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时事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朱镕基的名字出现在去年闭幕的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报道中。朱老是共和国第五任总理,现已95岁高龄。说到他,大多数中年中国人应该还记得他在任期间的一系列反腐和提振经济的措施。
在结束了国家领导人的生涯后,党员,一个老员,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共产主义事业,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
2014年10月,根据胡润慈善榜公布的数据,朱镕基个人捐赠金额达2398万元,主要用于教育。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消息震惊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朱镕基是一位前国家领导人,他总是表现出他的正直和清廉。
这样一个退休公务员怎么可能一下子捐2000多万人民币?
要知道,这个数字是当年某新闻集团马总捐款的两倍。虽然我没有说出来,但是很多人心里应该都有疑惑。毕竟如此巨额的捐款是怎么来的?要回答这样的疑问,要从朱老就任国务院总理说起。
1998年春,朱镕基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上任伊始,朱镕基就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风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一方面,中国终于有机会坐到谈判桌前,与国际社会讨论加入世贸组织(原关贸总协定)的细节。
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要打开国际大门,走出去,中国偏远落后地区的温饱问题仍然亟待解决。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连招呼都没打,就呼啸而至。
朱总理以其丰富的经济知识,及时操纵国家机器,从稳定经济命脉入手,牢牢掌握了股市和房地产两个重要阵地的主动权。凭着他的气魄,及时稳定了国内金融形势,把可能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朱总理以坚定的意志走遍了中国的贫困县区。他根据亲自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坚持以经济规律为依据。一方面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另一方面促进招商引资,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年的总理任期并不长,但朱总理的豪言壮语:“不管前面是雷区还是万丈深渊,我都要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现在,它仍然在撞击地板。
卸任总理后,朱镕基保持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人们偶尔也能从京剧活动相关的报道中得到几句关于他的话。朱老是个“迷”,京剧是他工作之外最大的爱好。在业余时间,他也会和妻子在一起。在家里,他会和妻子一起唱歌,过一把京剧瘾。
不过朱老更多的退休生活其实还是在笔端。朱老参加革命多年,履历丰富,经历了无数次的时代变迁。事实上,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珍贵的微缩版。
没有了繁重的国事工作,朱老开始整理自己各个时期的演讲稿和发言稿,汇编成册,交给出版社出版。他的文章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性又有时代特色,深受各类读者的欢迎。就这样,没几年,朱老就成了国内有名的“畅销书”作者。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应该恍然大悟。既然是畅销书作家,勤于写作的朱老自然有很多钱。他这个年纪,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去追求各种高端的物质享受。
但朱老的情怀和境界,早就决定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在朱老师的要求下,稿费的收入很多甚至没有交给他,而是由出版社直接支付给全国各地的教育基金会,全部用于支持贫困落后地区的助教活动。
这么大一笔捐款,朱老从来没有为自己做过任何宣传。他只是身体力行,默默擦亮胸前“员”的金字招牌。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并非商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