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北京五中地址

原标题:“回忆上世纪60年代的五中校园” 1960年秋考入北京五中,1966年高中毕业。我学习了六年,期间的校园生活记忆犹新。一切似乎都发生在昨天。

原标题:“回忆上世纪60年代的五中校园”

1960年秋考入北京五中,1966年高中毕业。我学习了六年,期间的校园生活记忆犹新。一切似乎都发生在昨天。

辗转于胡同间办学的中学

北京五中,一所奔跑在胡同之间的中学,创建于1928年5月11日。它原本是北平社保局办的一所平民学校,专门招收交不起学费的贫困家庭的孩子。首任校长蔡先生是致力于“教育救国”的社会名人。他对这些穷学生亲如父子。至今,校园内蔡校长纪念碑上的碑文包括“公教不严,不敷衍,但劝导学生若父子则好”的内容为五中赢得了“朴实扎实”的社会口碑。1929年11月,更名为北平特别市公立第五中学。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北平第五中学。1949年9月,更名为北京第五中学。五中以“勤俭节约”为校训。

五中原校址为朝内后炒面胡同13号。1930年夏,迁至安内胡同6号,这里曾是清代荀君旧居,也是范旧址、国子监和第一次官分、法国预备学校和国立史静图书馆。当学校在1945年面临困难时,它得到了两位爱国学者官员沈坚石和英的支持。1946年春,迁至日据时期修建的城北民族学校旧址东四北街326号,同时得到小团胡同第八民族学校宿舍。沈建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抗战胜利后,他成为教育部驻平金地区特派员,负责接收敌伪文化教育机构,后在辅仁大学任教。李倩当时是市教育局局长。他的大儿子应若诚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他的孙子英达因执导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而闻名。

五中所在的窄筒胡同,是北新桥路口南侧西边的一条弯弯曲曲的胡同。中午一放学,胡同里全是戴着“北京五中”四个仿宋式校徽的学生。胡同东口是13路公交船板胡同站。我家住在和平的时候,每天上下学都坐这辆公交车。从胡同的东门往西走,你会看到一个北面有红色大门的四合院,著名剧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作者田汉就住在这里。再往前走,五中的大门就在两个门外。当时五中是男校,附近的二中也曾是北京东北角小学生的好学校。

四合院式的校园建筑

20世纪60年代,五中的大门是灰色砂岩砖砌成的圆拱形大门,门上写着“北京五中”六个红色大字。

因为五中地处城市居民区,校园不大,由四栋教学楼组成:灰色的两层北教学楼和西教学楼,连在一起,是日本人建的,楼层和门都是推拉式的;红砖二层的南教学楼是解放前建的,也是木地板和推拉门;东边是一栋三层青砖楼,因为年代短,看起来很新。它全是水泥地面,有一个内门。西窗的教室外面有草帘,夏天放下来遮阳。四栋教学楼前都种了树,有很多阴凉的地方。当时教室里虽然没有电风扇,空调谐器等设备,但是夏天上课也不觉得很热。冬天教室没有暖气,都烧半人高的燃煤炉。学生们分组轮流值班,一大早就到了学校,和门卫一起做炉子。

四栋教学楼中间是一个操场,有四个篮球场,特别是校门位于校园东南角,让整个校园像一个老北京四合院。五中的教学楼档次分布很有意思。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依次从东楼、南楼、西楼到北楼排列。我高一高二的时候在东楼,高三的时候在南楼,高一的时候在西楼,高二高三的时候在北楼。学了六年,在这个大四合院逛了一圈。

学校的北楼可以算是校园的主体建筑。楼下东边是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好像曾经分过教育处和教务处,分别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楼下西边是语文、数学、外语三个教研组,尽头是教师团支部办的黑板报。楼上中间部分是教师会议室,中间楼梯东侧是团委和学生会,我曾经在那里编辑过油印小报《团内交流》。北楼的东南角和西北角曾经是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楼上楼下的北墙上挂着祖冲之、李时珍、张衡、牛顿、伽利略、米楚林等中外科学家的画像,使整个走廊充满了浓厚的科学气息。东楼和南楼除了学生教室,还有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美容等教研组和生物、物理实验室。北楼后面有个诊所,配了两个医生。有小病的同学可以在这里免费取药,如果不小心受伤了可以及时治疗。

沸腾的校园操场

北楼前是指挥官的办公桌。每天,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在扬声器播放的广播体操音乐下进行课间练习。每个学期的开闭幕式和每周的校会也在操场上举行。记得高中的时候,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几位青年老师还在台上表演了话剧《青年一代》的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0年,在抗美援朝的伟大运动中,报名参军最多的高二A班学生,在班主任卢庆焕老师的支持下,把班级命名为金日成,一直没有停止过。因此,每年在朝鲜国庆节或《中朝友好合作条约》签署纪念日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学校里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在操场上举行的电影晚会。校长和朝鲜驻华使馆官员发言后,讲台上挂着屏幕,放映尚未正式上映的新片。记得一次是《好兄弟》,一次是《红太阳》,让同学们大饱眼福。讲台后面北楼中间过道东侧第一个房间是广播室,管理讲台上各种活动的扩音设备,也是学生会主办的吴公中学广播站的广播室。经常在下午下课后播报各班投稿,曾经担任过播报员。广播室的墙上挂着一部电话,供老师与外界交流时使用。

司令台东侧是“红五中”黑板报区,六块大黑板,每周六出一次。黑板报由学生会主办,下设采编、抄写、美术三个组,后来由于收到的稿件很多,在学校大门右侧平房的山墙上开辟了新的黑板报区。初中做文案,高三参与剪辑。每次新一期的黑板报出来,往往会吸引很多同学来看,看到自己班级的投稿被采纳,会特别开心。

四栋教学楼围起来的渣土铺成的操场不大,周长只有200米。操场简陋,地面损坏快,很快就会出现坑洞。我们经常看到体育老师在课后亲自修理地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大修。这时,所有高年级的学生都会加入进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挖场地,运黄土,运水,拉磨,热火朝天。操场外,东北有单双杠,西北有跳远沙坑,西南有攀杠和跳高沙坑,北楼后面有两张水泥乒乓球台。四个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台是课间最抢手的运动场地。往往下课了,人还没跑到球场,球已经从教室窗户飞到篮下,占了满地。下午两节课后,操场上龙腾虎跃,班级篮球赛如火如荼。喜欢长跑锻炼的同学在跑道上挥汗如雨。暑假里,操场上经常有参加国庆活动的体育部队操练,学生们挥舞着红黄两色的旗帜进行国旗操。1965年,我为第二届全运会团体操排练,时而在沙坑里练金字塔,时而高举红绫做的火炬奋进。

多彩的周末校园生活

那时候五中的社团活动很活跃。每周五下午,南楼正对校门的后墙上,贴满了社团活动通知的小黑板,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课外兴趣小组;有民谣乐队、西洋乐队、军乐队、合唱队、舞蹈队;有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有各种各样的模型,舢板,射击队,无线电电报队,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周六下午不用上课,校园里热闹非凡,打破了平日的宁静。南楼下军乐团锣鼓喧天,气势非凡。他们经常走在学校游行队伍的最前面。西楼教室的民乐队、西乐队正在演奏悠扬的歌曲,各种庆典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表演。操场上的体育迷们正在奋力拼搏。操场东北角有个小温室,里面种着各种植物。兔子和青蛙等动物被饲养在温室外,学生们在这里和老师一起探索生物世界的秘密。我们班还利用周六下午排练节目,有山东柳琴书,三狗板,天津快板等等。有时候学生会也会在广播室卖周日交道口电影院学生场的票,每张15分钱。

吸人眼球的校园图书馆

醒目的校园图书馆在校园西楼的南半部,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有一大摞书,由两个老师管理。每天下午课间和两节课后借书。铃声一响,老师宣布下课,想要借书还书的学生立刻以百米的速度冲向图书馆,尤其是东楼的学生要跑100米才能到西楼。但毕竟十分钟是有限的。即使两位老师处理的很快,也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借书。铃声一响,不管有没有借书,大家都冲回教室,即便如此。我在图书馆借过《敌后武装》《飞虎队》《海鸥》《少年警卫员》等小说。图书馆有一个大阅览室,里面有各种报纸和杂志。下午两节课下来,经常是座无虚席。与图书馆相邻的是音乐教室,一年级的音乐课和学校合唱团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西楼南半部楼下是师生食堂,主要是一些老师中午吃饭的地方。大部分同学都住在学校附近或者五六个公交站外,中午回家吃饭。后来,一方面,高校分配的青年教师增多,招生地区范围也扩大了。有些学生住的离学校比较远,所以在西楼和东楼的三楼加了师生宿舍。我们班两个学生住校,自然更多的师生在学校食堂吃饭。还有的同学从家里带饭,拿到食堂加热。全校师生的开水也是由烧锅炉的食堂师傅供应。

劳动实践的校园工厂

学校大门右侧是一个小院,有几排平房。除了一排是总务处老师的办公室,其余都是为贯彻“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方针而成立的校办工厂的两个车间,一个是化工车间,一个是锁匠车间。当时各个年级的学生每学期都有一定时间的劳动课,有时隔一周就在校园工厂的车间劳动。我们班以前在化工车间工作,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生产化学试剂钠钙。大家穿着工作服、橡胶手套、橡胶靴,按照下料、装车、烘干、粉碎、包装的流程分组,完成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工休期间,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还编辑了油印的《劳动快报》,表扬劳动中的好人好事,发表我们参加劳动和向工人师傅学习的经验。锁匠作坊曾经制作过一个铁书挡,上面有“和平”二字,还有一只和平鸽。我曾经买过一双,带去北大荒。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时的校园已经不存在了,但那个充满阅读和欢笑的校园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作者|余

【文章来源:北京纪事报9月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39556.html
1
上一篇湖南干部学院
下一篇 江苏省卫生厅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