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适用于医疗专业人员。
聆听专家讲座,共享学术盛宴,领略大咖风采!
秉承传统,不断创新,学科融合,共创未来。为推动我国风湿病学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诊疗技术,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26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古城Xi安成功召开。数千名专家齐聚一堂,以“对话”为主题,就风湿病学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图1)。
图1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现场(左右滑动查看图片)图1中华医学会第26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免疫性炎症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复杂,以免疫失衡和全身炎症为特征,导致进行性和不可逆的多器官损害[1]。在3月31日全国风湿病学年会主会场,北京协和医院张逢春教授以“替他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ⅲ期临床数据共享”为主题,探讨了全球首个针对SLE的双靶点生物制剂的优异临床效果(图2)。
图2张逢春教授精彩的学术讲座
独特的机制奠定了卓越的性能。
Tetasip引领SLE治疗的未来
《202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显示,我国SLE治疗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1]。长期以来,长期使用传统药物治疗SLE引起的不良反应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地SLE领域的医生和患者。减少复发和药物不良反应仍是目前和今后SLE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发现,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可与B淋巴细胞上表达的I型跨膜蛋白受体结合,在促进B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中起关键作用,而这正是导致SLE的关键环节之一[2,3]。所以破坏这个过程发展的太极,就从。
作为国内首个获准用于治疗SLE的生物制剂,Tatasip拥有全新的药物结构和双靶点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重组融合蛋白,Tatasip由人跨膜激活因子和钙调素配体相互作用因子(TACI)受体的胞外结构域和人免疫球蛋白G(IgG)的可结晶片段(Fc)结构域组成。Taitacip可以针对B淋巴细胞发育至关重要的两种信号分子BLyS和APRIL,从而有效降低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达到治疗SLE的目的[4,5](图3)。
Tatasip的双重作用机制。
作为我国免疫领域首个全球一类新药,替他西普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获得“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Tatasip SLE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第一例于2022年6月正式招生,中国研究中心也将于2023年招生。研究结果在意料之中(图3)。
创新研究,挖掘临床价值,
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相辅相成的。
为了评价Tatasip在SLE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张逢春教授的团队开展了这项多中心、动态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覆盖中国42个研究中心,共335例患者,随机分配到Tatasip组(160mg/周+标准治疗)或安慰剂组(安慰剂+标准治疗),共52周。
主要治疗终点是两组在第52周时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应指数4(SIR-4)的反应率。次要疗效终点包括研究人员的总体评估scSRI6e (PGA)与基线变化之间的关系、泼尼松剂量≤7.5mg/d SRI7的受试者与基线fSRI8 44~52周相比下降≥25%的比例、血清学指标(IgG、IgA、IgM、CD19+B细胞、抗ds-DNA抗体、C3、C4)与基线变化的关系,以及随机化后的癫痫发作。
初步结果显示,从第四周开始,Tatasip组的SRI-4应答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并且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在第52周,Tatasip组的SRI-4应答率为82.6%,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8.1%)(图4)。
图4在第52周,160mg组的Tatasip对SIR-4的反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并在4周内迅速起效。
至于次要疗效终点,从第4周开始,治疗组的PGA评分下降明显大于安慰剂组,并持续至第52周(P
图5两组PGA评分与基线的历时分析。
此外,从第4周开始,塔塔塞普组的补体C3和C4水平以及下降的IgG、IgA和IgM水平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IgG和IgA的平均水平高于正常值下限,而IgM接近正常值下限(图6 & 7);此外,与安慰剂组相比,Taitacip组的SLE发作风险降低了42.7%,严重发作风险降低了77.2%。
图6两组中补体(C3,C4)相对于基线的变化率。
图7两组患者IgG、IgA和IgM(g/L)测量值的历时图。
安全性研究结果还显示,用Tatasip治疗SLE患者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组相比,Tatasip组没有增加感染的风险。
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临床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这些互动和协作也产生了更多的学术思想,为各个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新思路。中华医学会第26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正是在实践这一主题。
通过张逢春教授在本次风湿病年会上的精彩学术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双靶点生物药物,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作用机制,Tatasip在SLE III期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显示其4周即可起效,治疗52周后SRI4有效率高达82.6%,复发率降低了42.7%,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种药物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用双靶点药物治疗SLE的新时代,也为中国风湿病学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敬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无需下载便可浏览更多风湿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