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张改伦实习生鲁玉娥
17日下午,#学分制收费的山东财经大学#上了热搜。
原来,实行学分制后,部分学生需要缴纳数万元学费,引发争议。有网友在评论中问:收费有法律依据吗?还有人开启了嘲讽模式:不愧是财经大学,但是会算账。
山东财经大学回应。
先别讽刺。
不管山东财经大学的学费计算方法有没有问题,学分制收费真的不是它的“创举”。按学分收费不仅是依据,也是改革的大势所趋。
爆料学生的学费支付页面
从2007年开始,北京等地的一些大学开始试行这种收费方式。湖北、广东、山东等省的许多大学已经采用了学分制。
去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完善学分制,推进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健全。
不过,多所学分制大学的学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并没有觉得这种收费方式有什么特别的,甚至很困惑:“多交钱多上课有什么好?”
专家指出,学分制收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费构成结构的改变。其实是学分制教学改革的衍生品。“学分制收费的前提是在高校建立真正的学分制。”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说。
我的大学是我的决定。
给学分明码标价给了学生一个直接的感官刺激——原来,学习是要花钱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初赵辉表示,学分收费也是在提醒学生,无论选择什么课程,都有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选课的时候要更仔细,要明确自己到底想学什么,想学什么,想学什么更值得。“有些学生不上课,甚至花钱让别人代上课,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一般来说,按学分制收费并不意味着学生的经济负担会增加。
根据规定,学生按照培养计划正常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分学费(不含复读、辅修、双学位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之和,不得高于按学年制收取的学费总额。所以,如果学生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学业,所交的学费和以前没什么区别。如果学生愿意辅修或攻读第二学位,一些高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学分制收费通常会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宣传点。
如果你有耐心查阅高校学分制收费的介绍,可以看看类似的表述:学分制收费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课;有利于弹性学制的实施;可以根据学生选课收取学费,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如果有余力,可以三年完成四年的课程;如果想休学创业,可以多待几年,完全安顿下来。
“推进学分制办学和收费改革,意在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包括选课、选老师、选学习时间,以促进学校重视课程建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大学教学的满意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确实有一些学校在推进学分制和收费改革,但他们并没有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不注重课程教育质量,而是在收费上做文章。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错不在信用体系。
一些信用系统收费
“形式大于内容”
兰州城市学院高级会计师季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大多数高校实施的学分制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方面的作用。”。
有学年收费的高校虽然普遍实行“预收-结算”制度,但基本沿用原有的学年收费管理办法,按照当年物价管理部门公布的项目和标准收取各种教育费用。
实行学分制的天津科技大学教师张睿曾指出,我国高校现行学费标准是根据地区经济水平确定的,没有科学合理地评估各种专业课的教育成本。况且如果真的要进行评估核算,工作量真的不小。毕竟高校的学科差异很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按学科和专业梳理清楚。
所以很多高校的做法是,学年制下的政府规定学费减去专业学费,再除以课程总学分来确定学分单价。
还有一个很多人提到的问题是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两位研究员在分析湖北高校实施学分制收费的困境时指出,高校课程供给能力有限。学分制收费的实施赋予了课程一定的商品属性。既然学生要为课程付费,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选择。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很现实,高校的教育资源还是供不应求,从师生比就能看出来。选课,尤其是热门课程,需要速度和人品。学生往往不能真正按照自己的需求选课,有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需要建立一个真正的信用体系
而且,按学分制收费的高校,学生真的有充分的自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上述学者指出,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培养计划的限制。学分制的实施,旨在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自。但是在制定培养计划上,高校给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空,学生的主动性有限。这主要表现在必修课比例过高,选修课比例过低,同一专业的学生选修课内容往往大同小异,缴纳的学费也相差无几。
楚赵辉还指出,mainland China大多数大学还没有真正实行完全学分制。“学分制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但内地大学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必修课。”
什么是完整的信用体系?张段宏解释说,这意味着学制是灵活的,学生只要完成课程就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根据需要推迟毕业。但是现在大部分大学课程都是预定的,所以学生很难得到这个选项。另外,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课程。比如,即使有能力的孩子是历史专业的,只要所学的计算机课程符合相关要求,也可以申请计算机学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很多高校有学分的概念,但本质还是学年制。只是引入学分计量单位,按学分核算课程,适当增加选修课。”
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分制收费的“获得感”,关键是学校要进行有效的学分制改革,从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专业调整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张建议,相关改革实施后,学校需要基于学生的立场进行更多的解读和宣传,让学生真正理解政策意图,从而用好学分制收费这个“杠杆”。
“发达国家的大学实行学分制教学,必修课只占总课程的40%,选修课占60%,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熊丙奇强调,学分制改革是中国大学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让学校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