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一切不期而遇都在路上。”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理解,能记住,能做到呢?
5月25日,谐音“我爱我”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也赋予了这一天特殊的仪式感。
没有什么比身心健康更重要,尤其是心理健康。
2023年高考在即,大批高中生将完成“成人礼”,进入大学。有人说,短短的一两个月,仿佛是一个世纪,这真的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的确,站在人生的重要路口,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心理压力都很大。
近几个月来,带孩子去医院心理门诊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他们要么焦虑,要么抑郁,甚至绝望。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过不了心理关?
图片来自cfp
成绩差,好朋友出国。
性格内向的她突然变得厌学。
闫妍(化名)是今年3月来到唐鹿晗的。唐璐涵,心理治疗师,浙江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
闫妍很安静,不太爱说话。妈妈说,特别是冬天的自主提前入学考试,成绩不理想,闫妍开始因为各种原因不去上学,肚子疼,头疼。
“刚开始成绩很好,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厌学了。”妈妈很担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唐鹿晗了解了整个过程。闫妍的妈妈非常严格。为了培养她的独立性,她在本应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选择让闫妍住在小学。
由于性格内向,闫妍几乎没有朋友。高中的时候,我终于交到了一个知心朋友,因为她要出国留学,所以也失去了她唯一的小伙伴。因为不适应住校,她每天都盼着回家,所以只能上学。在家的时间多了,她就不想上学了。“和学校有关的人都不想看。”
汤鹿晗找到了症结所在。十八岁本该是渴望独立的年龄,但闫妍对家庭的依恋已经超出正常。青少年的正常发展是从高中开始住校,从而过渡到大学的独立生活。另一方面,闫妍在没有形成完整心灵的情况下就早早离开了原生家庭,强烈的孤独感容易形成退缩的人格,这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启蒙,闫妍妥协了,在家学习,参加了高考。“我上大学就不离开杭州了,两三天就回家。”
如今,闫妍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刷手机,出门买个奶茶。
汤鹿晗说,闫妍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她会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遇到问题,所以心理疏导还会继续。
“学霸”遇冷陷入自我怀疑。
差点放弃高考
小七(化名)也想在高考前放弃。
小七从小就是一名教师。小学初中都没有过班级前三。
自然,她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在专家如云的新环境下,小七只能游走在中游。
从小玩到大孕育出来的竞争精神让她学习更加努力。可惜事倍功半。“我很坏吗?”渐渐地,她开始怀疑自己。
终于,到了高二,她一脚踢开了自己不擅长的理科,一头扎进了文科,开始重建自信。也许是期望太高,一场模拟考试彻底击碎了她的信心。
“我不能。不行啊。”她每天都是这样想的,所以上课听不进去,作业写不完,甚至不想去上学。“就算我高考,也考不上大学。”
她的父母恳切地告诉她放松,但是她不听。“我小时候的成就都是靠运气得来的。其实我并不优秀,甚至很傻很穷。我这么努力,还是赶不上别人。”
后来,父母带着小七找到了王义全,他是浙大仲晶(杭州市第七医院)的执行主任,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通过药物治疗和积极沟通,小七能够正常上课,并被一所普通大学录取。
到了大学,她认识了小学同学,交了更多的朋友,积极参加社团,改变了原来的“丧”。原来“学霸”的气质慢慢回归,我每年都拿到一等奖学金。现在研究生即将毕业,打算和男朋友结婚。“之前一直纠结,找不到发泄口。现在一切都好了。接受我的平庸其实会容易得多。”小七说。
真学霸考上了重点大学。
第一学期逃课,面临退学。
巧合的是。
与闫妍和小琪不同,张馨(化名)是一位真正的校长。他从重点中考进入国内顶尖大学。他不仅学习好,而且长得很帅。他是“别人的孩子”。
然而,大一上学期刚过,妈妈就带张馨去了心理诊所。
原本优秀的男生纷纷掉下悬崖,逃课,挂科,面临劝退。母亲想不通为什么儿子变化这么大。
抱着“考上大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心态,张馨在高考的那一年努力学习,也如愿以偿地主攻了计算机专业。
一下子离开家,张馨就像一匹“脱缰野马”,完全放任自流,在宿舍打游戏,不上课,不参加任何活动,也很少社交,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张馨想,“暂时抱佛脚肯定来不及了。”我一点也不知道情况超出了我的控制。
“想好好学习的时候,觉得来不及了,精神很差,心情很不好。”张馨说。
后来,他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在治疗的过程中,唐鹿晗发现张馨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严厉的父母对他要求很高,一直敦促他努力奔跑。“学习动力来自外界。一旦外界放松,彼此维系的关系就非常脆弱,容易出现恶意补偿。”
唐鹿晗说,心理课的受众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