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自我发展为基础,以快乐儿童教育为格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分层教学、小班教学、个性化教学为重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夯实基础,强化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努力做好201x年秋季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1)学生习惯的管理
1、全体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加强家校联系,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促进学习的环境。
2.教育学生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主要针对一年级适应需要培养的习惯:课前准备、听课、读写、整理书包、卫生习惯、主要针对二三年级兴趣需要培养的习惯、主要针对预习、写作、阅读需要培养的习惯、主要针对分析、记忆、注意力、演算、合作能力需要培养的习惯、主要针对四六年级思维需要培养的习惯、主要针对预习、阅读、写作需要培养的习惯、需要记忆、分析、推理、解决的习惯。
3.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认知、实践和主动思维,各科教师要利用课程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维引导活动。
4.培养学生小学教师或教师助理,每科教师助理比例达到10%以上,探索学长制和小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2)常规教学管理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加强质量控制,强化目标责任制。
2、2、加强日常管理。根据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计划安排、课表安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等方面,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质和量的明确要求,形成了常规检查管理制度,并将结果纳入期末考核。
3、3、认真研读教材,感受教材,理解教材,才能掌握教材,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基于我校“备教分离”的现象,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方式有不同的要求:知识点、教法和学法要在教案、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活动方式和课后反思中呈现,要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4.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也是展示教学成果的关键。要深入推进课堂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努力做到“四要”。即:现实备课,课堂生活,贴近师生,深刻反思。以“40分钟出质量”为原则,要求教师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途径,探索分层教学、小班教学、个性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这一期将举办教师演讲比赛。
4.运营管理
1)根据教育局规定的小学生学业状况评价的基本要求,教师每天的作业除了数量适中外,还要注重质量要求,作业要有针对性和梯度性。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要指出错误或不足,有批改日期,鼓励的评语和分数。批改作业后,要让学生自己批改,自己修改,形成自查自纠的习惯。
2)班级布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置了专栏,如“学习园地”、“个性展示专栏”等。各班要充分利用园柱,结合书香校园,提炼班训和班级文化,引导学生围绕班级文化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5.规范考试评价。在保证非语言学科教学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非语言学科的教学,高度重视科学、道德、体育、音乐、艺术、英语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按照“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要求,加强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研究,改进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方法,做好质量分析,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要重视英语、信息技术、科学、体育、音乐、美育、素质与学生(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
6、积极做好扶优济贫工作。要求:重视思想,投入情感,落实时间,积极辅导,重视测试和反馈,不断改进方法。要做到:年级和学科统筹安排,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效果。“补”工作要注意个别辅导、分类评价、适时鼓励。
7.强化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持续开展教研活动。在此期间,校本研修将定期配备人员。周二上午第二、三节是综合科技劳动的教研时间,周三下午第二、三节是数学组的教研时间;每周四下午二、三节课为语文组教研时间,学习内容设定为读书论坛或外出学习或集体备课。指定专人上课,举办讲座、研讨会、讲座、校本培训、研究小组活动。老师们也可以结合我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来讨论“问题”,在评价、讨论、研究中相互学习。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再学习,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求每个老师这学期不少于15节课,以便向别人学习。教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按时参加教研,要敢讲、爱讲、会讲,教研小组要做好记录。
8.本期将教育教学常规标准化作为常态工作,将教学常规管理纳入教师绩效评价范围。教学常规月检查制度由教导处实施。时间定在每月10号,由教研组组长检查各教研组成员的作业、教案、计划、反思,及时发现优秀做法和问题。同时,建立反馈、整改和跟踪制度,有效促进教学常规化。
9.继续开展“推手班”排查。调查期间,对教师备课、上课出勤、作业批改、新课标“三维目标”实施、德育、安全教育、环保知识教育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深入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及时反思和调整,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三,学科建设
语文老师:
1.深刻理解语文常规的内涵和作用,关注本学科(不同班级)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和语文阅读训练为两翼的语文教学体系,践行语文教学的“真实高效”。
2.实施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拓展练习、综合练习等活动,在教案中设计合适的活动方案。
3.让经典作品走进语文课堂,倡导语文教学内容的融合创新,拓宽语文课堂容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课堂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语文魅力的地方。开展阅读课,每天坚持阅读20分钟以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丰富学生的阅读书库,让“人人读经典”成为我们学生的标志,真正培养出优秀的、有知识的孩子。具体阅读要求:小学课外阅读总量L-2年级不低于5万字,3-4年级不低于40万字,5-6年级不低于100万字。
4.继续开展写作课教学,坚持每天写作15分钟。具体要求是一年级1000字,其余年级增加100%。
5.语文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通过精致巧妙的活动情境长期积累和提高。
6.作文教学应重视作文与学生活动、社会、生活关系的研究,追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数学老师:
1.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口算,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在教学中,从生活经验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即不通过教师的灌输把探索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个体或群体之间合作、交流、互动的结果,让学生通过思维探索来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感受乐趣。
3.给学生上好数学活动课,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同时体验学习过程,在实践中热爱数学。
4.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坚决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要求和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各年级老师一定要明确今年的时期目标任务。
英语老师:
1.“关注学生发展,追求课堂有效性”要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变化、补充、删减和组合。能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
2.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喜欢、理解和使用英语,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3.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做到“一天一个单词”、“一周一句话”、“一个月一首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词汇量。
其他科目的教师:
1.劳动科学课教师要规范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及时做好记录,让学生“动手做”,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分层次组织、策划和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动手能力强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得擅自调课或提高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