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本报记者沈文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

本报记者沈文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扎根甘肃办好涉农专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特色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校企合作优势等服务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代职业农民培养,着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代新型农业人才,促进农村产业蓬勃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农业振兴计划的百年发展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07年,至今已办学百年。甘肃省首届科技英雄周向春在学校从事育种工作近50年,育成了天农、青农、青山、甘雨系列小麦品种和天雅系列亚麻品种,为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所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农业学科是学校的传统。在周向春科研的基础上,学校组建了4个育种推广和产品开发团队,育成小麦品种69个,亚麻品种27个,推广面积2.2亿亩。开发茶叶有机肥、辣椒收割机等50多项农产品和设施,获得国家专利55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4项,地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1项,地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7项,哲学社会科学奖37项,被评为甘肃省技术转移示范高校。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坐落在黄河之滨,农作物生产技术(中药材种植与加工、蔬菜栽培方向)、园艺技术(花卉果树栽培方向)、畜牧兽医等优势专业学术成果突出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为对接乡村振兴,学校推动专业向信息化、产业化、智能化、复合型方向发展,有效实施“专业链+产业链+人才培养链就业创业链”建设。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主任刘宗生介绍,目前,学院已与中国农科院兽药研究所、省农科院、省农垦集团等校企合作,共建国家级(财政支持)专业6个、省级骨干(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个、国家级和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我们与美国、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奥地利、新加坡、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开发合作关系,并建立了中亚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根据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把“三农”作为重要任务,走“产学研创新利用”之路,努力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寒冷干旱地区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

国家需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学校自创办以来,经历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始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三农事业的发展。

纵观学校历史,王、、罗景泉等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通过教学与生产、农学、工学结合和“教学做”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用”之路。周向春、韩翠云等一批学者潜心科研、服务“三农”,培育了小麦、亚麻新品种,形成了“专家引领+科研育人+服务产业”的教研模式,培养了魏共和、朱拥军、任建平等一大批优秀农村干部和农业企业家…

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力宏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秉持“像培育优良品种一样培养学生”的原则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甘肃省农村干部培训基地、甘肃省创业带头人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等4项国家和省级认证。省内种子企业的创始人和技术骨干大多来自学校毕业生。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甘肃大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三农,为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深化产教融合,一直被视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针对种业“大产业小企业”校企合作面临的内在驱动力不强、合作培养缺乏长期持续性、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等共性问题,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突破“大产业小企业”壁垒,通过“多元校企共建产业联盟”,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在种业缺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情况下,单个企业订单班的学徒制很难推行。在此背景下,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态学院从实践出发,积极适应种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大工业、小企业”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产业特点的创新型专业办学模式。

农业与生态学院先后与酒泉种业集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基于此,开展了工学结合、校地企联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共同实施了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工学结合为形式、学校教师、企业大师、行业专家联合授课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多年来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核心,辐射西北地区的稳定就业市场。

王力宏介绍,2018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超过96%。

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农业发展

结合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农民科技素质的“临夏模式”是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可行之路。在陇南、临夏等地,学校设立了24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学历农村人才6213人,制定了“一地一计划”,形成了“订单式”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了“三区”农业产业发展。

在舟曲县曲瓦乡白藏村,学校建立了小麦、油菜、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基地,引进推广冬小麦、冬油菜、马铃薯新品种,根据农民需求开展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实用育种技术、果树修剪嫁接技术培训;在宕昌县阿吾镇西古村建立了中药材新品种推广基地,定期开展中药材引种、示范和技术培训,引进党参、当归、黄芪等道地中药材新品种,指导药农进行新品种制种、合理施肥和科学施用农药、育苗技术培训, 开展中药材标准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乡村干部、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学校开展“线上+线下、集中+面授、田间+课堂”教学,提升学历;形成了“陇东向东”、“陇南开发木耳新产品”、“河西向西”、“甘南南下”的技术服务队伍,形成了“科技+专家+企业+村组”的服务机制。

多年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面向甘肃省农业农村一线,结合甘肃省村级产业发展实际,聚焦农村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专业合作养殖、动物疫病防治、中药材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等知识和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百年农学承担重任,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传承百年。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效显著。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农村产业带头人,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国新局面贡献了职业教育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35365.html
1
上一篇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 雅思班学费 雅思课程培训班一个月多少钱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