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
正面语言
无德则国不昌,无德则民不立。
翻开党的百年历史,从无畏的“砍头无所谓,只要主义是真的”到凛然的“为中国而生,为中国而死”,从“宁愿少活20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的艰苦奋斗到“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无私奉献,一座座时代的丰碑展现了中国人信仰的底色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从伟大的建党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到探月精神,丰功伟绩背后的感人精神,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谱系,照亮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对着镜子,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也可以从今天学习。
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习历史、尊重道德,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高尚道德品质。
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以铁的核心跟党走,虽死九次无悔;倡导利民的公德,与民同甘共苦;提倡严于律己的品格,为人正直,做事干净利落。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磨砺初心、汲取力量,鼓起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神。
播下种子,收获荫凉。走过千山的中国人,在新的起点上,必将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一心铸造灵魂,打磨精神底色
光明日报记者刘刘平安
初春的浙江嘉兴南湖碧波荡漾,碧绿一片。
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景源代表带着参观者看红船,重温初心。她是纪念馆的解说员,也是红船的守护者。
“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到这里,真实感受红船精神,感受革命先烈的赤诚。”通过她的故事,一批批党员干部群众带着敬佩而来,带着信念而归。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亮现实和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何代表说,我们要以党的历史为鉴,以德为先,以公德为重,以私德为严,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以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磨砺品格。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黛溪镇组织青年党员志愿者、纪检干部、人大代表深入企业车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家中开展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活动。图为布道者与公司员工交流。新华社
明大德: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的忠诚
“我们村成了中国有名的‘城中村’。我问你,谁没有楼,谁没有车……”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河北省武安市舒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代表正在给村民们上党课。
过去的白沙村,“吃水爬山坡,做饭烧柴,用糠半年,用麻籽擦锅”。现在的房子时尚,街道干净,湖水如镜,树荫如盖。
侯代表认为,白沙村能有今天,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他说。
奋斗百年,忠诚打动你。一路走来,中国历尽艰险,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压倒。他依靠千千和党员的忠诚,全心全意跟党走。虽然死了九次,但他并不后悔。
“什么是信仰?是用生命义无反顾地写出来的。”成都经典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萍代表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江西杜愚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新华社
她的家乡是四川北部的青川县。2008年,震惊世界的地震摧毁了县城和她的家。在党的关怀和帮助下,他们很快恢复了正常生活。十年后,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一个从灾区废墟中走出来的孩子,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是多么沉重的责任啊。”一年来,她到处宣讲,讲述党的光辉历史和党的丰功伟绩。“我们要感受党的感恩,跟党走,把党的事业永远记在心里,把对党的忠诚写在实际行动上。”她说。
“革命理想高于天。”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白更生表示,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正气创新,将党的道德建设进行到底,始终忠于党和党的事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遵守公共道德: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
副手于已经在路上了。
她是江西南昌公交集团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她经常去公交车、调度室、停车场,和乘客、司机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
在党史的学习和教育中,她被焦感动了,尤鲁的心里装着所有的人,除了他自己;杨善洲的《一心来,不带半根草》;李保国的《我保证你幸福》…“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她说。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我深知责任重于泰山,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余代表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
大别山区,一片红色热土。
黄久生代表出生于革命老区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他是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感受着党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红色基因”已经深深植根于他的骨子里。
现为郑州市潢川县流动党工委书记。他把党的恩情化为动力,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平台、共建,把农民工流动党员团结起来,让流动党员不离党离开家乡,流动不流失。
人民想要些什么,我也想要些什么。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造福人民的历史;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江苏扬州CPPCC原副董玉海委员指出,做生意、求发展,要从是否对人民有利出发,工作成绩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评头论足;我们在把握营商环境、提供政府服务时,一定要真诚,真正为民着想;我们搞生态建设、民生工程,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急之所急出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严私德:把道德刻在做事的细节上。
“除人体疾病,助身体健康”,这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的职业理想。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曾芳委员被长治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赵雪芳的事迹所感动。“医生不能离开诊所,更别说病人了。离开病人的医生没有生命价值。”曾芳委员把赵雪芳的话记在心里,经常提醒自己:要有医德,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做一个好医生。
现在,她将这种理解传递给她的学生。“医德教育的关键在于‘仁’。要引导学生以仁为初心,诚信谨慎,培养高尚医德,引导学生以仁别出心裁,精益求精,锤炼高超医术。”
“一滴水穿石,一滴水不能弃。”一个人的品德,镌刻在做人做事的细节中,表现在具体而微小的点点滴滴中。
多年来,音乐学院院士、扬琴表演艺术家刘教授持续推动“茉莉”扬琴艺术教育活动公益系列,发起成立“小茉莉”扬琴艺术团,用艺术滋养年轻一代,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获得感动,提升自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和高等艺术教育工作者,培养和倡导严于律己的道德品质,就是要弘扬正道,在对美德和艺术的追求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美育和公益事业传递真善美,引导孩子高尚、纯洁、有道德,走出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
白更生委员说,要通过回顾和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加强党的道德建设,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以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吸引力,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道德约束和人文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信念和目标,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中国行政学会副会长、党校原教育局长罗宗毅委员:
以史为鉴,匡正人生追求
对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做人、做事、学习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追求真理或名利,奉献国家或患得患失,孤独或浮躁张扬,实事求是或弄虚作假,等等,贯穿学术生活的始终。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做人和做学问统一起来,赢得了广泛赞誉。但我们也看到,有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人是极少数。
精神追求是一个人向善的动力之源。以史为鉴,可以扶正衣冠。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重温了中国的百年奋斗历程。包括科技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家在内的无数革命先辈,把个人追求和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思想境界、令人钦佩的风范,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从“砍头不要紧,只要真实”到“科学报国”“做惊天动地的事,不为人知”,无怨无悔,无不展现了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灯塔。
通过学习党史,加强道德修养,端正人生追求,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倡导“做一个道德高尚、人格高尚的学者”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引领时尚、照耀人生。(光明日报记者刘采访)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委员:
做“大绅士”,塑造学生品格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通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学历史、尊道德”,这与高校的教育宗旨和使命是相联系的。我认为,为人师表就是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培养师德,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君子”,切实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
做“崇尚美德”的典范。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刻领会一代又一代优秀人对党忠诚的崇高美德,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擦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底色,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做“崇尚公德”的典范。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刻领会一代又一代优秀人忠诚革命事业的高尚品格,引导教师自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育党和国家的初心使命。
做“崇尚私德”的典范。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刻领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革命风范、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鼓起在新征程、新时代奋进的精神,争做“四有”好教师,做学生的好引路人。(光明日报记者刘采访)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代表:
尊重道德和艺术,做一辈子功课。
尊德尊艺是戏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在党的百年历史中,那些我们熟悉的文艺大师,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节操,品德优良,思想可靠,堪称楷模和楷模。
河南豫剧院老院长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间,带领剧社走遍了半个中国,并捐了一架战斗机到前线。他博大的爱国情怀至今被世人铭记。“剧比天大”是她一生的承诺和追求,她的每一部作品都要“符合民心,反映时代”。
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学习前人的道德追求,不忘从文艺入手,表现在戏曲创作上,就是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河南豫剧院把提高质量作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线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近年来,我们制作了《中国红》、《美国往事》、《安澜河》、《黄河滩上的女人》、《向警予》等优秀剧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还不断加强演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广泛动员演职人员以艺术抗击疫情,在非常时期坚定信心、凝聚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
戏曲工作者要把尊德尚艺作为自己的终身功课,追求德艺双馨,弘扬新风正气,抵制不良风气,努力追求真才实德高品位,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光明日报记者刘采访)
《光明日报》(2022年03月04日07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