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校是指我国培养在职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学校。1952年由县(区、旗)教育行政部门创办。期间,大部分被解散,1978年全面恢复。
虎林师范学校是为数不多的没有解散的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在职小学教师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提高小学教育行政干部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教学研究。以“教什么,学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经过培训,当时水平较低的教师大部分都达到了合格水平。学校除了为颁发学历证书的中等师范学校举办高级班外,主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单科培训班、教研班等。,使在职教师获得新的科学知识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业余学习为主。有函授、面授等形式。
1952年,虎林县没有师范学校,但有一个“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学研究室”,设在虎林县人民政府教育部门,承担教师培训工作。
研究室只有两个老师,分别负责小学语文和数学的教研。其工作重点是提高虎林县小学教师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开展教学研究。当时教研室只研究小学教学,不研究中学教学。
上世纪50年代末,在虎林县、饶河县,复员官兵建立了一大批大型国营农场。但是,由于农垦企业隶属于农垦总局,政治工作分属两个县,因此存在诸多不便。1960年1月7日,经省人民委员会呈请,国务院批准,虎林县与饶河县合并,设立虎牢山县,县人民委员会设在虎林镇,隶属牡丹江地区。
1963年2月1日,改为合江区管辖。1964年6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湖老县,恢复虎林县、饶河县,均属河江特区管辖。
同年8月6日,省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指示有关机关和县人民委员会做好复县准备。同年10月10日,虎林、饶河两县正式分家。
1960年1月呼饶县成立后,各级组织改称呼饶县教师在职培训与教学研究室,此时正式定名为呼饶县教师进修学校。
1961年11月至1962年4月,在胡饶县中学举办了第一期为期5个月的师资培训班。
当时的进修学校还没有独立,没有自己的教室和操场。培训班在湖老中学,也就是现在的虎林一中的一间办公室和一间教室里授课。全班约40名同学回到县教育厅门前(原日伪警察局大楼,现虎林市群众文化中心)拍照留念。
1962年,在毕业照举办了第一期饶县教师培训班。刘世魁,第二排左,王林,第四排左,廉永勇校长,第九排左,刘光武,胡饶中学书记,第十一排左,吴永祥,第十二排左,李兰,第十四排左。马秀珍,后排左五。
1963年至1964年,虎林师范学校迁至铁管处西翼,也就是铁路俱乐部。
1964年至1965年,学校迁至林管局办公楼,即现在的老牛转盘路和虎林市物价局。
1965年,学校有了自己的教室、操场和办公地址,就在现在的工会北面,南三条街,也就是现在的诚意超市上面的广场。
进修学校楠楠是1952年成立的虎林县初级师范学校,后改为红旗托儿所。西边是联合电影院的放映室。期间,师范学校改名为师范班,至今仍在原址。
1973年7月9日,虎林县教师进修学校牡丹江师范学校外语班工农兵学员合影毕业。这个教室是工会退休后教育学校。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李、杨明福、,左四、邓伟南、余的秘书、莒县文教办主任、教育长、刘国汉教师培训班主任、、王林、左十四、曲大中、刘(后为进修学校校长。左边两排李德全,右边两排两个模具。
20世纪70年代,继续教育学校开始了教师继续教育,为在职教师提供专业培训。
师范学校建于1974年8月,是一座三层的办公教学综合楼,与现在的贸易大厦斜对面。
当时水利局在东,二楼法院在西。这栋楼现在是六桂福珠宝店的所在地。
盖楼建楼的时候,虎林县没有红砖。林口县刘老师接触的红砖,通过铁路运回虎林县。水泥被曲大中发现,拉回牡丹江市。可以说,在当时资金有限,材料匮乏的情况下,建造这座建筑实属不易。
现在大楼斜对面的继续教育学校于1974年8月建成。这张照片大概是七五年前拍的,有老师合影。前排从左至右徐玲、王林、刘天佑、张默、刘国汉、白、曲大中,后排从左至右刘志友(杭知青)、曲跃平、王世福、唐殿辉、、杨凤祥、李、庞世顺、李德全。
1972年,虎林县第十五届师范班数学班毕业合影。本培训班是以高中教师政治、文学、理化的培训为基础的。为期半年,在三中的三个教室授课。李德全在左前,刘在左二,大众在左三,李华在左四。最后一排,右边是隋福泰,左边是张宝田。
1972年,虎林镇与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合影。前排左为优秀教师张桂兰,第二排左为二白老师(工商行政管理局王娇妈妈),左二二小学第三排为模范教师陆驰。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虎林市教师进修学校开设了高考培训班,为渴望上学的学生提供补充教育。教哲学和政治的毛飞,把枯燥的哲学讲得生动有趣,所有学生都爱上他的课。许多学生从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偷偷溜进了毛老师的课堂。
当时,进修学校还受牡丹江师范学校等机构委托,为其承担教学任务。牡丹江师范学校和其他中等师范学校录取的部分新生在虎林师范学校全日制学习。
他们白天上学,晚上回家,全日制学习,通过毕业考试,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
我记得我们班的郑和关丽萍去了虎林县师范学校,然后从事教育工作。我的朋友隋波也考上了牡丹江师范,在虎林师范学校上了一节课。
1986年,教师进修学校在某小学道北校区建起了3350平方米的办公和教学综合楼。学校从大夏斜对面的这栋三层小楼搬到了一所小学的北校区,现在是市立医院的南面。1997年扩建,现为教师进修学校。
到1989年底,中国小学教师中达到中学学历的比例由1980年的47%上升到71.4%。在师范院校中获得大专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从1980年的10%上升到41.3%。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改变了大量教师不能胜任教学的局面。
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和补充教育学历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90年代中后期逐渐转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主要针对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培训。以实践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新局面已经不可逆转地形成。
原教师继续教育学校的教师已难以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任务。一些教师进修学校的主营业务已经悄然从过去的培养教师教学水平转变为“培训教务处”一些教师进修学校已经试探性地推动了地方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部门的整合或合并。更名为教育学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教师进修学院、考试院,或保留教师进修学校名称不变。然而,教育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有各种培训课程或研讨会。有些学校办得好的地方,老师用自己的老师没问题,有些地方主要靠外聘的老师来教。
虎林师范学校经过几代教师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成型的教研体系。学校的大部分培训和常规教研培训都是由学校自己的教研人员承担的。由于虎林师范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经常到省内其他市县兼职,成为省教师培训科研的排头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虎林市教师进修学校在校长欧阳辉的带领下,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继续教育培训之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幼师培训,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虎林市教师进修学校,也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教师进修学校,创造了县级市教师进修发展史上的辉煌阶段。通过国际合作,虎林师范学校的老师们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硬件支持。除了一些视听设备,一辆丰田面包车作为校车亮相。
许高主持工作后,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在“刻苦学习,立德树人,兼修课程”的校训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的研究和培训,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先后举办了全国培训班、社会教育培训班、音乐美育培训、名师公益讲堂、中小学生听写大会、小学快乐阅读比赛、幼儿教师演讲比赛等活动,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研修工作成果得到了省内教育专家的认可,多次到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讲学,介绍虎林的研修经验。学校研修工作经验和案例也被凤凰等新闻媒体转发。com、网易、今日头条、省教育厅官网、日报、今日关注客户端。虎林师范学校多次被省教育厅、教育学院评为教研培训工作先进集体,是省级文明单位。
未来,如何在研培一体化的新环境下适应外部需求的剧烈变化,如何适应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要求,如何适时转型调整定位,如何注重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整合资源创设情境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能力,循证改进教学的能力,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改变团队结构以继续发挥其支持教师发展的作用,满足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将是各级继续教育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