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汇点新闻客户端】
汇点新闻扬州南部有一条街,叫印石街。明清时期,“盐引”曾把这条不到一里长、只有一尺宽的小街,变成万花筒般的“大世界”,堪称扬州盐业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印石街是一条狭长的街道。
这条街曾经是盐商和有钱人的温柔乡。
春秋时期,国家专营食盐,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以前,食盐的流通由国家完成(“直接转售”)。唐朝以后,流通环节交给商人,国家颁发证书允许流通销售,称为“盐引”。
商人向政府购买盐鉴,盐鉴上写有盐的数量、运送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然后,商人拿着盐,把它引到产盐区,供养盐;然后把盐运到指定地点出售。食盐引进制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过去官收、官运、官销的食盐专卖制度。一方面牢牢抓住了食盐运销这个中心环节,保证了国家税收;另一方面,通过放权给商人,提高了流通效率,让一批商人因盐而富。
扬州著名文史学者、地名专家黄继林告诉记者,“引”是指盐引,“市”是市场,“引”是买卖盐引的交易市场。扬州曾是两淮盐业中心,明清时期扬州盐商极为丰富。据清帝高宗记载,盐商每天都聚集在这条街上,“专囤积巢,江广(江西、湖广)日出时卖价增加,其巢价亦可骤升,乘虚而入。”所谓“囤巢引巢”,本质上就是卖盐。印石街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金融街或者证券交易市场,每天人流涌动。一直在进行的食盐贸易影响着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周边省份的盐价上涨,盐商也因此获利。那时候,印石街是如此的富有,以至于它成了盐商们温柔的故乡。
鸦片战争后,国运衰败,盐业政策收紧,扬州几经战乱,商业环境恶化。此外,由于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大运河不再是唯一的通道。这些都让扬州盐业的辉煌不再。于是,很多盐商告别了美食、美女、豪宅,离开扬州去了外地。这条曾经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的老街,如今却是一片寂寥。
这条街上住着许多贵族家庭。
在街上有一座建于清末的方公馆,这两兄弟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人物。
店主名叫方尔贤,生于1873年,扬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高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去北京参加考试,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入会场。其间结识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并在诗词歌赋中同甘共苦。在京期间,他目睹了清廷的腐败,意识到科举不能兴国,就没有再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寻求使强兵成为富国的途径,他曾在湖北武昌当过张之洞的助手。回到扬州后,他曾致力于兴办教育,振兴实业。辛亥革命后,淮盐署在扬州成立,方尔贤任负责人,最终成为财主。1927年,他死于印石街的故居。
他有一个一岁大的哥哥叫方尔谦,曾经是史静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的教授。他擅长文史,擅长鉴藏,尤其擅长对联,有“联圣”之誉。后,他经常在报纸上评论袁世凯。为了争取他,袁世凯聘请他当家庭教师。袁世凯次子袁与方关系甚好,深受方影响。他曾经劝袁世凯不要当皇帝,袁世凯不听。方尔谦害怕受到伤害,与袁一起逃到天津日租界,以卖字为生。1936年在天津去世。
如今的巴宗门,故居已不存在。
明清时期,徽州盐商多聚居于扬州,其中歙县郁亮镇巴人就聚居于街东侧。据《江苏名街》(魏兴、潘、)一书记载,巴斯德是徽州名门望族,人丁兴旺,占据了整整一条小巷,小巷里也布满了。扬州人管这个地方叫将军门,所以这条巷子后来就叫将军门。像扬州这样以门命名的胡同还有很多,如门、蔡门、马门、谢门等。
当时,巴宗门住着徽商兄弟巴茅沅和巴维祖。巴元寿从盐业起家,成为富翁。精通文学艺术,尤其擅长篆刻的巴维祖,作为徽派的代表而闻名于世,受到后世的推崇,影响很大。扬州八中门的巴斯德故居已不存在,但安徽歙县郁亮镇仍保存着巴维祖故居。院深墙高,气度不凡。你可以隐约想象当年巴斯德大家庭的繁荣。
尼姑曾是大衍孝的故居。
在通往城市的街道上还有一个看似不知名的尼姑,名叫优陀琳。民国时期,这里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住着一个叫徐宝珊的伟人,又名“徐虎”。
徐宝山是镇江人。他从小习武,爱打抱不平。当时,驻镇江京口旗营的一名旗兵了一名年轻女子,引起公愤。徐宝珊拜访旗兵,用刀砍下他的头。因为政府想让徐宝珊逃跑,开始土匪生涯。此后,他投靠了江湖上有名的盐枭孙棋。孙棋死后,徐宝珊独占了这座山,越来越多的人投靠了他。镇江、扬州港口已经是他的地盘,有700多艘船,几万兄弟。
后来接受清廷邀请,被清政府提升为参议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在镇江响应革命军,在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司令。1912年3月,南北讲和,徐宝珊见风使舵,做了小屋,投靠袁世凯。革命党曾经争取过徐宝珊,但是没有成功,所以决定除掉他。徐宝山热爱古瓷。上海陆军总司令陈买了一个贵重的花瓶,放在一个预制的装有炸弹的古董箱子里,送给徐福。徐宝珊当即被杀,时年47岁。徐宝珊的第二任妻子孙朗仙和他们的孩子皈依了佛教,他们放弃了作为尼姑庵的房子,改名为若陀林。此后,孙朗仙一直修行佛法,皈依佛门。在念佛的岁月里,孙朗仙多次变卖金银财宝,为百姓解决河涌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印石街102号的西侧,也有一口古井。据说太平军攻陷扬州后,曾在此饮用井水。在井场的外缘,可以看到彩云、龙纹等斑驳的图案,而在井场,则是用井绳打出深深的沟槽。
黄继林说,除了一个钉在盐商住所高墙上的路名牌,这条街上看不到有300多年历史的食盐进口贸易的痕迹。但街道的每一砖一瓦都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老城氛围,既有情调,又有韵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人
图片由黄继林提供。
《寻访江苏老地名》栏目由新华日报、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在“人文周刊语境”版、“江苏地方志”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路口文化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官方账号推出,邀您撰文探讨江苏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江苏故事(投稿邮箱:454891013@qq.com)。
编辑:吴宇阳
本文来自【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