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建辉(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虽然从古至今回忆父亲的文章很多,但张培忠以父亲为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永远在路上——一个农民的生活》仍然深深打动了我,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这种“不一样”的感觉首先体现在“小历史”和“大历史”的共建上,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说,描述历史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大历史”和“小历史”。“大历史”指的是那些宏大的、整体的历史,如社会演变、历史上的大变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小历史”指的是那些地方性的、常态性的历史,如个体历史、一个地方的历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社会风俗等历史。“微型历史”的微观定位,可以让读者看到更生动、具体、个性化的历史场景。这部作品以“小历史”的微观视角,以朴素而深刻的内涵,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潮汕北部山区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境遇和精神状态。
花城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
当时,面对生活的困窘,命运的跌宕,现实的残酷,这些生活在潮汕地区的农民,带着孝顺忠信,自强不息,不离不弃的信念,以及他们的生存智慧,艰难而坚忍地行进着。而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为了温饱,为了生存的尊严,他还当过货郎、伐木工,在深山、凤凰、浮山走了很多年。即使年老多病,他也没有放弃“走在山中”。这位父亲的形象内敛、隐忍、坚韧,体现了既传统又进取的潮汕文化精神。作品通过父亲的生活和命运的变化,使“小历史”的叙事得以实现,使这些普通人建构的“小历史”反映时代的“大历史”,使作品在“我”的叙事中凸显非虚构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基本品质。因为作者并不止步于生活的琐碎表象,而是以宏观意识和宏大视野从“小历史”中看到大社会,从大社会中理解“小历史”。这样看来,“小历史”因为视野大,所以意义大。
多维视角是这部作品区别于其他纪实文学作品的地方。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已经厌倦了大量编造出来的、缺乏真实感的虚构作品,但又渴望看到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和“比小说更精彩的现实”。“非虚构写作”的一个功能是揭示秘密,寻求真相,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对真实性的期待。然而,在新世纪,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以单一的方式记录生活和揭示真相显然是不够的。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使用报告文学来描述人们的叙事,还使用日记、信件、口述历史、现场图片、笔记和图表、实物展示以及亲友的评论等。,力图多维度、全方位地介入现实生活,立体地展现一个中国农民的生活。这种多维度的视角,复活了生活的本来状态,让作品更具表象性和视觉性。这表明张培忠不仅是一位“非虚构作家”,而且一直走在文学的前沿。
与多维视角互补的是“深度描写”。所谓“深描”,原本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术语,是相对于只描述人的外在行为的“浅描”而言的。“深描”不仅指叙事视角、立场、情感,更指作者在书写叙事时,更注重发掘和展现人物外在行为背后的意识、动机、心理活动和精神诉求。就这部作品而言,它的“深度描写”有几个层次:
一个是感情的深度。张培忠说:“人之所以为人,必有其心有其情,而终极之道是孝,孝为先。”因为孝顺,所以有忠、义、情。而这份感情,是和家乡的土地绑在一起的,是和父亲的背景和生活绑在一起的,是和父亲对“我”的点点滴滴绑在一起的。因为父子情深,作品自然特别真实深刻。二是“深度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有大量关于父亲心理世界的描写,不仅非常真实,而且符合特定环境下人物性格的逻辑。三是“深度描写”生活细节。大量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大量毛茸茸的生活细节的“深度描写”是作品丰满度的保证。而且因为“描写深刻”,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小家”,更是一个时代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记录,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大家庭”。
《光明日报》(2023年3月29日第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