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鹏
10月15日,主题为“加强作品批评繁荣原创科普——王·科普作品研讨会”在沪举行。会上,我有幸得到了王院士亲笔签名的科普读物《深海漫谈》。自出版以来,该书获得了两项荣誉,即2020年中国好书和第16届金文图书奖。回到北京后,我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晚上的书。近日,该书入选“点赞2021科普中国活动”年度科普作品提名(科普图书类)。应该说这本书“填补了中国深海科学元科学的空空白”(边玉林老师语)。
这本书出版后,很多学者和科学家都发表了非常专业的书评。在此,我也想根据我在研讨会期间的感受和阅读本书的体会,谈谈对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的一些粗浅看法。
首先,大科学家做科普,深入浅出,科学家做大科普,小叙事,大道理。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在学术研究领域造诣很深。但他的科普作品并不拘泥于学科领域的高深知识,而是用非专业观众也能看懂的语言讲述深海的故事,摆脱了“专业读者的无聊或非专业读者的晦涩”的刻板印象。同时,这本关于深海的科普书从小处入手,讲解海底热液与冷泉、地震与火山、矿产资源与生物圈等基础知识,进而上升到宏观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海洋对地球、对人类自身的重要性。
其次,把科研做成科普,也把科普做成科研。前者是指科研成果或科技资源的推广。因为王院士长期处于海洋研究的前沿,他最有资格讲述这一领域的科学进展,也最能向公众解释这一领域的科学。所以他是该领域科研成果普及的第一人选,也是边玉林老师倡导的“元科普”的“领头人”。其实这也是《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提出的“科技资源普及工程”的要求。此外,他还践行了让科普变成科研的理念,即在做科普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做科研的态度。可以说《深海浅谈》中的插图就能体现这种严谨。
再次,科学需要讲故事,科普就是讲好的科学故事。在人类命运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天简史)中,一个一致的观点是,人类是一个由故事组织起来的群体。也许人类喜欢的故事是我们的天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科学感兴趣。虽然科学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科学也需要讲故事的表达方式,而科普是在讲科学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向目标受众传播科学,而不是干巴巴的灌输知识。《深海概论》这本书里有很多引人入胜的科学故事。比如托勒密地图的缺陷,让哥伦布误发现了新大陆。当然,科学故事需要真实可信,不能杜撰,否则会与科学伦理和科普伦理相违背,也因此需要一些方法,需要研究者从幕后走到台前,也就是“不要把舞台让给我们鄙视的人”,这实际上又回到了“元科普”的话题。
最后通过加法实现“乘数效应”。王院士不仅撰写科普书籍,还在2020年底“玩转”新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全网粉丝超过150万。这体现了科学家做科普的“与时俱进”,受众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做。“跨界”和“出圈”是很多人经常谈论的两个高频词,但是如何进行科普“跨界”和“出圈”?王院士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要跨越边界,首先需要打破边界,而走出圈子的前提也需要确定自己的“圈子”,“别人的圈子”和“我的圈子”的交集在哪里。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促进科学精神的弘扬和科学文化的繁荣,或者说是促进广义的科学文化的形成。
总之,在王院士的科普著作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少有十一度(宽、深、长、宽、厚、温、热、高、速、恩、角)。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取悦于它本身的价值,还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王院士的科普作品和实践,拓展了科普的广度,挖掘了科普的深度——既讲发现的结果,又讲发现的过程,打通了科普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增加了科普的长度。他还扩大了科普的宽度而不是“窄播”,在科普的过程中融入了全球视野、时代前沿和历史深度,赋予了它厚度。他的科普是有温度的,他也觉得现在的科普质量不高,所以他投身于科普,从而调动了科普的普及。他立足科研一线却不拘泥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使他的科普有了一定的高度。短视频平台的实践,加快了科普的速度。他的科普作品展现了大科学家做科普的风范,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想融入文本。同时也很好的利用了角度,找到了一条新路。它没有在象牙塔里独自自娱自乐,而是走出象牙塔,在十字领域点燃新的火种,更好地发光发热。
(作者是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