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书”通常指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风靡全中国甚至传遍全世界的毛语录。“红宝书”首先由军方编辑出版,然后在社会上推广。20世纪60年代初,城市和农村开展了“五反”和“四清”运动,“红宝书”开始从军队蔓延到其他机构和团体。1966年“”爆发后,全国掀起了一股“红色狂热”浪潮。《小红书》大量印刷出版,知名度大大提高,覆盖大街小巷,延伸到海外地区。直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发,这波浪潮才戛然而止。
“红宝书”的概念和起源
关于“红宝书”的概念,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红宝书”是指的全部著作,如《文选》、毛语录、诗词、题词、最新指示等;另一种认为,“红宝书”特指毛语录,即收集著作和思想中的警句和要点,收集“为人民服务”等警句,并在第二版中重复其新言论、新观点的书。本文所指的“红宝书”,主要是指《毛语录》。
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前出现了研究作品的高潮。1959年庐山会议后,开始接手军委工作。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博取的欢心,多次强调学习的著作,并推动了一场以此为中心的社会运动。人们把的著作视为革命的法宝,并把它视为“红宝书”。第二种观点集中在1964年5月《毛语录》正式出版后的情况。《毛语录》虽然早在1958年就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但时期盛行的《毛语录》的出现,与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倡导学习著作时,提出背诵著作中精辟重要的句子,并于1961年指示《报》选登的有关语录。随后,第一部《毛语录》在报诞生。原名《毛语录200条》,经补充后正式更名为《毛语录》。最初的版本是纸质封面,后来改成了更具标志性的大红色塑料封面,因此得名“小红书”。
由于《毛语录》的受众原本被认为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战士,内容相对简单明了,因此与其他作品相比,其接受群体更广,对思想的宣传效果也更明显。所以“”中的“红宝书”主要是指“毛语录”,这个词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语。从1967年开始,“红宝书”这个词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有时在文章标题中)出现的频率突然增加。“红宝书”最初在部队广为流传。总政治部领导要求部队每个干部每班一本,还推出了便于携带的52开本。为1964年的再版题词:“读毛的书,听毛的话,按毛的指示办事。”并于当年12月指示扩大印刷数量,使全军人手一册。为此,报还成立了毛语录出版社。从此,各行各业都借用军队的纸样自行印制,“红宝书”走出军营,走向全社会。1966年10月宣传部批准毛语录出口后,“红宝书”开始流传到世界各地。
《毛语录》按专题汇编了的主要论述,成为人们学习思想的权威著作。从某种程度上说,“红宝书”从军队到人民的过程,恰恰是伴随着社会各领域被卷入“”的历史过程。
“红宝书”的出版情况和普及对象
《毛语录》自出版以来,引起了从到地方各级机构的重视。从军队独立印刷到各地自行印刷,1964年到1965年“红宝书”数量急剧增加。1966年“”爆发后,毛语录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向思想学习”口号的号召和鼓励下,全国上下大力学习和朗诵《毛语录》、《老三篇》等被认为凝聚了思想精髓的作品。1965年再版的《毛语录》仍在军队内部发行。1966年文化部召开全国印制发行毛著作会议后,各地开始印制毛语录,1969年达到高潮。期间,“红宝书”从军队流传开来,渗透到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地区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的来说反映了特殊历史时期的领袖崇拜、领袖思想教条化崇拜等文化精神现象。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作品出版和翻译比以前多得多。据《人民日报》报道,1966年作品的外文发行量是1952年的100倍。具体数据可能有些夸张,但还是能反映一定的现实。《毛语录》被认为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出版物。据今天的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短短几年里,中国出版的毛语录就有50多种语言的500多个版本,总印数超过50亿册。《毛语录》被翻译成24种语言,于1967年出版。从1966年10月到1967年9月,在128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1330万册毛语录。仅1967年,《毛语录》就出版了3.5亿册,《著作选读》出版了4750多万册,《毛诗词》出版了5700多万册。此外,《红宝书》还被翻译成藏语、蒙古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出版。前中期,各地印制“红宝书”基本上得到的支持,纸张、油墨、塑料、化工、机械、商业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部门以及铁路、交通、邮电、民航等单位也全力配合其印制工作。“”前,全国军民学习作品的热潮促使作品的出版量急剧增加。“”开始后,“红宝书”基本成了“毛语录”的代名词。1966年至1971年是席卷全国的“红宝书”的鼎盛时期,关于学习思想的“三横政策”成为全国解读和运用“红宝书”的主要依据。
“红宝书”的流行对政治成分有一定的限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学习的。已经成为个人具有良好政治成分和政治觉悟的标志。1966年10月以前,由于《毛语录》还没有出版,掌握“红宝书”的多为军队人员和部分各级领导,以及1966年6月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红卫兵。时期《毛语录》的主要受众集中在广大工农兵和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随着的变迁,“红宝书”流行对象的身份限制也在不断更新,“红宝书”往往成为时期不同派别斗争的借口或武器。《小红书》在中国成功掀起了一股红色浪潮,但在世界范围内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东西,这既与时代国际上对中国的好奇和关注有关,也与中国在国外推广作品的强大影响力分不开。
“红宝书”在中国社会上的传播情况
从1964年人民出版社开始向地方供应总政治部的纸质版《毛语录》,到1966年文化部召开全国毛著作印刷发行工作会议,毛语录在中国社会的传播还仅限于某一阶层。“”的爆发和红卫兵运动的兴起促使“红宝书”的传播突破了原有的范围,传播速度大大提高。到1969年中国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红宝书”已经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和田野,中国社会一片“红海”。总的来说,“红宝书”在初期的传播主要是由各级政府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以各种方式向个人发放。此外,各书店还出售大量毛语录。除人民出版社等主要出版阵地外,毛语录在当地广泛印刷,“红宝书”印刷数量的急剧增加为其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可能。
红卫兵成为初期第一个获得“红宝书”的社会团体。在北京接见红卫兵时,每个红卫兵手里都高高地挥舞着一本“红宝书”。这个时候,红卫兵显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份。他们的标准服装是“身穿绿色或黄绿色军装,头戴同色军帽,腰间系一条宽宽的武装带,手持铜扣,臂上佩戴印有‘红卫兵’字样的臂章,胸前佩戴的徽章,手里拿着一个红宝书,肩上背着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军用包”。毛语录在年轻学生中也很受欢迎。红卫兵掌握的毛语录流传并赠送给其他团体,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红宝书”的传播。
前中期倡导的学习著作的浪潮,从军队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城市的各级革命委员会、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组织了学习小组,讨论和学习的著作。各级政府以及后来的各级革命委员会对作品的推广,是“红宝书”传播的一大推动力。例如,“”前,上海市委作出决定,“要求各级干部在今年一年内精读《文选》和《毛语录》,还有时间读《文选》第一至第四卷和其他毛著作,有条件的还要读马、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开始以来,各界对思想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激进和强制性。“早请示,晚汇报”的毛语录学习活动,最早产生于军队开展的学习著作运动,后来逐渐延伸到社会领域,成为“”前中期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便携式迷你版《毛语录》在当时广为流传。此外,随着语录书籍的宣传而产生的“忠义舞”、“语录歌”等“”新事物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天天读书”(毛语录)、“活学活用”(“老三篇”)也曾是学习著作的主流指导思想,与这种学习相联系的是“学习班、讲座、经验交流会和遍布全国的思想宣传队,对毛著作进行广泛的学习、总结、鉴定和交流,甚至还成立了领导毛著作学习的办公室。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这些人不仅是工作或学习的,还有十岁的孩子、七十多岁的人、家庭主妇和一个字也不认识的人。”在这种背景下,拥有一本“红宝书”成为了一个基本要求。学校和工厂向学生和工人分发《毛语录》,供学习和生活使用。根据“活学活用语录”的指示,社会上兴起了一股以毛语录为行为准则的浪潮,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与语录有关,如购物、理发、旅游等。
在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宣传学习活动,以及思想宣传小组进行的文艺宣传。所有下乡的干部都要带上关于的著作和文章,一面参加劳动,一面组织群众学习。许多地区专门组织花车,向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运送大量“红宝书”,向农民免费或低价推销“毛语录”。这样的活动在当时很受农民欢迎。知青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底。下放到农场和农村的知青也要学毛语录。他们要么自带报价单,要么由分散地区的团队分发。向少数民族宣传思想和《毛语录》的活动,主要由中国人民组织的宣传队进行。人民日报对这类活动进行了更多的宣传,如“驻扎在祖国边远地区的人民和地方民兵在千千组成百万思想宣传队,深入草原,走遍山寨,向兄弟人民宣传思想和毛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这些宣传队向少数民族群众传播了思想,破除了封建迷信和反动思想。到中期,“红宝书”在、蒙古等主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
前中期的“红宝书”印刷失控,导致资源大量浪费。1969年3月24日,周恩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指出:“出版毛著作,制作毛像章,要贯彻节约革命的方针。城市里的一些人有数百枚徽章和许多毛著作。这不是浪费吗?广泛传播思想,必须注重实效,不能搞。”周恩来还指示对各地印刷的作品进行清点。9月6日,北京市革委会向全市传达布置清查任务,至10月9日,已收到各单位举报的非法印刷样张657份(总印数750多万册)。在各部门报送的样本中,仅非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毛语录》就有440个不同版本,其中由高校红卫兵等群众组织编纂的占53%,由省市革委会和各部队、机关、学校等单位编纂的占47%。《小红书》掀起的红色狂潮随着“九·一三”事件的爆发而平息,随后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红宝书”向海外的传播情况
“”前,政府对“红宝书”的对外传播仍持保守态度,原则上不赞成将《毛语录》赠送或出售给外国人,更不要求境外人员主动散发语录。1966年“”爆发后,政府对宣传思想的态度变得激进。从那时起,的著作,主要是毛语录,被翻译成外文,在海外传播。“红宝书”在海外的传播有几种途径:一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等出口商品交易会;二是国外地区直接向中国订购《语录》等著作,或者自己翻译出版这些书籍;三是中国人员在海外的宣传和分布;第四,外国友人来华访问,收到中方赠送的礼物和来华留学生的传播。此外,“红宝书”在不寻常的机遇下,比如武装冲突,以特殊的方式在海外传播。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为外国人提供了一个接触“红宝书”的平台。《语录》获准出口后,“红宝书”在海外的传播主要依靠外国订单和各国的翻译出版。在20世纪60年代,以各种语言出版的作品通常会在广交会的图书馆中展出,这让前来参加广交会的外国人有机会接触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红宝书”。但是,这种接触形式毕竟是有限的。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研究兴趣,国际上对中国“红宝书”的关注度依然很高。“”爆发后,“思想是全世界革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最强大、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革命出版社和革命工作者把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出版毛著作,以满足世界革命人民的愿望,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向全世界传播思想势在必行。
1966年10月,宣传部批准出版《毛语录》。从此,中国的“红宝书”开始走向海外读者。到1969年中期,的作品已被翻译成70种语言,在6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这时,《毛语录》已经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据《人民日报》公布的统计,仅三年时间,该书已“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国、意大利、希腊、丹麦、荷兰、挪威、冰岛、芬兰、阿拉伯语、老挝语、希伯来语等25种语言出版了51版”。法国作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宣传中也对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期间,中国的宣传可能有夸大事实的成分,但就当时中国“红皮书”的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来看,流向海外的“红皮书”数量确实巨大,版本也很多,甚至成为20世纪国际上对中国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驻外人员对《红宝书》的宣传以及中国向游客赠送的硬礼物也对《红宝书》的海外传播产生了影响。“”期间,大多数来中国访问或经商的外国人都收到了中方赠送的“红宝书”。一些人在离开中国时把这些礼物带了回去,而大多数人则把它们留在了临时的酒店里。这种强制宣传思想的做法,让很多外国人特别反感,非常无奈。虽然他们在时期对中国更感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接受中国的这种做法。当时,中国驻外使馆工作人员、中国留学生和其他海外中国公民也响应国内号召,以宣传思想为己任。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行为最为激进。他们在外国的大街上分发、阅读《毛语录》,“红宝书”在各种场合与他们一同出现。年轻留学生的宣传行为有时会忽略其他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虽然这种极端行为加深了外国人对“红宝书”(外国人称之为“毛语录”的称呼)的印象,但遗憾的是,这种印象总是与“疯狂”、“野蛮”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红卫兵运动也影响了国外的一些学生运动。比如“1967年初,一群在欧洲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向列宁陵墓献花时遭到苏联军警疯狂镇压,导致‘1月25日莫斯科红场流血事件’”。在这样的事件中,“红宝书”在政治和思想上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虽然它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代表了一条不完整的正确路线,但它仍然反映了中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和建设,而不是盲目地遵循苏联的经验。
文章来源: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