道项目中指导智能感知传感器的安装调试。
同济交通大学杜玉川教授领衔的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技术创新团队,以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为核心,在路面性能测试、车路系统交互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在理论研究突破、科研成果转化、大规模工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团队研发的轻量化巡检技术支持上海市徐汇区于2020年建成国内首个检管分离的市政道路智能管养系统,帮助上海市于2022年建成首个智能高速数字化双生运管平台,支持雄安新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团队在静态交通数字化管理和智能服务领域持续攻关,打造了城市停车数字化、管控一体化、智能诱导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服务于国内多个特大城市、重点区域和大型活动的精细化停车管理。
杜玉川领衔的高频巡检技术助力徐汇市政维护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建设。
同济交通大学孙健教授长期致力于交通流理论与交通仿真、自动驾驶与车路协调、交通数据分析与控制、主动交通管理等研究领域。通过理论创新、模型突破和协同研究,自主研发出新一代微观交通仿真系统TESS NG。团队深挖交通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核心理论,开辟了自动驾驶和车路协调的新研究方向,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时代提供革命性的规划决策方法、虚拟评估技术和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团队围绕全息感知、全局识别、精确控制、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在数字结对、主动管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研发了新一代交通协同管控理论、方法和基于轨迹的数字结对解决方案。
孙健带领团队开发了智能高速交通模拟和数字孪生技术。
同济交通大学马万静教授带领交通控制与服务团队,围绕交通设计与控制、共享交通服务、智能车辆基础设施协同系统等领域,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及国际研究前沿,开展前沿性、实用性研究。团队研发了公交运营评估诊断、智能调度、优先控制、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应用系统和核心设备,为解决地面公交供需匹配弱、可靠性差、运营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项目的成果已在一系列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上海为例,延安路中运量公交项目优先控制响应率达到95%,延误减少21%。项目成果“大城市地面公交精准服务与高效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万静主导项目“大城市地面公交精准服务与高效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搭建“大平台”
有效支持科学研究和创新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体系完备,综合交通研究成果丰富。2017年,学科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之一。2021年,该学科连续第三期入选上海峰会学科建设计划。
2018年以来,同济交通大学获批建设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性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性与运营安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相关省市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多个合作研究中心或实验平台;成立中国交通研究院,打造未来交通高端智库。同济大学与现有的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道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一起,成为我国交通工程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基地。
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同济大学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弹性提升关键技术等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工作的意见》,原则同意同济大学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弹性提升关键技术试点,发展低碳综合交通,保障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综合出行服务与治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与智能运营, 建设高速磁浮交通设备集成验证与综合评估平台,培养智能车辆基础设施协同系统创新人才。 同济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为学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深化交叉融合,促进传统学科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未来,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将围绕加快建设交通运输强国和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体系,引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支撑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节约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同济交大以全面、智能、绿色、安全发展为己任,以世界一流、国内领先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和机制改革,构建面向未来的交通学科建设体系,全面提升交通工程的内涵、学术质量和整体水平。同济交大在“十四五”期间提出了“A+123456”的大交通发展目标,即新增1名院士、2个国家级教学或科研平台、3人被授予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4个以上国家级奖项、5个国家一流课程或教学团队、6个国家重大工程服务项目。
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促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同济大学未来大交通努力的方向。下一步,同济大学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学科和学科优势,让人工智能成为“酵母”,让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如虎添翼。
承担“大任务”
服务国家创新发展
近年来,同济交大主动谋划和承担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急需的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急难险重”,肩负使命。
青藏公路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青藏公路在病害严重的路段,行车条件依然较差。因此,同济交通大学杨毅研究员带领团队依托青藏G109格尔木至那曲公路改建工程第二标段,开展了高原寒冷地区公路改建养护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根据高海拔地区建设项目的特点,结合风险源识别和分析的结果,从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管理建议两个方面研究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工程建设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
面对国家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济交通大学始终努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2021年,以杜玉川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同济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R&D项目“柔通系统信息物理建模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立项。该项目是柔通研究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聚焦提高交通系统柔性问题,首次提出构建基于信息物理系统体系架构的柔通信息物理系统通用理论体系,开发过程可追溯、状态已知、运行可控、系统可用,为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和更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该项目研究有望有效提升中国城市交通系统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冲击下的综合应对能力,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服务。
2022年,同济交大、余雄教授牵头组织申报了国家重点R&D计划“人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可信度评估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该项目联合国内自动驾驶评测领域的10家顶级R&D机构,首次提出了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可理解、可预测、可追溯的无人驾驶可信度内涵,并制定了“集群在环-全链测试-闭环评测”的可信度评测方法体系。该项目将为无人驾驶从示范到商业标准认证提供可靠的基础,推动数千亿人车的无人驾驶产业发展,有助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此外,同济交通大学叶教授针对“互联网加交通”的新型出行服务模式,围绕共享出行领域,研究互联网和信息环境下的出行行为理论和需求预测方法;林聪教授基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路基路面工程、道路材料微观分析,参与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等重大项目的研究。
同济交通大学在综合交通规划领域的相关工作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交通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代表性规划实践、规划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近年来,同济交通规划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服务上海城市和交通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目标,在上海2035总体规划、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世博园区、虹桥枢纽等重点战略区域交通规划建设、新城交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规划项目中做出了积极努力。
生出“丰功伟绩”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近年来,同济交大始终强化重大成果导向,强化全链条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产出核心关键技术和原创性领先重大成果。同时,我们加强了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标志性成果。
针对传统巡检难以保证跑道全时安全高效运行的国际难题,凌建明教授团队经过9年的系统研究,从设计施工、装置研发、理论方法、组网系统等方面开展了产学研联合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智能跑道技术,实现了多项重要创新,有效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目前,智能跑道技术已在成都天府、北京首都、北京南郊等9个民用和军用机场推广应用。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行业标准3项、专著2部、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得中国航空空运输协会民航科技一等奖。
凌建明(左一)在机场智能化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介绍智能跑道的研究成果。
针对道路工程领域沥青路面损伤开裂的理论和技术难题,朱兴义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润湿扩散理论的沥青自愈合两阶段模型,构建了沥青材料裂缝自愈合评价模型,开发了微胶囊自愈合技术和铁氧体微波自愈合技术,使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延长至2.3倍。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路面病害修复材料,实现了对沥青路面裂缝、网络裂缝、坑槽、翻浆等路面病害发展各阶段的全覆盖,解决了传统路面病害处置技术普遍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材料耐久性差、次生病害多等技术瓶颈。这些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长寿命高性能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的创新发展,并获得2021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交通强国和“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的逐步实施,道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和弹性发展面临更大挑战,路面的生态化改造和新一代路面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
同济交通大学李辉教授着眼于道路基础设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发了具有高透水性、强净水性、强降噪性和强降温性复合功能的高性能生态道路材料。建立了道路力学-生态平衡协同的理论与技术,开发了生态耐久路面高效施工与养护的装备与控制平台。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绿色冬奥连接公路、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旌德至吴荣高速公路、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大道等重大项目。研究成果获得2021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就奖一等奖。
李辉团队将生态道路技术应用于冬奥会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曲刚高速公路重载透水路面、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
聚精会神绘制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开创历史新伟业。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战略支撑。我们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轨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展望未来,同济交大将继续坚持“与祖国同行,科教兴国”的办学宗旨,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永恒追求,依托交通学科优势,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更高的质量、更大的贡献服务国家战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黄泽荣肖俊华杨志丹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图片
编辑:袁薛飞
评魏亮·杜爱萍
制片人陈琳
投稿邮箱:xww@zgjtb.com商务:010-6529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