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青岛39中海洋班 青岛39中高中部

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励精图治,勇往直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励精图治,勇往直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紧抓课堂教学 满足学生多元需要

今年,市教育局深化教学改革,积极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全市义务教育学生参与率达到98.6%,市区初三学生晚自习参与率达到90%以上,满足了学生完成作业、答疑辅导、静下心来等多样化需求。

青岛实验初中晚自习教室里,老师为学生解答疑难。 学校供图青岛实验中学晚自习教室,老师为学生答疑。学校供图

“今年秋天刚开学,得知学校要开设晚自习,我马上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青岛实验中学初三3班学生王照坤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在学校呆到晚上8点才开晚自习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家里。“学校的晚自习是6点到8点。这两个小时在学校的学习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王照坤说。一位正在护理的值班老师告诉记者:“试点晚自习是初三学生自愿选择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除了照顾学生,老师还帮助学生回答难题。”

在王照坤的自学计划中,记者看到,除了完成课后作业,王照坤还会抽出一些时间做练习。而且根据值班老师的安排,他还自己规划晚自习的科目,如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等。,平均每天轮流分发,借助晚自习解决各科的问题。“通过晚自习,不仅可以在学校完成作业,还可以做一些校外拓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让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舒适。同时学校有老师随时答疑解惑,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及时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的更扎实。感受最突出的是物理,留在课堂上的题在老师及时解惑中完美解决。”王照坤说。

青岛市第三十九中学三年级二班的赵同学和有着同样的感受。她向记者坦言:“以前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在家里总是走神,容易被环境因素干扰,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现在学校有晚自习,可以专心学习了。”据了解,青岛三十九中建立了“零人头”自习模式,为初三学生提供良好的晚自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高效的自习氛围。“看到大家都埋头苦干,这种学习氛围会带动大家积极学习。”赵对说道。

“孩子们晚上在学校学习比在家学习更让人放心。”青岛市第六十一中学初三四班的家长吴伟说,学生在学校上晚自习,既解决了家长不能帮孩子做作业的尴尬,也给了家长更多的工作时间。“孩子回家后,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反而可以多关心孩子的身心,促进亲子互动。”麦岛中学一位初三学生家长说,晚自习前,他要从每天上班的市南区赶回自己居住的崂山区给孩子做饭。现在,学校给孩子们解决了晚饭。孩子们不仅在学校吃得好,而且比在家吃得多,大大减轻了父母的压力。自初三晚自习试点以来,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表示非常满意。也有很多学生家长表示,初中生即将面临中考,家长和学生压力都很大。晚自习给孩子和家长送去了一颗“定心丸”。很多家长表示:“相比孩子在家作业的表现,从孩子作业的质量来看,在学校显然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孩子们回家后的表现没有以前那么散漫,摆脱了混日子、容易分心的毛病,养成了高效自律的学习习惯。”

市实验初中三年级部部长刘世杰告诉记者:“刚开始孩子们不适应,不知道晚饭在哪里吃,晚自习做什么,写完作业要不要交等等。这两个月下来,同学们基本适应了晚自习的作息规律,轮流在食堂吃饭。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就能完成作业,有些作业老师当晚就能反馈,但当场就能解决。同时,孩子们和家长对学校非常满意

“多报喜巧报忧” “新家访”搭起新平台

电话面试、小组面试、在线云面试…市教育局通过丰富家访形式,积极开展“新家访”。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为学生成长“把脉”,搭建家校合作新平台。

“以前,孩子一听说老师要来‘家访’,就像霜打的茄子。它一直对老师有一种距离感,害怕老师回家。现在不同了。老师回家,看到老师很和蔼,开门就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崂山区海尔路学校一年级学生贾加的母亲说,因为女儿今年刚上学,家长又喜又忧,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学校生活?你能跟上学习的步伐吗?贾加的妈妈说:“有时候我特别想去学校看一眼,但我只能焦虑。直到老师来家里看望,我们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崂山区海尔路学校一年级二班班主任梁琳琳说:“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尽量和父母面对面沟通。他们有些人一次也没谈过‘透明’,所以我会反复去几次。”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孩子们顺利完成从年幼到幼小的过渡,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开学一个月后,梁琳琳带着对孩子们的初步了解,开始了家访。“我们班的同学陈骁,平时比较活跃,上课经常开小差,纪律性差。班上的老师都反映他的表现不理想。和老师们深入交流后,我整理了他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优点和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拟定了家访提纲,梁琳琳还录制了私下感谢父母的视频。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和陈骁的母亲预约了一次面对面的家访。见面后,梁琳琳用“巧报喜不报忧”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从陈的文明礼貌到他的行为习惯,从他的课堂表现到他的学习成绩,从他的生活到他的自理能力…陈听着的话,时而满脸通红,时而低下了头,时而用眼睛瞟了母亲一眼…表情非常复杂。“这是我和他单独交谈时从未见过的。当时陈骁的妈妈也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明确表示希望老师积极引导,她会全力配合。”当梁琳琳把事先录制好的视频给陈骁的母亲看时,陈骁的母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临行前,陈骁拉着梁琳琳的手,认真地说:“老师,我以后会遵守纪律,好好表现!”

“家访深深触动了我,带给我无尽的思考。”梁琳琳说,家校合作的目标是“教育”,关键是“合作教育”。老师和家长的配合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只有老师和家长真正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家校合作教育才能达到“1+1 > 2”的效果。

高校创新育人

2025年,青岛的高校将超过32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山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青岛市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要求,青岛市近日出台《青岛市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促进校地深度融合为重点,以平台机制建设、示范学科建设和高校重点项目建设三大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年轻高校和科教机构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实施高校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深化高校共建,以服务青岛“六城”建设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发挥吸引人才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商河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胶东经济圈发展的平台作用。加快康复大学的建设;扩大青年高校空学校数量,推进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二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四期、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期建设开放;加快高等学校相关项目建设运营,激发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中心创新发展活力,发挥好青岛高等学校合作发展联盟平台作用,促进青岛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动“十四五”期间增设高校,配合商河经贸学院筹备工作。到2025年,全市力争拥有青年学院(含校园)32所以上,全日制在校生47万人以上,充分发挥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资源集聚效应,形成依托高校人才和科技资源的产业经济圈、特色文化圈和消费经济圈。

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努力构建城乡协调、优质均衡、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它有信心、有能力办好家里的每一所学校,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教育答卷!

来源|(除署名外)青岛晨报记者钟尚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35478.html
1
上一篇青岛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青岛高考报名入口官网
下一篇 arwu arwu2023中国大学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