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Xi 8月10日电题:告诉世界一个“红色中国”——纪念埃德加·斯诺在延安的《红星照耀中国》。
新华社记者宋振元、蔡欣怡、李浩
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保安革命旧址,一张的照片挂在他曾经生活过的窑洞里,吸引游客驻足。照片中,戴着一顶八角帽,头微微偏向左侧,剑眉微皱,表情优雅。这是流传最广的照片,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拍摄。
80多年前,红军刚刚落户延安,斯诺为了探寻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他遇到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中国人,并首次创作了中国的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1928年,斯诺作为记者来到中国,访问了30多个城市。他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和屠杀人的罪行。他还看到工人、农民和学生冒着生命危险加入。
“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让他们成为不可思议的顽强战士?”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斯诺的脑海中。
但当时的苏区在严密的下,与世隔绝。1936年,由于形势的变化,斯诺终于等到了进入陕北苏区的机会。怀着“冒洋人脑袋的风险”的心情,他登上了午夜开往“红色中国”的列车。
一进入“红色中国”,斯诺就获得了周恩来的承诺,“你们看到什么就报道什么,我们给你们视察苏区的一切帮助”。在长达4个月的采访中,他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还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东方魔力”,并得出结论:这是中国古代的“兴国之光”。
在到达苏区之前,斯诺还受到“红军是一群顽强的亡命之徒和叛逆者”谣言的影响。但在陕北,他听到当地人把红军称为“我军”。他看到路过的野杏树,红军战士们四散去摘野杏子,都是满满一口袋,但是走过私人果园,没有人去碰里面的果子。
他发现红军是真正的“民族”,他们的出身、方言不同,但不影响团结;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年轻的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尽管伤痕累累,他们仍然对革命充满乐观。
当时,斯诺在陕北苏区临时首府(今志丹县)见到了,听他亲自回答了的基本政策、抗日战争、红军与军队的合作等问题,并介绍了他的生平经历。
作为第一位采访的外国记者,斯诺在书中这样描述:“他有着中国农民的淳朴天真的性格,很有幽默感,喜欢笑…但这种孩子气的笑容永远不会动摇他内心对自己目标的信念。”“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经常半夜两三点才休息。他的身体似乎是铁做的。当了十年红军领袖,没收了地主、官僚、税吏的财产一千次,但他所有的财产还是一卷被褥和几件随身衣物。
在西征的战场上,斯诺从战士们那里更多地了解了长征。当指挥员们给他讲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时候,他听得入了迷。他称长征为“军事史上的伟大成就之一”和“历史上最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斯诺也见证了苏区的蓬勃发展:“不管他们的生活多么原始、简单,至少是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有新鲜的山间空气,有自由,有尊严,有希望,这些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1936年10月,斯诺结束访问回到北平的家中,立即写了一本书。
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英国出版,引起轰动,销量超过10万册。一年后,它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考虑到要分布在敌占区和政府统治区,译名改名为《西行漫记》。如今,这本书已被翻译成德、法、俄、日等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志丹县委党校副校长范建玲说,《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斯诺用记者的眼光,客观真实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和中国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朋友去了延安,白求恩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一封信中告诉一位朋友:“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正在前进》。看完之后,你会和我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