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是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基础的。
在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中,积淀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领导人民的百年斗争中,党走出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揭示了历史的真谛。
“只有这样,才能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发出了新时代中国人和中国的历史宣言:“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一)时代的必然性
陕西延安,河南安阳殷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透过历史的云雾,依然在中国绽放,照亮过去和现在。
2022年10月下旬,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到一周,来到这两个地方,延续我们党的文化基因,探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在延安,瞻仰七大代表、等老一辈革命家故居,感慨地说:“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游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2021年10月13日摄)。新华社发(徐红星摄)
在安阳,他参观了殷墟遗址,观察了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点出了此行的深意:“多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经历了革命的烽火、建设的磨砺、改革的风起云涌,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时,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和追问:
为什么一个来自欧洲的思想能在万里之外的中国生根发芽,成长为20世纪到21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创造?
当我们踏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走上史无前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如何用中国理论总结中国经验,将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独立?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1年7月1日,中国百年华诞之际,站在天安门大门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给出了坚定有力的回答。
应运而生,与时俱进。
“两个结合”已写入关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坚持“二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得到丰厚滋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这是坚持和发展真理的逻辑必然
湘江之畔,岳麓书院,弦歌万千。
2020年9月17日,细雨蒙蒙,来到这所千年学府调研。他看着挂着的“实事求是”的牌匾,沉思良久,“一定要把真理本地化”。
这是2021年4月13日在湖南长沙拍摄的岳麓书院。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回望过去的一个世纪,在救亡图存的时候,马克思主义来到了中国,开始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不仅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政治力量和革命方向,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文化力量和文化方向。
在山东曲阜,夫子庙南门的万仞宫墙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聆听千古传唱的人文故事,感受时间锤炼的先贤智慧。
这是2020年9月26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拍摄的孔庙万仞宫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旭雷摄
《马克思入孔庙》——郭沫若1925年写的这篇文章,用戏剧化的语言,让马克思和孔子跨越时间空相遇,实现了各自理想的“马”和“钟”的社会目标,不谋而合。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一直是思想的源泉,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涌动。
通过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来充实自己,通过应对新的课题和发展新的时代挑战来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终结真理,而会不断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
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坚持真理。正如深刻阐述的:“只有植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生根发芽。”
这是探索正确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说,一切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翻开红色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动力之源,贯穿于中国百年奋进的实践进程。
“员非常重视自己的文化.”1944年,美国记者福曼到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采访了5个月,写下了这一观点。
在《北向浪漫》中,福尔曼的记录表明,这可能是中国(CPC)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答案之一。
中国道路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实践探索。
今天,在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深度结合,具体体现在安邦治国之道、修身养性的道德理念、思考事物的方式、素质与文采并重的表现上…
用“创新”的智慧推动改革创新;将“万物共存”等古老教义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因此充满活力。
这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使命-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6月2日,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一系列重要结论表明,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文明。
从现代维度确认精神命脉,增强文化认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
不忘初心,才能开辟未来。
强调:“我们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必然。
(二)思想的飞跃
“如果五千年没有中华文明,中国有什么特点?如果不是中国特色,怎么会有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的来到竹溪园,谈古论今,阐述了“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理。
游客在福建武夷山朱彝园的武夷精舍参观(2022年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姜摄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坚持“两个结合”创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精髓和中国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跨越。
这一思想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
2016年1月18日,北京西郊,党校。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亲自讲了“第一课”: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一个基本理想。子曰:‘不可寡而患不均,不可贫而患忧。’孟子说,‘老人老,青年少,青年少。’《礼记》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况…”
经过一系列的阐述,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社会共享”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理论进行了阐释,让在场的同学们记忆犹新。
只有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与中华民族的千年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倡导“道之行,天下为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中国语境提供了沃土;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礼乐文明结合起来,倡导“礼秩序干和”,构建党管军帐、车马、枪枪,一盘棋大局明朗的政治秩序;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倡导“民本、治国、以德”,使我们党始终拥有坚实的执政基础和最大的执政信心;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取向相结合,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激荡中华英气;
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倡导“文以载道,文化人”,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文化源泉;
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智慧结合起来,倡导“重信义修友好,与邻为善”,引领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
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不断产生,植根于中国沃土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这一思想揭示了一种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活——
延续中华民族“修史立典,存史启智,育人”的传统,在二十大召开前夕,批准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图书馆以一至三版的形式出版。为这部圣典作序。
在序言中,鼓励要“汲取历史精华,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是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图书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华书局供图)
按照古代的规矩,开辟今天的面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深刻的化学反应”,创造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活: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通过“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现代的文化形态。
明确提出了“第二次结合”的重要结论。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为一体,与人民群众日常不自觉的共同价值观融为一体,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国人民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明的活力,弘扬超越时间空、超越国度、充满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和创造力竞相生成。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四川眉山苏三寺。百年银杏、千年葛根,生机勃勃。
2022年6月8日,走进这里,实地考察了千年古刹。他深有感触地说:“一滴水可以看到太阳,一座苏三庙可以看到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国有‘三个苏’,这是一个重要的例子。”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也谈到了道路自信:“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历史,我们正带领人民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这是2022年6月22日在四川眉山拍摄的苏三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沈博涵摄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保留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又具有中国化、中国化、中国化的特征,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独立。
一个民族只有把国力的强大转化为文明的繁荣,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成为新文明的主体,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思想之光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好?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路线,是中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文化意识
北京的中轴线向北延伸,燕山脚下,一群古朴典雅的建筑坐落在群山之中。
在中国国家版馆的总部唐文化南广场,一座石雕巍然屹立,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宣告着这座崭新的文化馆的职责和使命。
“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2023年6月1日,来这里考察时强调,在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安宁,我们有意愿、有能力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我们应该做好这件大事。
这是2023年5月拍摄的中国国家版馆总馆韩文馆。新华社
一棵树有根的地方,它就能生长;哪里的水活跃,哪里就能奔流。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和独特定位,牢牢守护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从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重要元素,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延续、创新、团结、包容、和平。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创造并传承了自己灿烂的文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2014年10月,在主持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充分发挥今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大智慧,也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累的大智慧。
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广东潮州广济桥;从山西平遥古城到甘肃敦煌研究院;从陕西Xi安博物馆到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带着深厚的历史感,的“文化足迹”覆盖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之根。
一路走来,他对这片沃土的真挚感情,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深深敬意,始终如一,绵延不绝。
30多年前在河北正定工作时,曾深情告白:“一个热爱中国的人,一定会热爱她的每一条小溪,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历史。”
在正定,组织编写涵盖正定古代、近代、现代各阶段历史的通俗读物《正定古今》。“有了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过去,启发现在”;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后街游人如织(2021年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姜摄
在福州,努力保护三坊七巷等文物,强调“评价一种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重要的是看它对历史文化的态度”;
在浙江,指出“我们正踏着历史的长河,被一方人民所期待,故应担当使命,精诚奉献,使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到工作后,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尊重历史、文化、生态”;
……
将中华文明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历史自信和战略清醒,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了固本、培元、生根、铸魂的思想力量。
打开历史深度,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基础——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底,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郑重宣布:
这是十八届常委会的第一次集体活动。追溯5000年的辉煌历史,从100多年的现代奋斗开始,新时代的中国飞行员以大历史文化观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篇章。
也正是在这次展览中,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从何而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从何而来?
半年多后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阐释”:
“明确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明确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这种思维,瞬间拉长了‘中国特色’的时间轴,连接到了中国文化的深潭。”一位外国学者这样评价。
以史为鉴,高官治国。
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一面镜子。”
“无论在哪里建国,都必须遵守这个制度.”中国古人的观点给了我们今天深刻的启示。坚持“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的原则,党的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描绘和部署了中国治理的“制度版图”,为中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中,我们可以读到“出家人之间”、“天人合一”的历史智慧。
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忧患意识,到“十四五”规划纲要设专章对发展和安全全局的战略部署,都可以看出“智者防患于未然,智者谋灾于后”。
……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伟大“道”的同时,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把中华文化广泛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活化,从价值和文明的高度加以创造和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力量。
打开创新空间空掌握思想文化主动权-
再次解放思想。“第二个结合”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更广阔的文化空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在95周年之际,走进绿树成荫的北京大学校园,在与师生座谈时指出: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了解各方面情况,我们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中国梦”唤醒中国人最深层的文化基因;创造性地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凝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尊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建立具有文化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活的本土文化…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到了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把握了文化在引领时代潮流中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发挥了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
2021年3月,北京友谊宾馆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联席会议气氛热烈。
“70后、80后、90后、00后,还没走出去看世界,中国就能看世界了……”的话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今天,中国人民大大增强了雄心、骨气和信心,充满了更加积极的精神力量。
(四)文明的创新
这是2022年7月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智摄
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公园正门外,20米高的雕塑《明月流》巍然屹立,顶端跳跃的火焰象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新世纪伊始,这里采石、爆破的声音此起彼伏。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来到良渚遗址调研,并作出明确指示:“良渚遗址是证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保护它!”
“湖州德清县6个石材矿关停难度大,影响现场安全。”在场的人如实报告。
“明天,我要去湖州。”当机立断,第二天就赶赴湖州调研。很快,几个石矿被彻底关闭。
青山依旧绿,遗址重生。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提前一千多年了解了中国的早期文明”。
追溯最深的历史,才能开启最长的未来。
党的十以来,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创新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结论、重要思想和重要观点。
游客在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游览(2023年3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范摄
在“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的关城,被告知要“守护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在山西云冈石窟,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强调“要珍惜和尊重古建筑、老房子、老街”…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这是更基础、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在于铸造文化新辉煌,创造文明新形态。
历史告诉我们,近代以来,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明在探索中前进,各种思潮、各种制度模式、各方面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却没有找到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和有效途径,没有找到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有效路径。
现实启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创造了中华文明的新辉煌。
未来呼唤我们:不要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殿堂里做“啃老族”,而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我们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而且要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方面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
夏日的阳光洒在梁家河的黄土坡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当时,来插队的问村民,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最好?
有人告诉他“不用再乞讨了,可以吃饱肚子了”,下辈子“想吃面米就可以吃面米,还可以经常吃肉”。还有人苦思冥想,大胆地说:“我以后要上山打工,扛一根金杆子!”
如今的梁家河,乡村产业蒸蒸日上,村民的“金杆”越来越稳。
一个小山村,镌刻着最初的使命,凝结着时代的巨变。
在党的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而且成功走上了中国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基础。这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精髓,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种新的人类文明形式包括了中国领导的人民的所有创造,为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做出了中国的贡献。
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做什么,就是他们为人类社会做什么。”
它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也不是“另类选择”。这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时代、历史的变迁提供中国的解决方案。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需努力。”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首次向世界提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面对世界百年巨变,以“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将中华民族鲜明的价值追求延伸到世界维度,实现了中外话语体系在价值领域的开创性对接。
2023年3月15日,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来自15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齐聚“云端”。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今天,中国以包容各种世界文明的开放心态,致力于推动建设人类共同未来共同体,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尊重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式。”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上发出了时代强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中国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记者:霍、、、吴晶、、史竞男、郑明达、徐壮、曲婷。
海报设计:谢越
编辑:王璇、杨、、王、贾怡宁、唐星、、齐、陈海通、蒋、吴。
协调员:周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