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潮”等课程,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奖励。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版权由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是北师大教授于丹,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主任。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影视学概论》、《电视理论思想》等课程,参与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基础课程丛书》、《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项目。曾获多项大奖,如1996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1年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北师大李云奖、北师大十佳优秀教师奖等。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万余篇。知名影视策划、编剧。策划了央视东方时间空、法制报道、艺术人生等50档电视节目。现任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首席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古典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期,我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朗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孔子把他的一生概括为六个阶段,他的人生轨迹对我们现代人仍有许多启发意义。关键看我们如何学习这种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效率,更有价值。
古往今来,时间的叹息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情感。
这种感觉在《论语》中也不例外。“蜀中子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涵》),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很含蓄,但包含了多少沧桑?
众所周知,著名的天下第一长联开篇就说:“五百里滇池,奔流至眼底。”第二副对联的对仗是“千年往事,尽在我心”(孙醉题《昆明大观楼》)。
在哲学家的眼里,滚滚的江河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更是一种拉不回来、留不住的时间。
杜甫说,“人,慈悲为怀,含泪许愿,愿她如江花般永恒”(《哀江头》);刘禹锡说:“周而复始的变化已成为过去,而这山的尊严仍然指挥着冰冷的河流”(《西炮台山旧事》)。生命是有限的,自然是永恒的,这种强烈的反差足以给人带来强烈的精神震撼,让你潸然泪下。
难怪唐代诗人张在《春江花月夜》中会无缘无故地问出那种问题:“谁在河边看月亮?江悦年初什么时候拍的照片?人生代代不息,江月只是年年相似。不知江月在等谁,却见长江送水。”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而稍纵即逝的生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当然这种规划是有难度的,因为规划本身就已经意味着放弃了很多。
就像孔子望着流水叹息一样,他也向自己,向他的学生,向几千代的子孙,描绘了这样一个人生轨迹:
十分之五,立志学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听,七十而行,不可谓不及时。(《论语·为政》)
这是一个大概的人生坐标,上面特别强调了几个重要的阶段。我们来看看这位圣人描述的人生坐标,看看它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其实人的一生只是从时间里借来的一段时间。久而久之,我们把这一生刻成了形,成了我们的不朽,成了我们的墓志铭。
每个人都有描述自己理想的理由,但这一切都始于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有社会规则的人,这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是对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对学生的一个要求。
孔子自己也常说,“我非生而知,我喜好过去,我渴望寻求”(《论语》)。他说他并不是生来就知道很多东西,但他对古代文化和古人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够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直努力学习。
今天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呢?
世界上有句俗话,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这颠覆了我们过去的认识。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导致思维改变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比如一个想法,一个理论,甚至一个道听途说,都可以讲给别人听,这是一种学习。但在今天,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重塑,让他的行为更高效、更便捷、更符合社会要求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现在的孩子不仅仅是“十五定向学习”,很多孩子比五岁更早开始学习。但是你学到了什么?很多孩子会背圆周率,能背很多小数位;有的孩子能背诵很长的古诗,成为在客人面前表演的节目。但是这些对他的人生真的有用吗?今天的学习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我能在多大程度上应用我所学的知识?
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烦恼就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选择的问题,所以更需要有选择有计划的学习。
“过犹不及”是孔子的观点。再好的东西也有极限。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大脑复制到电脑的内存里,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生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懒”(《论语·为政》),我们必须同时学习、思考、应用。他提倡的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把有限的知识悠闲地放大到极限。
我们现在的大学式教育有一个标准化的长度,但是它的宽度是可以改变的。也许孔子提倡的这样一种学思结合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经过这样的学习和经历,我们逐渐完善了自己,获得了一些感悟,于是我们到了30岁。
“三十而立”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在这个年纪,几乎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我“站起来了”吗?
那么怎么站起来呢?有车有房有职位重要吗?而30岁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三十岁的他们,在今天这个心理断奶期犯了大错的时代,尤其是在大城市,依然被称为“男生”“女生”。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站起来”呢?对于“李”字,我们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众所周知,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的三段论。人最早的教育一般是正面的。比如他们刚上小学的时候,相信阳光明媚,花儿鲜红,人心善良,世界充满温暖,王子和公主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所以生活中没有悲伤。其实这才是正果。但是,当你成长为一个少年时,你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几岁刚踏入社会,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的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充满了丑陋、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其独特的苍凉,人必然会出现反弹。那么当你到了30岁,应该是人生“和谐”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你不会像十几岁时那样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会像二十多岁时那样觉得暗淡无光。
站在30岁的“李”字,首先是一个内在的李,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从内在精神独立的意义上来说,真正好的学习是把所有的学习都运用到自己身上,让所学为我所用。这是中国文化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人如何才能达到这样一种一切为我所用的融合状态?
中国人学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一种是“我注六经”。
前一种方式,你需要保持头脑的清洁,阅读经典,然后在你读完所有的书之后,你才能对经典进行注释。
后一种方式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所谓“六经注我”,就是学习的目的是用经典所传达的精神去诠释自己的人生。
三十岁,是在头脑中建立自信的年纪。这种自信与外界的很多东西并不对立,而是形成一种融合,相互促进。这就像泰山上的一副对联,叫做“海到尽头,天为岸,山为峰”。这是中国人对山川的一种感情。不是征服,而是山河自强。就像海的尽头,以天为岸,是对自己的一种扩张;人爬到山顶,并不是说我踩在了山上,而是我站在了山顶,山抬高了我的高度。
其实这是六经的一种境界。
孔子一直在教学生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第一,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担心很多不该担心的事情。
我们知道,“子不言奇、强、乱、灵”(《论语·蜀二》)。孔子之所以不愿提及这些神鬼之类的东西,其实是他关注现实的一种表现。
比如鲁兹问鬼神,孔子很平淡地对他说:“你不能服人,怎么服鬼呢?”活人你都没搞清楚,为什么要先为死人服务?也就是说,学习首先要简单,从现在开始,不要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鲁兹不甘心,说:“敢问死。”死亡是怎么回事?
老师淡淡地告诉他:“不知道生,就不会知道死。”不了解连生的道理怎么会知道死亡?
孔子的这种态度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的掌握生活中能把握的东西,不要超越年龄去想那些遥不可及或者玄妙的东西。只有一点一点的学习,到了能站起来的年纪,才能真正站起来。
所以我对“站在30岁”的理解,不是用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成功,而是用一个内在的精神标准来衡量你的人生是否开始有了清晰的自省,你是否从容不迫,开始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超越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可的事,大概就是“站”的见证吧。
严冬时节,柳宗元笔下的一个老人在冰冷的江雪中钓鱼——为钓鱼而钓鱼。晋代名人王徽之在一个雪夜乘船去拜访他的朋友戴奎。到了朋友家门口,没敲门就转身走了。为什么?他是因为怀念这位朋友而一时冲动来的;到了朋友家门口,欢天喜地的回来了。这就是“雪夜访戴”的故事。这些古人忠于自己的内心,内心的方向决定了行为的方向。
从三四十岁,人们已经从“立”之年步入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这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
但是每个人到了四十岁都会疑惑吗?现代社会,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已经成为工作的中坚力量,压力非常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不迷茫呢?
《论语》中多次阐述了“惑”的概念。人怎样才能真正从内心的疑惑中解脱出来?这需要大智慧。
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30岁之前,一个人靠加法生活,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是,越是物质的东西,越容易让人迷茫。
30岁以后,你会学会减法生活,也就是学会放弃内心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我们的心就像一所新房子。人们刚搬进来的时候,都想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品都放进去。最后,他们发现这个家就像一条小巷,却没有地方安放自己。这是被物质奴役的。
学做减法就是放弃不想交的朋友,拒绝不想做的事,不想挣钱。当你敢于放弃,懂得放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了不迷茫的状态。
那么什么叫不迷茫呢?也就是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按照中庸之道去思考和行动。即使外界给你很多不公,打击,缺点,你也能很快在一个坐标上确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中庸”是中国古代最高的行为准则,是哲学上最恰当的“度”。但现在往往被理解为平庸和圆滑,中庸之道就是得过且过。
其实对于一种处事方式的判断,什么是对的方式并不重要,只有什么是对的方式,恰当往往不会走极端。“四书”中有《中庸》一书,说:“喜怒哀乐皆在中;所有的头发都在中段,称为和。如果你在中间,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和者,天下也。”也就是说,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万物和谐,这种和谐意味着世间万物各就其位。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一句话“释旧邦助新命极清,中庸之道”。中庸实际上是一种达到很高理解水平的恰当方法。它的特点,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华丽而质朴”。二三十岁的时候,你曾经发扬光大;当你不迷茫的时候,你会淡定从容。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很多人的标准都会发生变化。那么再过十年,你50岁的时候,就会发生新的变化。
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人们常说的“有时候一定要有一击即中,不要时刻强求”?是不是一个人到了50岁就该听天由命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子曰:“不怨天,不特待人,得学。”。谁认识我?”(《论语·贤文》)黄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上学,学人事;到达命运号。我学过人事,人事有没有天赋,所以我不在乎人;达天命,天命穷而通,不怨天。”可见,“知天命”的关键在于“知”字,你必须能够明白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当你能客观地理解命运中的贫穷与沟通,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那么你就能理性地把握,冷静地应对。
“不抱怨,不待人”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话,但仅仅六个字就能做到,容易吗?一个人不抱怨,就说明他把很多可以发泄的委屈和刺耳的批评强行塞进了心里。当他不再推卸给别人,就意味着他给自己的借口少了。多难啊!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和对道路的追求,比你要求社会做什么,别人应该做什么要重要得多。
子曰:“君子登高,小人发号施令。”(《论语·贤文》)只有小人在人际纷争中不断搬弄是非,而君子更注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命。子曰:“不知天命,不以为君子。”不懂礼,就受不了。不知道说什么,就无法认识人。”(《论语·尧曰》)
知生、知礼、知言,人生这三个境界的顺序是颠倒的:我们都是最先知先觉的,在言传身教中认识这个社会和他人;但光会文字是不够的,在社会上立足也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懂礼貌,充分尊重他人。越尊重,抱怨越少。更高的层次是了解生活。知道生活已经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境界。他建立了一个自我循环的系统,他会有一种从容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五十人知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在的决心,基本上你可以做到不怨天尤人,不待人接物,不为外物所动。
庄子《逍遥游》里也有类似的表述,说“天下之名而不谏,天下之非而不郁。视内外之分,辩荣辱之境界,已矣。”
也就是说,当全世界的人都在赞美你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这种鼓励而向前迈一步;而当全世界都在指责你,批评你,说你做错了的时候,你的内心并没有气馁,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分清楚“内”和“外”,明白“荣”和“辱”。
所以所谓的成长,就是通过经历让内心逐渐强大,所谓的生活回归,就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在的能量。
当我们谈到“知天命”的境界时,很自然会想到金庸武侠小说中所写的孤独求败的境界。
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年轻的游侠骑士初次出道时,往往用的是大话西游,锋利无比的宝剑。沙沙和跳舞的风格真的很棒。等他练就一身武功,真正安下心来,成为门派掌门,或者成为江湖上有名的剑客,他用的武器可能就是一把没有刃的钝刀。因为锋芒现在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内功已经开始变得沉重和强大;等到这个人已经成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侠,武功也一个个超越流派划分的时候,他可能只会用一根棒槌。也就是说,金属的锋利和质感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只要他手里随便拿个东西就行;而当他真正到了至高境界,也就是孤求败,不求败得不到的境界,此时他的双手是徒手的,双手一出,就能挥出剑气震天,所有的武功都在他的心中融为一体。这个时候敌人就不能再跟他打了,因为他已经到了“不动”的状态,因为他没有动,所以对手无法破解。
融会贯通的境界一直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最高境界。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原理进行整合和完善。达到这种状态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顺从”状态了。
倾听就是不管你说什么,你都能听进去,站在说话人的立场上思考。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听到不好听的话。怎样才能真正听话?
孔子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心中有了极大的定力,便说:“我六十而顺从。”在这一点上,你可以最大程度地尊重他人,你可以理解任何事物存在的理由,你可以虚心倾听各种声音,站在他人的出发点上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这种状态,用中国文化的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体恤他人”,在真正理解每个人的利益和出发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理解和包容。
换句话说,当我们用自己的价值体系看待许多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有理由感到惊讶;但是,如果你知道他走到今天是什么样的人生历程,也就是你的体系能进入他的体系,也许你会有更多的理解。
有句话说得好:两团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变成雨。
其实听话的人是什么样的?就是不管云是5000米还是500米,他总能感受到高度。这就是孔子面对那么多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的原因。
一个人要想听话,就要让自己无比广阔,能遇见不同的高度;而不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以自己不变的标准坚持一定的高度。
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中庸”可能更合适。中庸其实就是在学习了所有外在的知识之后,通过内在的修炼和铸造而达到的一种精通的状态。
这就像我们在小学和中学经常做的一个物理实验:老师给一支铅笔和一个圆,把圆分成七等份,分别涂上七种颜色,然后戳在笔尖上快速旋转,结果是白色的。这种白色是七色绚烂后融合而成的颜色。
孔子所说的“耳听为虚”的境界,其实就是外在的天地在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为基础,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当所有的条条框框都成了你生活的习惯,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说是每一个个体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这样的境界看似简单,但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很多考验和磨难。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佛教寺庙里,有一尊非常精致的用花岗岩雕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朝拜。通向这尊佛像的台阶也是由从与它同一座山上采集的花岗岩制成的。
终于有一天,这些步骤不服气了。他们抗议佛像说,你看,我们是兄弟,同出一山。为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崇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佛祖淡淡的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拿了四刀就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而我是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的。
我们看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是强调心,越是从容不迫,温文尔雅,而在这种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很多磨难的。
孔子说十五到七十这样的人生历程,也是我们在人生不同阶段可以参考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比较我们的心智是否站起来了,我们是否失去了一些神话,我们是否到达了天地大道,我们是否以宽容和慈悲为他人着想,我们是否最终实现了我们想要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今加速发展的社会,我们需要更高效地生活。
其实人的年龄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如果在20岁、30岁的时候,我们能够提前实现40岁、50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清晰的内心价值体系,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予的压力变成一种生活的反张力,已经能够如我们所愿的从容淡定…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活是有效率的生活。
英国科学家发表了一项实验:
为了测试南瓜这种普通而廉价的植物的生命力,他们在许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放置砝码,砝码的重量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不同的南瓜压的重量不同,只有一个南瓜压的最多。从几克到一天几十、几百、几公斤,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已经有几百斤重了。
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用刀切下来,看看质地有没有不同。
当其他南瓜都用刀切开时,这个南瓜被刀和斧头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锯的。它的果肉强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树干!
这是什么实验?其实是一种人生实验,是我们现代外在环境和我们内在抗张力的最好写照。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提前成熟呢?“只争朝夕”这句话在今天最为恰当。一万年太长,七十年太长。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一切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在这些智慧的光芒下,提高效率,缩短疗程,使我们尽快建立起君子之爱的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对自己的内心和社会岗位问心无愧。
我认为圣人的意义在于,他用朴素的语言指明了人生的道路,后人在无明中或自觉或痛苦或快乐地一一实践,从而形成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许这就是《论语》赋予我们的终极意义,让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规则下顺利融合成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个人真正构建起高效而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