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中文体知识的简明梳理
一、解释性文章的分类
1.根据对象分:
(1)事物的描述性文字: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重点介绍事物的形状、结构、性质、特征、种类和功能。如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
(2)理性的解释文本:以抽象的理性为解释对象,重点讲解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比如《自然之语》、《大雁归来》。
2.按语言:
(1)平实描写:用平实的笔触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比如《遍地恐龙》,用大量数据客观地解释了解释对象。
(2)生动的说明文:用文学的笔法和描写的笔法,通过对话、故事、拟人等形式增强描写的生动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比如《自然的语言》用拟人、谚语等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现象,使文章更加生动。
第二,解释对象及其特征
1.解释性文本:
强调解释事物,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因为解释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把握解释的对象。比如《自然之语》的描写对象是“物候”。
2.事物描述:
重点介绍事物,因为描述的对象具有事物的特征,所以事物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容易把握。比如苏州园林的标题就是它解释的对象。
第三,解释方法及其作用
1.列号
(1)判断标志:正数、除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
(2)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数量,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③比如赵州桥就很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宽度略窄9米。(中国的石拱桥)
举个例子
(1)判断标记:例如,例如,例如,据说。
(2)作用:通过列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
(3)比如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新,在吊装上更有意想不到的方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大桥…(《中国石拱桥》)
进行比较
(1)判断标记:比较,比较,相对,不同,和,
(2)作用:将…与…相比较,突出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比如水从河里流出来,就很厉害。过去,河两岸的河堤经常被冲走,但这座桥很少出事,可见其坚固程度。(中国的石拱桥)
打个比方
(1)判断符号形象好像,好像,好像。
(2)功能比较…到…,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性…并且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比如石拱桥的桥洞是弯曲的,就像彩虹一样。(中国的石拱桥)
5.报价信息
(1)判断标记:语录、诗词、新闻报道、轶事、神话传说等材料。
(2)供使用:
引用故事、神话和传说:生动的故事
(2)引用名人名言:名人名言
(3)引用一首诗:这首诗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诗意,描述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比如唐代的张说它“造得奇,人不知其所以然”。(中国的石拱桥)
定义
(1)判断标记:这是…,…是…,而…被称为…(“是”字两边的字可以互换)
(2)功能:它准确而简明地解释了…(事情)。
(3)比如在现代,利用物候学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即物候学。(自然语言)
注意:一个严格的定义必须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句子的主语和宾语颠倒也是事实;解释不一定具有事物的本质特征。
做出解释
(1)判断标记:因为……,因为……,这是由……引起的。
(2)作用:详细解释特征和事物,使(解释的对象)更容易理解。
(3)比如《时间的足迹》中对“化石”的解释。
第四,说明顺序
1.时序
(1)用途: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工艺流程,如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物生长等。
(2)标志:一般会有象征性的文字表示时间顺序。如年份、年龄、朝代等。
(3)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成幼虫、蜕皮、钻入土壤的过程,都是采用时间顺序。
2.在空之间排序
(1)用途: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
(2)标志:方位词经常出现在文本中。
(3)例如《梦回繁华》中《清明上河图》主要内容的介绍采用空的顺序。其中“画面的开篇”、“画面的中间部分”和“后面部分”这几个字把画面分成三个部分,然后按照空的方向由前向后解释。
3.逻辑指令
(1)用途:多用于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了解事物的规律。
(2)分类:
①从概括到具体。比如《中国石拱桥》先从石拱桥的基本特征(概括),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优势(概括),再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概括),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具体)。
(2)总是先说后说。比如苏州园林,总是先讨论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角度和三个次要角度来讨论。
③从现象到本质。比如《恐龙遍地》就利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来支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④其他:从因到果、从特性到用途、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等。
注:一般来说,一个说明文字是基于一个说明顺序,也使用其他说明顺序。比如中国的石拱桥,整体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见上面的分析),而在举桥的例子时,采用的是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行者桥(公元282年)、赵州桥(公元605年)、卢沟桥(公元1189-1192年)、江东桥(800年前)、长虹桥。
动词 (verb的缩写)解释性文本的结构形式
1.总分公式
包括“总分”式:如苏州园林;“总一分总一”式:如“中国石拱桥”;“一分为一总结”式。注:事物往往以“总分”的形式来说明,“分”的部分往往是并列排列的。
第二步:渐进
事项说明文采用递进结构,逐层分析事项。它经常被用来解释逻辑顺序。比如自然语言中从物候现象到规律的认知过程,就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的递进结构。
步骤3:协调
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分,是平行结构。常用于说明文字中,顺序为空。
第六,说明文的特点和功能
1.生动
修辞方法的使用
判断方法
举个例子
判断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自然的语言”“杏花盛开……”爷爷奶奶,割完麦插完粮。运用拟人手法,以“传话”、“暗示”、“歌唱”的方式写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使用叙述、描述(准确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等表达方式。
表达式的使用
举个例子
《自然之语》第一段用觉醒、萌芽、二开、育果、消失、落草、落雪等词语描述了四季的景色,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2.准确性和严谨性
修改限制
词汇
桌子的度数
主要地,几乎,极端地,几乎,比较地,相当地,更多地,大部分地,稍微地。
“差不多”起限制作用,表示很接近全部,但不排除少数特殊情况,表示××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
桌上投机
或者估计
关于,关于,关于,也许,也许。
“可能、近似、左右”起限定作用,表示估计和推测,说明xx×x只是一种估计,而不是绝对的肯定,体现了解释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餐桌时间
到那时,然后,刚才,到目前为止,目前,自古以来,已经,逐渐。
“当时”限定了时间,只能说明当时xx是XX,现在不是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表格频率
经常,经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
“通常”起限定作用,表示x是一般情况,会有特殊或例外情况。这个词体现了解释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表格范围
大面积,少数
“大部分”限定范围,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表号
一,多,多,少。
“一”起限定作用,表示××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唯一,该词体现了解释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七、讲解课文考点,进行例题分析和指导
【考点1】解释方法及其功能
解释事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举例子,做比较,列举数字,引用。试着从课文中找一个例子,谈谈它的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解释方法和作用。一是要明确常见的解释方法,学会分析判断举例、比较、数字、引用等解释方法。,然后根据具体的例子说明它们的作用。学会区分不同的解释方法,积累固定的答题模式。
【参考答案】
举例:比如北京地区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晚了十天左右,比1960年晚了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数据,可以判断1962年北京的农业季节来得比较晚。但当年早春种的花生等作物还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种,结果被低温冻坏了。
作用: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方法指南]
(1)审题,明确答案的范围;
(2)根据内容和解释方法的特点,判断所使用的解释方法,并根据句子内容分析其作用。(如果给出解释方法,结合句子内容分析解释方法的作用。)
【考点二】解释性语言
1.解释语言的准确性
(改编自《中国石拱桥》系列第八部《积累与拓展》)结合后面句子中添加的词语,我体会到了讲解语言的准确与严谨。
(1)水镜笔记中提到的“旅行者之桥”大约建于公元282年,这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石拱桥。
②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37.4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③每座石拱桥的长度从16米到21.6米不等..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流平行。
[解决问题的想法]
这类问题需要解释+解释+礼貌用语,具体如下:一是分析这些限制性词语的基本含义(解释),二是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个词语在这句话(解释)中的作用,三是带一句“这体现了解释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礼貌用语)。
【参考答案】
①“大约”和“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性,“记载”指出了后来判断的依据,增强了准确性,体现了解释语言的准确性。②“当时”有时间限制,“可视为”有程度限制,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数字具体,实事求是,在限制约的时候,千万不要“故作精确”;“差不多”强调桥面与江面不完全平行,体现了解说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指南]
问题1: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1)判断:一般不能删除。
(2)解释:分别解释这句话中词语的意义、程度、性质、状态。
(3)对比: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比较删除此词前后的区别。
(4)小结:体现了讲解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答案说明:不能删除。原文“×××”的意思是……,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表达不准确/表述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问题2分析加词的表达效果
(1)这类题型也是对解释性语言的考验,需要分析加词是指还是要达到某种效果。方法解释词义,分析该词是修饰词还是限制词。如果是代词,就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它所指的内容。
(2)结合句子的上下文分析它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倒过来想,如果去掉,句子的意思和原意不符)。
(3)最后得出结论,增加一些词语体现了解释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2.解释语言的生动性。
(第八部分下自然的语言“积累和扩展”)经验显示了语言的生动性。
杏花盛开,仿佛大自然在宣扬要快快耕种土地;桃花开了,似乎在暗示要赶紧种小米。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明白它在唱什么:“爷爷奶奶,割麦子插秧。”
【参考答案】
这段话用了杏花、桃花、杜鹃三个例子,都扣住了“自然的语言”这个点,用巧妙的语言展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说明了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所以我们不需要数字,也不需要抽象的概念,而是把道理放在形象里。
[方法指南]
(1)找出关键词,解释词义,看是否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2)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它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一般能形象地说明某事物的特点。
(3)得出结论:增加一些词语体现了解释性语言的生动性。
【考点3】解释物体及其特征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自然的语言》,重点是物候学。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物候学”吗?
[解决问题的想法]
这个问题实际上考察的是解释对象的特征。先读文章,勾画出重点句子,特别注意首段和其他段落的首句和末句,抓住重点句子和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指出解释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读全文,掌握“物候”、“物候”等概念,理解概括。
【参考答案】
植被的兴衰、候鸟的来来往往等自然现象,被古代劳动人民称为物候学。物候学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动植物在生长、发育、迁移、繁殖等生命活动中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方法指南]
(1)看标题,抓住描述对象的修饰语。
标题中的修饰语往往暗示或揭示了解释对象的特征。②有些标题是反问句的形式;(3)有些标题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抓住重点句和中心句。
开篇段落或其他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会指出对象的特点。(2)划分段落层次,抓住中心句。注意象征性词语,如:第一、第二、返回、除此之外等。
注意:如果题干要求对xx下定义,就要找出XX的特点,用“………………”这句话表达出来。
【考点4】说明顺序
(自然的语言(第八部分)“思考与探索”)第7-10段解释了物候现象的决定性因素。采用什么样的解释顺序?你认为这种订单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解决问题的想法]
读完7-10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纬度、经度、高低差、古今差。根据四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从大到小,从主要到次要,再从经纬度到高低的排列,都是空之间的因素,古今之差是一个时间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所以是符合人正常思维逻辑的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采用逻辑顺序。决定物候到来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低差、古今差。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前三个因素都在空之间,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是从空到时间的一种连贯。
[方法指南]
解释顺序判断的三种方法:
(1)明确时间、空和逻辑三种解释序列的内涵和特征,通过比较不同序列的特征来判断序列类型。
(2)抓住标记词进行判断,如空之间表示时间或方向的词经常出现在按时间或顺序解释的段落中,按逻辑顺序解释的段落中经常出现“第一”、“第二”、“再次”等标记词。
(3)逐段总结内容要点,将内容相近的段落组合成一个部分,总结各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连接起来,再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知道文章的解释顺序了。
注意:有时一段说明文字会以一个说明顺序和其他说明顺序为主,所以在识别时,要以主要说明顺序为主。